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众心向党 科技报国

本刊记者 武凤珠    2021-07-19 15:57:37    《人民周刊》

杨振宁星,国际永久编号3421;钱学森星,国际永久编号3763;陈景润星,国际永久编号7681;袁隆平星,国际永久编号8117;屠呦呦星,国际永久编号31230……站在中华大地,仰望浩瀚星空,有数十颗闪耀星体以我国科研工作者的名字命名。

2021年7月,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百年建党史,也是一部在党领导下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历史。

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光辉路途中,许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研工作者都是共产党员。百余份入党志愿书铺满展板,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中,科研工作者的事迹如镶嵌在宇宙中熠熠生辉的星宿,以璀璨星光点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技强国梦。

 

“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展厅实景。(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情系祖国,与党同心

1933年,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卫生研究会成立;1938年,延安,边区国防科学社成立;1940年,重庆,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协会成立……在新中国诞生以前,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的科技社团就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反对封建的倒退的一切反科学、反进步的现象,反对妥协投降的思想和活动,坚持长期抗战,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事业,努力促进经济建设,以增强抗战力量,为完成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奋斗。”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发表的宣言,代表着黎明降临前的科技工作者为国家谋复兴、为民族谋解放的坚定信念。

无线电专家李强原本是土木科毕业生,为壮大党在秘密战线的科技力量,他转换专业“跑道”,承担起研制无线电收发报机的任务;建立党的第一座秘密电台、建设党中央和苏区之间的无线电联络网、研制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机……最终,他成长为我国无线电领域的顶级专家。展览中,红色中华通讯社使用过的发报机照片展示在李强的生平介绍旁。李强研制的发报机,不仅在党的秘密通讯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而且织就了将中国声音传递给世界的广播网。

手拄拐杖坐在窑洞前的木凳上,身穿及膝棉衣、宽大棉裤,脚踏手纳棉鞋,只有架在鼻梁的眼镜将知识分子的身份点明。他是边区第一个科技社团——边区国防科学社的发起人,也是第一位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留美科学家高士其。《细菌的衣食住行》《细胞的不死精神》《伤寒先生的傀儡戏》……他创作的科学小品,帮助千万国民实现科学启蒙。

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祖国。战火纷飞的年代,以高士其为代表的许多海外留学科研工作者毅然回国,投身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号召下,海外学人更是掀起规模盛大的归国潮。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热烈地想念着祖国,想念着你们。我们一致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国,回到我们所来自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兄弟的行列,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巨潮。”1950年6月,留美科协发出致全国科学工作者的信函。两个月后,“威尔逊总统”号邮轮将128名留美学人送回中国。这是运载归国学子最多的一艘轮船,展板上展示出留学生在甲板上拍下的大合照,邓稼先、叶笃正、涂光炽等我国核武器研发奠基者和现代气象学、地球化学等学科开拓者的面容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在祖国取得的成就,是归国学人幸福感的源泉。放弃英国优越的科研条件,回到祖国大地,几乎从零起步建设理论物理学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说:“我不回国或许成就更大,但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因为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和我的祖国联系在一起。”已经在美国获得教授职位的“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选择放弃优厚待遇和科研前景,义无反顾回归重生的中国。谈及心中的执着和坚守,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情系祖国、与党同心,是“改天换地”的岁月里,我国老一辈科研人员共同的信念。在硝烟炮火中,有熊大缜、汪德熙、叶企孙等一批“边区科学家”为党的事业、为民族独立研制炸药、制作地雷、筹集军工物资;在百业待兴、百废待举之际,归国学人和党培养的科技工作者一道助力国家建设。导弹、原子弹、航天火箭等“国之重器”研制出来,超声学、大气物理学、高等植物分子遗传学等现代学科建立起来……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将科研人员的强大力量凝聚,推动他们在新中国热土上谱写出一篇篇彪炳史册的壮美华章。

 

立足国家,服务人民

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展览中展示出一名老科学家的工作照。这位科学家,是与我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密切相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主持设计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将中国运载火箭推向国际市场、在古稀之年受命“探月”……从“东方红一号”到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我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跨越中,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从事航天工作60年来,孙家栋主持了45颗卫星的研制工作,先后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设计出一颗又一颗“中华牌”卫星的他,话语朴实真挚:“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新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着眼国家重大需求,追求世界科技前沿。经过数十年不懈努力,如今,我国的科研水平已经实现可上“九天”、可下“五洋”。

