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是第七十四个国际奥林匹克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进入倒计时226天的“冲刺”阶段。
与此同时,与冰雪运动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保障亦进入加速“冲刺”阶段,而乘势而上涌现出的众多气象现代化成果,也将如14年前的北京夏季奥运会一样,继续蓄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精细
北京冬奥会是历史上首次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带举办的冬奥会,不同于夏奥会,气象保障工作少有经验可借鉴,几乎算得上零起步。且冬奥会冰雪项目多集中在室外山地进行,地形复杂、局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对气象服务保障的要求可谓苛刻。
以跳台滑雪为例,选手需要先跃入空中,再落在雪上滑行,比赛时风力大小、雪面状态如何,都直接影响比赛成绩乃至选手的生命安全。只有在赛区布设密集、立体、多要素的气象监测网,才可能达到赛事实时、定点及特定阈值区间的要求。
而沿高山赛道进行滑降和快速回转的雪上竞速运动——高山滑雪,赛程仅为1到2分钟,比赛期间运动员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140公里,一旦赛场风速超过18米/秒,须立即停止赛事。定点的分钟级预报直接关乎赛事能否抓准最佳“窗口期”。
2017年8月,中国气象局启动“三维、秒级、多要素”冬奥气象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几乎在同时,开始自主发展冬奥气象短临预报核心技术支撑体系。
4年来,气象部门以冬奥赛场为核心,在北京城区、延庆和崇礼及周边铺设出“超精细复杂山地+超大城市一体、三维、秒级、多要素”冬奥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共布设各种现代立体探测设施441套,在冬奥会历届赛事中堪称最为稠密。
以北京睿图模式体系为核心,气象部门群策群力、集中攻关,首次实现复杂地形下100米分辨率、逐10分钟快速更新的冬奥关键气象要素0—24小时高精度客观集成预报;研发了从短时临近(0至1小时)到延伸期(30天)的无缝隙精细化网格预报产品,实现了历届冬奥会最高标准的“分钟级、百米级”精准预报要求。
周密
除了比赛专项服务要求极高以外,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冬奥会的赛事周边气象服务保障同样需求巨大。
2016年,京张高铁开工建设,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根据冬奥会总体规划,京张高铁将串联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单程仅需一个小时左右便能实现运动员、工作人员和游客跨区域参赛和观赛。
今年3月,京张高铁沿线体量最大的车站——清河站,上岗了一位“智慧哨兵”。它不仅能全时段实时监测清河站区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力,还能运用人工智能“天脸”识别,全天候智能观测站区天空实景,用户可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监测数据。
当然,这些观测设备“生”于奥运,却不止于奥运。寒来暑往,它们将惠及往返于京冀的广大旅客。清河站管理办副主任姜振科感慨:“它不仅能为站区防汛、防火、扫雪铲冰、应对极端天气提供一手资料,还能给旅客出行提供精准到点的气象服务。”
针对公路交通,气象服务也深度融入。由于北方冬季气温普遍较低,道路积雪、结冰等引发高速公路限行、关闭等情况时有发生。河北省气象部门与交通、交警等部门共同建立冬季融雪除冰应急保障机制,形成了路警联动、精准管控的三方合作模式。依据定时、定点的气象预报,相关部门可及时开展结冰路段精细化融雪除冰,保障公路交通的出行安全和通行效率。
回顾气象与奥运的数次邂逅,除了优质服务保障经受住了来自世界的检验以外,奥运气象服务经验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也在更长远的未来帮助提升全国气象服务水平,使奥运气象成果惠及全国人民。
夏季奥运会后,其发挥的辐射带动作用至今还在影响着全国气象业务发展:奥运精细化预报服务由重大活动保障向常态化业务运行转变;3公里分辨率GRAPES区域模式实现了局地范围向覆盖全国的发展。就连当初为了保障夏奥会在北京及其邻近地区建设的密集气象探测网,至今仍在高质量运行,并将在即将来临的冬奥会中,与稠密的山地监测网共同见证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盛会。(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