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特斯拉车内摄像头拍摄的高清画面引起舆论广泛关注。昨天上午,特斯拉对此回应称:驾驶室摄像头目前在北美以外的市场并没有激活。即使是在美国,车主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开启使用。记者调查发现,车内设置摄像头,其实并非特斯拉一家。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以及部分燃油车车内也设置了摄像头。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些车内“电子眼”一方面力图创造更安全的智能驾驶体验,另一面却也引发了公众对于隐私安全的担忧。
在去年大热的特斯拉Model 3车型中,车内后视镜上方采用了一枚摄像头。特斯拉在《车主手册》里对车内摄像头进行了介绍。同时,根据特斯拉“隐私政策”,车主同意特斯拉收集的数据主要为非个人可识别的图像和短视频片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改善自动驾驶功能。
蔚来则在“隐私政策”中对于车内摄像头的用途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述。蔚来表示,车内摄像头在通电后处于待命状态,除几种特殊情况外将不进行拍照、摄像或收集其他个人信息。特殊情况包括:为检测疲劳驾驶,将收集驾驶员是否闭眼等面部信息;安全气囊弹出后,在用户无应答情况下主动收集车内影像资料等。“我认为车企应该对车内摄像头的用途有详尽的描述,并且告知用户如何关闭。这将更有助于打消车主对隐私泄露的顾虑。”张先生说出了不少车主的心声。
而要规范车内隐私安全保护这一问题,或许应该首先对车内活动是否为个人隐私做出明确界定。
《民法典》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而车内空间是否为私密空间?一位法律界人士认为,这个要视情况而论。“例如马路上对于车内驾驶员是否系安全带的拍摄,明显不触犯驾驶员的隐私,在日常的行驶场景中,车内空间一般也不宜认定为隐私空间。”但这位法律界人士认为,当车辆停在车库中、路边、充电站,驾驶员在休息、听歌、和朋友享受静谧的空间时,车内空间就具有了“安宁”“不愿为他人知晓”的性质,按照使用情况和车辆所处的场景,车内空间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认定为“隐私空间”。记者 赵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