2010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达到7020米的下潜深度;2020年4月,填补我国万米作业型无人潜水器空白的“海斗一号”创造出10907米的下潜深度;2020年11月,“奋斗者”号潜水器以10909米的下潜深度刷新我国载人深潜纪录。

造深海“蛟龙”、创“中国深度”,一个个勇攀科研高峰的名字在展板上悬挂,他们是我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主要创始人黄旭华、“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我国首型远海隐身护卫舰和首型万吨级驱逐舰总设计师徐青……在我国实现科技独创独有、自立自强的历程背后,有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将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相融合的奋发图强。成果耀眼夺目,话语真实恳切。黄旭华说:“高精尖是买不来、求不来的,只能立足国内、自力更生。”

对标世界建设全球领先的“中国创造”,也要为人民谋实惠、谋福利。走出实验室的“象牙塔”,进入市场应用的“主战场”,开辟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途径的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李振声、主持制定我国第一个《海船稳性规范》的船舶设计学家杨槱、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迫导向货车转向架的“两院”院士沈志云……攻克技术难题、接受市场检验,让科研成果普惠全民,科研人员孜孜不倦探索、持之以恒钻研,使科技创新成为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由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等科研机构专家实现,我国医疗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成绩令全球瞩目。此后,千万名医疗界科研人员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创新,以科学技术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展板上,一幅幅图片将他们专注工作的场景还原:林巧稚,我国妇产科学主要创始人,检查初生婴儿健康状况的她面目慈祥、手法轻柔;顾方舟,我国组织培养口服活疫苗主要开拓者,借助显微镜观察病毒状态的他全神贯注;裘法祖,我国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主要奠基人,走出诊室、走上街头为普通老百姓义诊早已融入他的日常……

思国家所需、谋人民所求,在科学技术的继往开来、科研成果的百家争鸣中,将国家和人民装在心中的情感薪火相传。1959年,细菌学与霍乱防治专家高守一经国家选派,作为交换学者赴印度进修。对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倍感珍惜:“国家经济、人民生活都还很困难,为了建设事业,为了人民健康,还选送人员到国外进修学习。自己一定要分秒必争,抓紧进修,绝不辜负祖国的期望。”话语掷地有声,余音仿佛在展厅中回响。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消失”28年,扎根秘密研究所和沙漠戈壁,全身心投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研发。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奠基人邓稼先的故事,感动着一批又一批后来者。展柜中陈列出邓稼先与妻儿的最后一幅合影、工作手稿和在青海211核武器生产基地穿过的棉大衣;手稿中密密麻麻的公式、棉衣边缘的脱线和裸露的棉絮,都是他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见证。

与邓稼先一同开拓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者,还有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程开甲、工程物理学家陈能宽……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科技人员在试验后场区拍下的集体照在展览中展出,照片中的每一张面孔、展板上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值得书写的故事。

王淦昌,自从受命秘密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便化名“王京”,从此为国家、为科研隐姓埋名17载;程开甲,接到研制原子弹的调令后,“隐身”在“死亡之海”新疆罗布泊,将20余年宝贵光阴献给核武器研制事业;陈能宽,作为科技骨干奉命参与原子弹、氢弹攻关,在试验基地,他喝戈壁滩的苦水、受大漠中的风沙,埋头苦干30余个春秋……

那时,我国物质条件仍然相对匮乏,科研设备也不够充足。展柜中展示出一把“两弹一星”科研人员使用过的计算尺。计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数据,科学家们使用的是手摇计算机、计算尺和算盘。

设备相对简陋、常年奔波在野外,构造地质学家肖序常却不以为苦。他说:“做地质的,不跑野外,怎么行呢?虽然很苦,但是苦中有乐。”从事地质科研工作60余年,他的足迹遍布我国东西南北。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他,仍然坚持登上青藏高原,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国科研工作者行走基层、投身实践。“中国天眼”主要发起人南仁东,为找到我国首个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设工程的合适选址,在西南部大山中跋涉12年,先后对比了1000余个洼地;我国近代林学开拓者梁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农田房屋不受沙漠侵害,先后6次赴西北、东北、东南省市林区实地考察;对我国水库大坝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郑守仁,自从接手三峡工程总设计工作,便夜以继日在工程各个工地间奔走,脚步踏遍三峡大坝每一个角落……

