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文明风尚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汕尾大地。现在的汕尾市城区,街道干净整洁、交通井然有序,市民文明素养显著提升,驾乘摩电的市民纷纷戴起头盔。
近年来,汕尾全域开展了一系列声势浩大、力度空前的文明创建行动。2020年,汕尾成功荣获广东省文明城市称号。文明创建永不止步,当前的汕尾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努力实现全方位、更高层次的文明。
市容市貌不断焕新
创建文明城市关系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提升。近年来,汕尾市将创建文明城市列为“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市民肉眼可见各种变化:二马路正在抓紧升级改造,街边小广告和不规范广告牌被清理干净,市容市貌不断焕新。
汕尾交警针对市区主次干道平交路口、背街小巷、公共广场、农贸市场、护学岗等重点部位,采取定点站岗和巡逻管控相结合,加强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严厉查处。同时,组织30辆铁骑成建制开展路面“快闪式”巡查执法,实施对交通违法的点对点精准打击。整治行动期间,市区共设置了11个固定执勤点,屯警路面,严查严处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无证驾驶、酒醉驾、超员、逆行、非法加装太阳伞等交通违法行为,营造浓厚的道路交通整治强大声势。
数据最有说服力,近年来,汕尾市取缔了数百家主干道两侧土、沙、石厂,废品收购站,神庙神龛等封建迷信设施,推动124家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市城区全部94个村(社区)“三线”整治基本完成,实现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置,空气质量连续6年位居全省第一。2020年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获“优秀”等次。
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市民。汕尾重视文明培育,打造“善文化”内核与标识,通过提升市民文明素养,遏制农村陈规陋习,引导群众确立主人翁意识,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都自觉参与到文创工作中来。
以移风易俗为例,在海丰县“红十条”“白十条”的影响下,2020年,海丰县红事份子钱平均数由600元降至300元;白事奠仪平均数由400元降至200元;每场婚礼操办费用由10万元降至6万元;每场白事操办费用由7万元降至4万元。
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汕尾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方法载体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通过落实“一把手工程”、设立“汕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推进“一月一主题”测评机制、建立“路长制”“街长制”“巷长制”“楼长制”四长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机制等,让汕尾找到专属自己的特色创文之路。通过科学机制的引导,汕尾全面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居民生活质量。
今年以来,汕尾市政府以成功创建第六届广东省文明城市为契机,召开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制定出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通过各方努力,城乡面貌得到进一步提升。
汕尾市委主要领导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创新提出设立两大机构。一是在市级层面创新设立“汕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二是在镇级层面创新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两大机构的设立,解决了机构改革后市级文明办机构虚化、力量薄弱、人员不足等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汕尾市创文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汕尾市创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汕尾将通过加强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