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陕西省文物局在西安召开全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大会。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贾强在“十三五”期间陕西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中提到,“十三五”以来,陕西省博物馆基础不断夯实、布局不断优化,科学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及国际传播力不断提升,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陕西博物馆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博物馆数量稳步增长,四级博物馆体系基本构建
贾强介绍,陕西博物馆数量显著增长。截至2020年底,在陕西省文物局登记备案的博物馆纪念馆共329座,比“十二五”期间新增76座,新增率达30%,其中非国有博物馆新增43座,新增率为70.5%,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文物系统165座、国有行业系统60座、非国有博物馆104座,一级博物馆9座、二级博物馆16座、三级博物馆22座。陕西省平均约11.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高于“十二五”末时每17.1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的水平,也远高于全国26万人的平均水平。 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等新建、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铜车马博物馆建成开放,陕西考古博物馆即将开放;安康、渭南、铜川等市级博物馆也相继建成开放。 此外,从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儿童博物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博物馆、西影电影博物馆等特色行业博物馆到西安城市记忆博物馆、西安红色体育博物馆等数十家非国有博物馆的开放,从神木、富县、凤县、城固等40多家县(区)级博物馆到华州区朝阳社区、安康鲁家村等展示群众乡愁的44家社区博物馆建成开放,一大批收藏保护展示陕西优秀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博物馆相继开放。全省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支撑、社区博物馆为补充,主体多元、类型丰富、功能完善、主题鲜明的四级博物馆体系基本构建。
全省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5000万余人次
贾强介绍,陕西省政府先后拨款用于博物馆建设、陈列展览、免费开放等,完成了对60余家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提升改造,30余家博物馆基础设施的提升改造,每年拨付千万余元用于文物库房建设,分批次集中改善陕西省文物系统博物馆库房和设施设备,提升藏品保存环境。 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商店三家机构开展常态化民间公益文物鉴定活动。近百家博物馆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陕西省全省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5000万余人次。
陕西可移动文物总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贾强介绍,陕西省已经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普查可移动文物774.88万件,总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包括革命文物10.7万件,其中一级文物11166(件/套)、二级文物23848(件/套)、三级文物112568(件/套)。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全省可移动文物的健康评测、保护修复和预防性保护工作。与教育、科技部门密切合作先后建立5家国家级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及33个国内文物科学实验室和文物修复室;与陕西省内9所高校联合组建“陕西省文物科技保护创新联盟”;倡议西北五省联合组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联盟”,助力文物科技保护工作,并于2019年成功举办“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技能竞赛”。
办好精品展览,提高公共服务能级
贾强介绍,作为全国博物馆系统两家试点单位之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得到国家文物局、中央编办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年均举办各类思想性与艺术性相融合的陈列展览近800个。其中配合“一带一路”、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节点,举办的“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延安时期的从严治党”等主题展览,进一步彰显文博单位在服务国家大局的责任担当。推出的“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汉唐长安她生活”和“半坡遗址和半坡文化展”等系列出省交流展览200场次,构建起具有鲜明陕西特色的精品巡联展体系。
陕西省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集体预约免费
率先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陕西省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集体预约免费。与宣传、教育、文物、团委等部门联合成立“博物馆教育联盟”和“陕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开展博物馆优秀文化“六进”活动,将博物馆与中小学课程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式教学等有机结合,陕西省成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历史文化进校园试点省份。 组织编写的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丛书作为乡土教材,向陕西省中小学所有班级赠送28.4万册;陕西省博物馆优秀教育案例中,有国家级10项、省级42项。开展首批25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各馆逐步形成了以常态化公众教育、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和特色研学教育三位一体的博物馆教育工作格局,建立起了上下一致、联动有序、内外协同的“互联网+博物馆教育”新模式。年均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教育活动近万场次,受众达上亿人次。
