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上旬,福建省内疫情防控形势陡然严峻起来。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浦下村闻讯而动,果断启动应急预案,由村两委带头,统筹村干部、村民积极开展防疫工作。统计排查数据、严密防疫监督、关心困难群众、科学宣传引导……浦下村严格按照防疫工作要求,以强有力的举措为村民织密了一张战“疫”的平安网,筑牢了防疫的防护墙。
速度:数据摸排,实行动态监测管控
“不好意思打扰您了,请问您是xx吗?我是浦下村的工作人员,这边问您几个问题……”9月11日,一张问询摸排的大网紧急铺开。
在接到上级紧急通知后,浦下村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召开紧急会议,连夜安排村工作人员采取电话、微信和入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逐人过筛、核对情况,第一时间将上级下发的大数据出行信息予以核查并进行反馈上报,翔实掌握防控重点人群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旅游史、接触史等内容。
疫情防控难在基层,尤其难在农村。浦下村人口基数大,记录在册就有五千多人,加上近几年拆迁安置后,村民不断分散、流动人口增加,更加大了摸排难度。出于防疫需要,数据摸排必须“日结日清”,工作人员电话从早打到晚。
白天,工作人员挨家挨户摸排情况、完善台账;到了夜深人静,就开始整理分析白天的统计数据,并研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调度方向,对于负责信息排查的同志来说,通宵达旦、彻夜不眠更是常态,但一次次的询问,一遍遍的摸排,为的就是把疫情的风险降到最小。
“疫情就是警报,这段时间省内部分地市有病例出现,大家都高度重视,确实会辛苦一些,但是谁都不容易,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大家都拼了!”浦下村党委书记刘国炜已经连续一周带着村干部加班到凌晨,“收到上级大数据出行信息,第一时间必须进行核查,重点人群的信息常在夜间发布,好几次半夜打过去给人当诈骗电话挂掉,也有接起来带情绪的,不过后来大家也都理解我们,都是为了防疫需要。”
力度:严防死守,提档升级防控标准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疫情防控牵一发则动全身,必须从严从紧。
村落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也是守护辖区村民生命安全的最强堡垒。浦下村实行了“5+2”“白+黑“无缝对接的工作机制,采取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经过严格排查、严密防范,我们村目前疫情防控态势良好,大几千人的村子,目前只剩不到十人在居家健康监测,没有任何不良趋势出现,这都要归功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归功于村干们的努力配合,归功于村民的大力支持。”刘国炜说,“接下来还要进行核酸检测,我们村工作人员都已经部署到位,根据上级工作安排随时可以启动,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为村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在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的同时,浦下村还积极响应号召,配合疫苗接种点进行轮班值守、防疫管控。由村两委干部牵头,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在执勤监控点进行引导、维稳等工作,坚决严格管控,牢牢把关,采取入点询问、登记、测温等系列措施,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确保村民的人身安全。
同时,浦下村坚持抓好宣传引导工作,传播防疫“正能量”。浦下村在楼栋、宣传栏等显眼区域张贴宣传单、悬挂横幅进行防疫动员,并配合“微信宣发”“入户扫楼”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讲形势、讲危害、讲措施,消除村民麻痹思想、拧紧思想螺丝,筑牢群防群治屏障。
温度:民生保障,关心关爱困难群众
在疫情攻坚的关键时刻,防控要有“力度”,守护更要有“温度”。做好农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不仅需要“强心脏”,更要“细心思”。
“太不好意思了,人过来就行了,还带东西来做什么。”推脱再三,潘大姐还是接过慰问的水果和防疫物资,收下了村工作人员的一份心意,并邀请浦下村工作人员落座。当询问防疫物资是否够用、有什么困难需求的时候,潘大姐连忙挥手:“够的够的,上次村子里送过来的那些都还没用完,别再麻烦你们了,这么忙还一直惦记着我们,真的很感谢。”潘大姐真挚的感谢,让浦下村的工作人员内心充满了力量——村民的安居乐业,就是村干们最高的褒奖。
省内疫情发生后,浦下村两委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带头进行志愿服务,把备用口罩、消毒酒精、一次性手套等物资分发给一线防疫的村干部、值守人员和村民群众。面对疫情中的困难群众,工作人员更是第一时间备好防疫物资进行上门探访,设身处地从群众角度出发,倾听群众需求、慰问困难群众,为村民带去温暖和照顾。
中秋、国庆假期来临,本是游子归来、人们外出游玩的好时机。如今,浦下村只能动员村民们就地过节,村干部们更是放弃了休假,坚守在一线,与村民一起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身处基层、面对疫情,村干部们只能做些“边边角角”的琐碎小事。然而就是这些“边边角角”,守护了在疫情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人群,卡住了乡村疫情防控的关键,为全省打赢疫情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0届福建省选调生、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浦下村党委书记助理 林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