展板上展出的照片,将科研工作者的踏实与勤勉呈现:在贵州平塘大窝凼洼地,南仁东与普通工作人员一样,头戴安全帽,实地查看地形地貌;在陕西榆林,现场考察的梁希蹲伏在地上,与泥土和树苗保持着最贴近的距离;在山东麦田里,考察小麦种植情况的卢良恕手捧一把青麦粒,和普通农民融为一体……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收获,是罗布泊上空升起一朵“蘑菇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震惊世界;是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建成,带来我国防洪、供电与经济发展的飞跃;是“中国天眼”开创巨型望远镜建造新模式,人类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的视野大幅拓展……

中国科研成果,正在得到越来越多来自国际的认可。展览展示出药学家屠呦呦获得的诺贝尔奖奖牌和证书,这是我国本土培养的科研人员第一次荣获全球科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奖。屠呦呦手写的药物筛选单、所著的《疟疾单秘验方集》、发现的青蒿素结晶等在展柜中陈列,她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瞬间,也是新中国全体科研人共同的荣耀时刻。

 

“众心向党  自立自强——党领导下的科学家”主题展展厅实景。(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无私奉献,满腔赤诚

党领导下的科技人员,心中怀有对祖国的热爱,也有无私奉献的激情;有勇攀科研高峰的凌云壮志,也有大局为先的宽广胸怀。

争做“西迁人”,奋战“大三线”。新中国成立初期,科研工作者响应祖国号召,奔赴西南“三线建设区”,助力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

“每天:壹元贰角(包括开水)”。1956年交通大学毕业生西迁期间的火车餐票和乘车证在展柜中展出。那时,为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先后迁至西安。“西安无法与上海相比,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到西安办校扎根,献身于开发共和国的西部。”西安交通大学电机系教授钟兆琳说。

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国热能工程学科主要创始人陈学俊,是当时交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他带领妻儿乘坐第一批教师专列,举家搬迁到西安;西迁时,我国自动控制与电子工程学科奠基者沈尚贤已经年过五旬,妻子也卧病在床,周恩来总理亲自给予关怀,认为他“可留在上海”,他却表示,“共和国的西部就像当年美国西部一样需要开发”,最终选择将妻子托付给儿女,独自一人踏上西去的列车;我国高等教育压缩机及制冷专业主要创始人程迺晋为表达开发西部的决心,甚至自断“后路”,将自己的洋房捐给国家……

科研人员奔赴的西北与西南,在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四川攀枝花……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地球物理和地震学家郭增建自愿放弃国家分配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来到兰州黄河边,在贫瘠的山坡上组建起兰州观象台,从此一生扎根黄土地。他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更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发生在四川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周传典等100余名冶炼专家不厌其烦地试验探索,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建设者用铁锹、锄头等简易工具“徒手”平整土地;“普通大型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在山区进行大规模建设,征服地质灾害”等一大批科研与实践成果在这里创造,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在这里建起。科研人员以奉献拼搏,造就了我国炼钢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无私奉献,源于对人民的情感、对国家的热爱。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过上蒸蒸日上的好生活,科研工作者看在眼里、暖在心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许多科技人员毕生的追求:“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钱学森的入党志愿书在展柜中陈列;年近80岁,仍然期待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国光学研究和光学仪器研制工作主要奠基人严济慈在入党志愿书中写道:“我争取要做一个共产党员,求得光荣的归宿。”

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科研工作者千千万万,展馆中铺满一整面墙壁的入党志愿书,书不尽一代代科研人的满腔赤诚。“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向亲爱的党组织提出申请”“我申请入党的动机,基于自己对党的性质和纲领的认识”……这些奋战在科研工作岗位上的共产党员,是人文地理学家叶大年、“两弹一星”功臣张家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献身科研事业,他们成为代表人类凝望星空的眼睛;追求党的理想,他们汇聚成环绕在鲜红党旗周围,照亮镰刀与锤头的璀璨星群。

(《人民周刊》2021年第13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测量宋朝记录的一颗“星” “拉索”新发现挑战理论极限
下一篇:张晓凯:“微观”世界的探索者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