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毛泽东的“五七指示”,上世纪60年代末,北京大学来到南昌鲤鱼洲创办了江西分校。当年,来自北大、清华4500余名教职人员,近万名上海、南昌知青在这里生活劳动,鲤鱼洲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五七”干校。
1969年5月7日,清华大学组成12人先遣队,到达南昌东郊鄱阳湖畔的鲤鱼洲,以原第三农业大队为基地,创办清华大学江西省鲤鱼洲试验农场。至1971年10月,清华大学共有干部、教师、员工及家属2300多人在此劳动、学习和生活。
1969年7月,北京大学也派出了23人的先遣队,到达鲤鱼洲。同年10月,北京大学1658名教职员工分批来到鲤鱼洲,创办了“北京大学江西实验农场”。1970年5月,北京大学江西实验农场更名为“北京大学江西分校”。至1971年10月,北京大学共有2400余名教职员工在鲤鱼洲参生活劳动,有304名家属随迁落户。其中彭佩云、厉以宁、王大中、贺美英等一批北大与清华的著名学界泰斗和领军人物都曾在鲤鱼洲生活劳动过。部分师生教职工因事故或疾病长眠在鲤鱼洲的土地上。
在谈到旧址的修缮与保护情况时,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垦局相关人员表示,2014年初,按照“保护历史、弘扬精神”的原则,时年的国营五星垦殖场分别启动了对北京大学江西分校旧址和清华大学江西试验农场旧址的修缮工作,并在两处旧址分别建设了陈列馆。馆内陈列的均是当年知青教职员工在鲤鱼洲劳动、工作、生活的实物和文字图片资料,从不同角度再现了他们当年劳动和生活的精神风貌。2018年,两处旧址分别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昌高新区鲤鱼洲博物馆:杨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