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转引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二手交易平台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93%的消费者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如假货冒充二手物品,售卖盗版、色情、假证、个人信息等禁止发布的内容,平台涉嫌默许售假……涉及包括闲鱼、转转、58同城、爱回收等12家二手交易平台。
一些二手交易打着环保节省的旗号,吸引了许多年轻消费者,但同时也滋生了不少问题。比如报道中曝光的假货、盗版,甚至还涉及色情交易、出具涉假鉴定报告等。一般来说,商家出于攒口碑和信誉考虑,理应对售假涉黄避犹不及。但现实中为何还能如此大胆地触碰法律红线?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平台默许”揭开了这场闹剧背后的“推手”。
平台“默许”之下,有规则而不执行、有技术而不加以拦截。笔者逐一查了被消保委点名的这些二手交易平台,以“售假”为关键词,个个都有相关规则,无一例外,或在注册须知,或在官网栏目子菜单中等。这充分说明平台对售假涉黄并非无辜无知,而是知法犯法。技术层面就更不用说了,无论你是用语音、拍照,还是填标签信息,平台都能精准找出目标商品,但面对斗大的“高仿”两字时竟声称未能识别,实在难以服众。
“不能”之谎一戳即破,默许违法是平台“不愿”斩断利益链条的现实。毋庸置疑,合法正当的二手交易的确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不同群体的正当需求,二手交易平台也因为契合时代发展而快速走向主流消费市场,但不能因为它有存在价值就放任野蛮生长,平台更不能为了做大做强而不顾底线。
二手交易的本质依然是销售商品或服务,应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约束。监管部门在严格执法的同时,应尽快出台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相关标准,加强对行业监管和违法行为的约束,并压实平台责任,净化平台信息发布内容。相信随着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逐渐健全,二手交易市场在商家入驻、信息发布、售后维权等方面将更加透明、公平。商家想搭着新消费的顺风车售假涉黄,终会被“赶下车”;二手交易平台为逐利默许售假涉黄,必将“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