144家数字博物馆网络虚拟馆上线
贾强介绍,陕西省文物局在“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互联网+文物教育”平台、数字博物馆建设、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推进博物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先后组织实施延安石窟寺等60余项文物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项目,进一步实现文物数字资源共享。陕西数字博物馆与122个国家及地区的3421个博物馆实现了连接互动,已完成144家数字博物馆网络虚拟馆上线,145个专题讲座数字化和900多件馆藏精品文物介绍数字化项目,体验观众超过600万人次。云展览、云教育、云直播等传播方式,使数以亿计的观众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博物馆文化服务。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省博物馆在闭馆或限流开放时,持续推出具有陕西特色的“秦俑百问微课堂”“云讲国宝”“陕历博微课堂”等新媒体传播活动,通过两百余项线上展览和3000余项文物知识、视频讲解、互动体验等活动,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
推动文创开发,博物馆赋能美好生活
贾强指出,陕西省起草下发《关于推动全省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确定陕西历史博物馆等10家单位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以IP授权等方式,设计开发“公交卡”“文物盲盒”等各类文创产品上千种,让文化遗产走进当代社会生活。 省文物局与西安高新区、陕文投集团联合成立陕西“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与腾讯合作“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联合开发上线《国宝故事》文化节目;与中国移动签署“互联网+中华文明”战略合作协议,全国首个基于5G网络的“互联网+革命文物”在陕西上线;与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连续举办三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与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联合在西安SKP举办“陕西文物创意焕彩季”活动;与陕西省妇联合作,制作“文物中的家风故事”系列宣传片。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凤堰、宜君两处古梯田生态博物馆助力乡村振兴,获全国民生示范工程,博物馆切实赋能美好生活。
陕西文物展览“外交使者”作用不断彰显
贾强指出,用秦兵马俑等陕西文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走进美国史密斯尼协会,用文物资源在美国课堂讲述中国历史。五年来,先后在26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52个,陕西文物展览“外交使者”作用不断彰显。加大与境外相关机构在文物展览、科技保护等的合作力度,中法联合秦兵马俑保护修复和公输堂保护研究合作纳入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
克服“千馆一面”,打造专、精、特博物馆
贾强指出,陕西博物馆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地方财力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博物馆馆舍和设施建设的体量、规模、数量。有相当数量的文物还存放在文管所的库房里,无缘与广大观众见面。陕西人均拥有博物馆数量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地域分布不平衡,80%以上的博物馆都分布在县级以上城市,农村村民很少能享受到博物馆的文化服务。文博单位承担新时代要求所应具备的转化和发展能力,还有待全面提升和激发。
今后几年,陕西省文物局将指导各馆在专、精、特上下功夫,克服低水平、同质化、“千馆一面”现象。以重大项目为引领,重点做好兵马俑、黄帝陵、延安宝塔等“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工程。 加快西安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两馆一院”改扩建工程;支持西安市博物馆城建设、延安市革命博物馆城创建;支持延安市、榆林市、商洛市、汉中市、石峁遗址、麟游县、洋县等市、县级博物馆建设;实施法门寺博物馆、乾陵博物馆、耀州窑博物馆、申新纱厂工业遗址博物馆等中小博物馆提升工程;加强对行业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的规范与扶持,不断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实施类博物馆培育计划,将中小学校园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博物馆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促进博物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建立市级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中心,持续推进全省珍贵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推行“一张网”平台搭建,逐步实现全省文博单位基础信息资源、数字资源等系统化、动态化管理。分区分片做好馆藏文物鉴定定级、博物馆专业人员培训、博物馆定级评估、免费开放绩效考核等工作,不断提升博物馆科学化管理水平。 以“一所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为基准,策划出集陈列展览、教育活动、学术研究、文创创意于一体的分众式精品展览;统筹做好老年人、残疾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博物馆教育资源库和课程体系,健全馆校合作长效机制,在陕西省先行建立20余个馆校合作点,推进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教育的深度融合,助力“双减”;深入开展博物馆宣传教育“六进入”活动;开发各类数字及实体文化产品,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要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使博物馆成为赋能经济发展、助推产业升级的新动能。 发挥“一带一路”中的陕西担当,做好在中亚地区的联合考古发掘。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扩大根祖文化影响力,增进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历史认同。加大文博单位与境外相关机构在文物展览、遗产规划、科技保护、人才培养等的合作力度,增强陕西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全方位展示陕西新形象。(陕西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