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5G加速“云手机”普及 催熟云终端产业生态

2021-02-05 17:16:52    新华网

受疫情影响,“云生活”“宅经济”等热词成为了焦点,全民加速步入互联网连接一切、万物皆可云的时代。在技术与网络设施快速成熟的背景之下,云行业创新与应用正快速加码,云手机也迎来更多的创新可能与市场机遇。

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5G时代的到来,各大厂商更加重视云服务平台的建设,云端一体化的趋势明显。技术上的突破,让延迟也不再是云手机发展的绊脚石,小范围交互数据也迎刃而解。经过多年的打磨,云手机也有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同时有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据业内人士介绍,云手机简单来说就是一款在云端的虚拟手机,用户可以将手机上的应用转移到云上的虚拟手机来运行,分担了本地手机的算力与存储压力。通过云网、安全、AI等数字化能力,释放手机本身硬件资源,随需加载海量云上应用的手机形态。

举例来说,普通手机运行大型游戏和专业软件常面临跑不动、手机烫、电量消耗快等问题,而云手机在云端可提供强大算力和强悍的GPU等能力,让大型软件和游戏也能运行顺畅。

去年3月,华为首次推出华为云鲲鹏手机,这是一种云端的虚拟手机,这款不需要本地实体的手机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去年6月,双子星云手机正式上线测试,让低配手机也能玩转大型游戏,运行热门应用。如今,百度、中国电信等互联网通信巨头纷纷入局,未来将有更多的云手机供用户选择。

业内专家认为,云手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破坏式进步。它可以打破实体手机硬件限制,云端服务器可根据用户需求即时扩展计算资源,增加云手机的性能。

然而值得指出的是,目前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厂商之间的竞争应该立足于自身产品的打磨,提高用户体验,带来产业的良性进步,推动产业有序发展。唯有在更加公平的竞争平台,云手机品牌各凭本事,用产品说话才能让行业走得长久。(郑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星舟”火箭试飞时爆炸
下一篇:“全国一网”进程加速 超高清产业规模将超4万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