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清华大学官宣,不再把发表期刊论文作为申请硕士学位前置条件。
近年来,期刊论文发表与学位申请绑定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饱受诟病的现象之一。清华大学的这一举措是否适合大面积推广尚不能断言,但值得肯定的是,在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对人才培养的衡量标准重新思考,是教育专业性的彰显。
论文是体现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学术成果的重要途径,但学术积累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是对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而言,毕业论文往往才是研究生涯的起点。在尚未经过严格学术训练、未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之前,就强制性要求学生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不仅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脱离实际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代写、代发论文等不良现象,毕竟有需求才有市场。
学生发表论文的压力背后,是学校科研评价压力的层层传导。当科研指标在高校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那么为了在评价中获得好成绩,学校就不得不调动一切“生力军”,在论文上苦心孤诣,造成人才培养标准片面僵化。
本末倒置,此之谓也!
近代以来,荡涤在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历史大潮中,高校已经从最初的人才培养机构发展成兼具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的组织。放眼世界高等学府,既有柏林洪堡这样以研究高深学问为己任的大学,也不乏威斯康星大学、红砖大学这类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大学。
今天,我们既需要能够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也需要能将研究成果转化的人才。缺少基础研究支撑,成果转化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成果转化,再好的研究成果也只能养在深闺人不识。破除“唯论文”导向,正是重新审视大学诸多功能的契机,不能简单地“一破了之”。
伴随着破除“唯论文”倾向的呼声日益高涨,建立更科学健全的人才培养标准已是大势所趋。但条件改变并不意味着放宽人才培养条件,更准确地说,清华大学取消的是“唯”的僵化指标和单一思维,而不是否定论文的重要性。倘若将论文与人才培养中简单化、一刀切的“懒政”思维一并破除,便又是过犹不及了。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培养。如果发表期刊论文不再是必要条件,那么就更需要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毕竟世界之大,每一个灵魂都独一无二。(王 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