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地处秦岭腹地,工农业基础薄弱。脱贫攻坚以来,山阳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谋划绿色脱贫产业,强化工作措施,突出协作重点,注重协作成效,围绕“以协作促发展”的新使命新任务,统筹推进组织领导、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区域协作、促进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进一步推动苏陕协作工作向深层次、宽领域、多渠道、全方位发展。
“十三五”以来,山阳县抢抓东西部协作机遇,精做扶贫资金“引、管、用”文章,深谋远虑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实现了由“输血”到“造血”的华丽转身,全县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农业产业厚积薄发,三产融合加速形成……苏陕扶贫协作资金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借鸡生蛋”的发展模式,日益显现出帮扶资金的乘方效应。
依托资源禀赋谋划产业
虽然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但是山阳县的经济发展受环境制约,一直迈不开大步子。自从南京六合区结对帮扶以来,山阳县产业上规模、经济提速快、城乡大繁荣。
如何让农业绿色化?怎样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工业?山阳县按照“县域发展抓工业、工业发展抓园区”的思路,加快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狠抓精准招商,强化服务保障,促使县域经济迈上有园区承载、有骨干企业支撑、有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轨道。
苏陕帮扶协作资金的注入,对于奋力实现追赶超越的山阳县来说,可谓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为此,山阳县围绕生物医药、现代材料、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电子信息“五大板块”,精准招商,精心谋划,借势发力,把绿色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打开了脱贫新途径。
在政策扶持上,山阳县制定了《山阳县县域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准入与优惠奖励办法》《关于支持山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山阳县食(药)用菌产业扶持办法(试行)》《山阳县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试行)》等惠企政策,针对金鸡扶贫产业园、陕西和丰阳光食用菌产业园等项目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方式,力促企业轻装上阵,快速落地建设。
深化两地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山阳县借力苏陕协作东风,按照“园区化承载、项目化推进、集群化发展”的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招商、高水平服务的山阳县电子信息产业园加足马力运行,发展态势良好。已建成4家标准化鸽业小区,蛋鸽养殖达2.08万对,受益贫困群众260余户。食用菌产业遍及18个镇办,带动数十万群众增收。
数据显示,到2021年,苏陕协作累计落实四级财政帮扶资金6.33亿元,共建园区3个,引进企业落户8家,实施协作项目119个、结对帮扶项目48个,帮助全县238个村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5万元以上,4.2万人口实现脱贫增收。
利益联结实现多方共赢
没有资金,建设园区只是天方夜谭;没有园区,农民增收就成为一句空话。政府要社会效益,企业要经济效益,农民要真金白银,苏陕帮扶协作资金的杠杆作用,联结了多方利益共同体。
以落户在高坝店镇的和丰阳光公司为例,投资5.86亿元建成年产6000万袋木耳菌袋自动化生产区、年产1200万袋海鲜菇工厂化生产区、年产1000吨食用菌产品深加工包装区“三大核心区”,配建科技研发、技术培训、试验示范、产品集散“四大融合基地”。实行企业合同供袋、订单收购、租赁经营、专家指导、统一管理、保险托底等经营模式,带动全县发展经营主体67家,建成基地79个、标准化大棚3300个,发展食用菌8000万袋,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1万户脱贫户镶嵌在食用菌产业链上,户均增收1.2万元。
通过苏陕协作项目带动、资金撬动,加速了脱贫攻坚进程,实现了农户土地流转收租金、园区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得股金、自营联营赚现金的多渠道增收模式。该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收入7.8亿元,利润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用工1000余人,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
利益联结机制还体现在务工增收上。苏陕协作项目采取“订单式”技能培训和“定向式”劳务输出,把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最直接、最有效、最稳定的增收渠道。围绕协作项目基地、社区工厂,大力推行“订单式”技能培训。目前,已开展技能培训1670人次,解决就近就地就业3808人;精准对接东部地区用工需求,开展宁商劳务协作专题招聘会30余场次,完成劳动力向东部转移就业473人,其他地区输出就业703人。
在两地职校合作上,建立“2.5+0.5”职教模式,联合培养职业技术人才26人,其中9人已与南京实习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向南京市公安局定向输送辅警160余名,人均年收入超过7万元。
消费帮扶打通南北市场
苏陕协作除了在资金上扶持、人才上交流、技术上支持外,还在消费帮扶上打通了南北市场,让“秦岭源味”走进了南京市民家庭。
几年来,山阳县抢抓苏陕协作机遇,走上了将东部企业“引进来”与山地农产品“走出去”相结合的路子,用市场化手段把企业需求与产品供求有效地链接在一起,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模式。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山阳积极创新思路,开展“云签约”活动,力促山阳农产品企业与苏果超市、永辉超市达成了“源头采购”和“产地直采”合作协议。山阳农产品已进驻苏果超市、永辉超市等南京85家大卖场、123家社区店和“苏果优选”“永辉生活”线上平台。与此同时,积极开展电商培训,共孵化电商27家。目前,山阳农产品在南京已实现了“进社区、进门店、进农贸”,形成了“供销一体化、团购直通车、线上微商号”的消费扶贫模式。
苏陕协作架起消费桥梁,深山源味进军南方市场。“十三五”以来,线上线下共助销农产品5670万元,带动2262户脱贫户增收。
科技赋能“双创”潮起潮涌
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科技力量的差距上。
苏陕协作项目强化科技支撑,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实行智能化管理,对园区基地菌菇大棚实施数字监测、远程指导,帮助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在此期间,和丰阳光公司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苏州硒谷公司尹雪斌为首席专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等合作,组建陕西珍馐食用菌研究所,开展食用菌品种和富硒木耳等关键技术研发,引进选育适合山阳栽培的黑木耳、元蘑、滑子菇等品种9个,开发食用菌系列产品23个,注册“丰阳硒耳”“好菇菇”等商标,“山阳天麻”获得国家地理登记保护,持续擦亮“源味山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脱贫攻坚期间,山阳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主动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积极探索“西安研发、山阳制造”,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个,突破关键工艺技术12项……
山阳县生产高科技产品,得益于苏陕协作建设电子产业园。目前,山阳县已建成标准厂房12.5万平方米、在建3.5万平方米,入驻电子信息类企业9家,6家已建成投产。预计年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5亿元,安置就业3000余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绘制新的发展蓝图。山阳县将紧扣苏陕协作重点工作,持续深化产业合作,加强区域合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苏琳杰 陈迪祥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