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栽培的历史悠久。我国古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水稻品种的更新和产量的提高,其中贡献较大者要属清代康熙皇帝。他通过采取科学试验的方法,不仅发现并培育出了优质水稻品种——御稻米,而且成功地在我国不同地方进行了推广。
康熙皇帝所撰《康熙几暇格物篇》之御稻米部分,较为详细地记载了康熙发现和种植御稻米的过程。他在丰泽园(今故宫博物院西侧)里种植了数亩稻田,每年春天种植河北玉田县的谷种,到九月份的时候开始收割。康熙二十年(1681年)六月下旬,他在田间行走时,突然发现有一颗谷穗“鹤立鸡群”,不仅长得特别高,而且其中的谷粒已经成熟。于是康熙帝把这颗特殊谷穗的种子藏起来,第二年再种植,以检验这株特殊的水稻是否仍能早熟。结果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这颗谷穗又结满了谷粒,且比其他谷穗早熟3个月。康熙大喜,立刻下令推广种植这种稻谷。由于这种稻谷米粒长、颜色微红,又是康熙皇帝亲自发现的,因而被命名为御稻米。另据清代史料《圣祖仁皇帝圣训》卷三十记载,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月二十二日,康熙帝在丰泽园澄怀堂召见尚书库勒纳等人,问他们进门前是否看到了自己种的试验田?众大臣回复说看到了,并惊叹稻穗这么早就长得如此茂盛。这说明康熙开展御稻米种植试验已持续10年,且效果很好。丰泽园水稻试验成功后,康熙还在京西玉泉山、畅春园等地培育御稻米,均获得了成功。
康熙在北京成功培育御稻米后,又向长城以北的地区推广御稻米种植技术。据《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记载,康熙帝认为热河(今承德)避暑山庄所处的地方水土肥美,但是当地人只种植糜、桑、稗、稷等农作物,而不种水稻,其主要原因在于那里天气冷,进入白露节气后,水稻就不能成熟了。不过他认为自己培育的御稻米生长周期短,有可能在白露节气前实现收割。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开始在避暑山庄进行御稻米种植试验,结果获得了大丰收。据清代官员于敏中撰《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九记载,御稻米在避暑山庄培育成功后,每年避暑时节,不仅能供宫廷人员食用,而且还有盈余。康熙在避暑山庄成功培育出御稻米,打破了长城以北地区无霜期短、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历史。
康熙还希望把御稻米向炎热的南方地区推广,并且希望能够在南方培育出一年两熟的双季稻。《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四集之卷三十六有康熙作早御稻一诗,其中“若使炎方多广布,可能两次见秧针”,即为这种想法的体现。《康熙几暇格物篇》之御稻米部分亦载有康熙对栽培双季稻的可行性分析。康熙认为,与北方相比,南方天气更暖和,因而南方的稻谷比北方的要早熟;如能在南方推广御稻米,那么就有可能实现一年两收;在夏秋交替时节,稻谷供应往往吃紧,这种双季稻如能实现,就可以使得亩产倍增,百姓的粮食储存也会更多。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康熙赐给时任苏州织造的官员李煦一石御稻米种子,让他在苏州试种。在清代,1石等于10斗,1斗约为14斤。李煦自康熙五十四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每年都要以奏折的方式向康熙详细汇报培养双季稻的情况。故宫博物院藏《李煦奏折》,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李煦进行双季稻试验的方法和效果。康熙五十四年四月初十,李煦开始了第一次试种插秧,七月十三日第一次收割,种植时间为100余天。而苏州当地的单季稻,种植时间约为150天。随后,他选取了部分谷种,在七月二十八日再次插秧,秋后进行第二次收割,亩产量不足一石。康熙提醒李煦种稻的时间有点晚,要注意苏州的节气特点,把握好插秧和收割的最好时机。随后,康熙派精通水稻种植的官员李英贵去苏州,给李煦现场指导。由上可知,李煦第一次试种双季稻的效果不佳,但至少说明,在南方种植双季稻是可行的。第二年,李煦扩大了试验田种植面积,根据苏州节气特点,将插秧和收割时间均适当提前,结果获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并证明了双季稻比苏州当地的单季稻亩产量更高。同年,康熙朱批李煦,希望将御稻米进一步推广到江西、浙江等地。这样一来,双季稻就在我国南方地区逐渐普及。
康熙开展的上述水稻试验,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意义。我国传统农业从数千年前到清代顺治时期,主要都是通过自然留种的方式来栽培水稻。康熙采用了单株选择试验法,在丰泽园里挑选出优质的早熟稻种;又通过对比试验法,在长城以北地区推广了水稻种植,并且在江南地区培育出了双季稻。这些皇家水稻试验及取得的成果,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周 乾 作者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