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科学 > 正文

从严治污保清流 坚守长江入海“最后一公里”

2021-01-07 15:16:05    科技日报

“我从小在苏州河边长大,常来这摸鱼。后来因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让水质变差……经过多年治理,2020年底苏州河全面贯通,清水和鱼都回来了。”这几日,已是77岁的张国恩,一有兴致就会重温儿时漫步河畔的心境,望着两岸旖旎的风光感到欣喜。

发源于太湖,流经上海的苏州河,是“万里长江东入海”的生动注脚。

筑牢生态屏障,长江下游城市如何接过“接力棒”?通过各自出台“行动计划”从严治污,从修复城市“母亲河”到带动全域河流整治,长江下游各省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长江保护修复和水源地保护,坚守长江入海的“最后一公里”。

整治老旧难问题 唤回碧水蓝天

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江阴市,有着35公里长的岸线。由于过度开发,沿江岸线石化、钢铁、纺织、船厂等企业集聚,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威胁。比如江阴市璜土镇,尽管镇工业产值在全市名列前茅,当地葡萄产业却无法摆脱工业污染的阴影,令种植户苦不堪言。

为此,璜土镇多措并举破解农业发展的“痛点”,探索“生态+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全镇对众多单位进行了整改,并将新材料、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在沿江岸线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江南水乡葡萄风情”小镇,目前已培育家庭农场36个。预计2020年葡萄产量超3500万斤,实现产值近2亿元。

3个月前,苏州河贯通工程的设计团队成员王绪男、张林琦夫妇趁着整治后的苏州河尚未成为“网红”打卡点,携他们新降生的女儿一起在苏州河拍照留念。

苏州河是横贯上海中心城区的骨干河道,见证着上海的发展历史。19世纪60年代起,国内最早一批涉及纺织、化工行业的民族工业在苏州河流域起步,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被直接排入河中,致使苏州河变得恶臭。

近年来,随着上海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等方案的推进,上海严格治理水污染,先后铺设污水管道、建污水处理厂,消除苏州河干流的污染,并重新设计黄浦江和苏州河交汇处的一个闸门,将苏州河由原来东西方向往复流动,变成由西向东的单向流动,清理了苏州河底沉积上百年的淤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苏州河的水系交织在上海26000多条河流当中,河流之间水质相互影响,水质净化呈现乘数效应。

坚持精细化管理 健全长效机制

“看!水草间游弋的小鱼一目了然。通过‘五水共治’,这条河恢复到了我年轻那时候的状态。”指着村里河道,71岁的浙江上虞区东乔街道担山村村支书姚宝忠感慨道。

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州湾南岸的绍兴上虞,近年来健全了长效治污体系,搭建了水环境数字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工业企业污水从产生到处置的全流程监管,将水域巡检覆盖率提升至90%—95%。这是浙江省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过程中的创新举措之一。

通过“美丽河湖”建设、“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抓手,完善省内河流长效保护机制,2020年1月至10月,浙江省长江流域45个断面Ⅰ类到Ⅲ类水比例为88.9%,较上年同期上升11.1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

“要奏响长江的绿色交响曲,每一个‘音符’都需要精心谱就。”2016年7月,江苏省政府明确加快沿江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体系等11项工作任务。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近几年的整治,江苏沿江化工企业总数压减了40%,建立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等工作规范体系。截至2019年底,全面完成“无人机航测、人工排查、技术核查”三级排查,共排查发现长江1.7万余个入河排污口。2020年7月3日,又在沿江11省(市)中率先全面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工作。

如今,江苏建设沿江绿化带5100亩,新增江滩湿地约2380公顷,实施沿江生态岸线、自然保护区、湿地等恢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最近南京江豚、太湖流域多年不见的“吉祥三宝”桃花水母、白鹭、地衣也开始回归,为长江入海“最后一公里”沿途增加点缀。(江 耘 王 春 过国忠 金 凤)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科学家制出可规模化生产的高性能双极膜
下一篇: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