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迹”图是火星车行驶到着陆平台东偏南60°方向约6米处拍摄的着陆平台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近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新闻发言人许洪亮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在此次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未来行星探测规划和展望。
“到2030年左右,依然以火星探测为主线,首次火星探测实现‘绕、着、巡’后还将开展火星取样返回,同时开展小行星探测、木星系探测。另外还会实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七号、八号任务,与国际同行特别是俄罗斯同行正在论证国际月球科研站等一系列任务。”许洪亮表示。
张荣桥在发布会上指出:“首次火星探测开启了行星际探测新征程,我们不会停下脚步。”后续任务将选择重点、热点和亮点作为探测目标,实现高起点的跨越发展。
“火星是我们的近邻,科学意义巨大,仍将是我们后续探测的重点,也是国际深空探测的重点。”张荣桥表示。
而小行星是当前国际探测和我国规划的“热点”。“一方面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危害及小行星上的资源引发各界关注,另一方面小行星任务很难,对带动我们航天技术向精细化方向发展意义重大。”他说。
木星系探测则是“亮点”。在太阳系行星中,木星离地球更远一些。张荣桥指出,到目前为止,人类对木星系的认知非常肤浅,进行的探测也非常有限。因此,木星系探测孕育着大量科学新发现。除科学意义外,木星系探测还将带动更远距离的测控、更长寿命探测器技术发展以及新能源的利用。
“我们航天人有一个风格,叫早下手、下好先手棋。”张荣桥透露,在实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时候,小行星取样返回任务已经开展了先期研制。(记者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