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视点 > 正文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

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史学习“教科书”

谭靖凡 杨志    2021-04-14 15:35:07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巴州区坚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党史学习教育“红”起来、“活”起来。

用好红色资源,缅怀峥嵘岁月

“清明期间,前来巴州区界牌红军烈士陵园缅怀英烈的群众络绎不绝,有老红军、老战士,有普通群众,也有党员干部,甚至有祖孙三代一起来的。”大和乡界牌村博物馆馆长程天兵介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王守昊的老人,他带着年近八十岁的父母和孙儿专程从巴城驱车来陵园缅怀革命先烈。

王守昊激动地对我说,当年在这儿打了几次大仗,死了很多红军战士。大多数都是十三四岁的娃娃,太惨烈了,今天我们来看看他们。我孙儿也上小学了,带他来了解历史,接受红色教育,重温革命先辈英雄事迹,感悟党的光辉历程!

在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红军烈士陵园,38名红军后代庄严肃立,脱帽致哀,鞠躬敬礼,默默地献上鲜花,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缅怀。“我是昨天专程从重庆赶到巴中将帅碑林来给爸爸妈妈上坟,每年到这个时候总是想来看一下,无论多远,因为只有到了这里才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红军后代冯宗萍说。

“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我来过无数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57岁的老兵侯毅刚参加完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老兵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激动地说,爷爷的名字也刻在石碑上,我要以爷爷为榜样,永葆军人本色,时刻准备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年战斗打响后,不少受伤的红军从前线被抬了回来,由于当时马鞍寨医疗条件有限,伤情严重的被立即送往了今通江沙溪镇的王坪进行治疗,我父亲曾和另一村民步行三天三夜,将一名红军抬到了王坪。后来红军离开时,还送了一把马刀给其中一位村民。”在曾口镇飞马村村史馆里,讲解员正在向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述当年小燕山战斗的红军故事。

“巴州区红色资源丰富,有苏维埃川陕省委旧址、川陕省总工会旧址、39军杀牛坪等遗址700余处,馆藏文物3万余件。”巴州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副主任王峰介绍,还有邓小平题写馆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和红军后代筹资修建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构成了巴州区特有的红军文化。川陕苏区将帅碑林是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共嵌碑2288块,刻红军英名8.5万名。

巴州区依托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巴州区烈士陵园、川北地下党活动遗址“奇章楼”、巴州区界牌红军烈士陵园、平梁城遗址、村史馆等优势红色资源,分类别、分地域建立“体验式教学区”,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宣一次入党誓词、走一段红军路、吃一餐红军饭、听一堂革命历史课,将红色资源和党史学习教育活化为可看、可听、可参与的生动教材,让广大党员干部身临其境接受教育,在感悟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前进力量。

讲好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

“国民党就用马刀砍我娘,我娘脑壳上那个口子,有两指这么深的槽,砍死的也多,杀死的也多,就在那儿牺牲大得很。”100岁老红军王少连一边回忆一边讲述着当年母亲和自已参加红军的战斗故事。

前来参加“回顾百年党史 聆听红色故事”主题党日活动的鼎山镇干部职工围坐在王老身旁,认真聆听,不少同志的眼眶都湿润了。

“现在社会好,我享的是共产党的福”,这是王少连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经常叮嘱和教育后人们,千万不要忘记党的恩情,要听党的话,要多为国家做贡献。在她的影响下,儿孙后辈们共有十二人先后入伍到了部队。

“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听完王少连的讲述,鼎山镇镇长罗强感慨。王奶奶的讲述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升华,一定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把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好,把鼎山建设好,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吴瑞林,他就是我们巴中人,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他17岁就参加红军……”巴州区党史办退休老干部汪开桂老人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向巴师附小的孩子们讲述着巴中籍开国中将吴瑞林当年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英勇故事。

“一年级唱红色歌谣、二年级讲红色故事、三年级诵红色诗篇、四年级进红色军营、五年级炼红色本领、六年级做红色少年。”巴师附小江北校区执行校长蒋海燕介绍说,学正通过开展传唱红色歌谣、朗诵红色诗篇、阅读红色书籍等活动,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传承红色基因,发扬刻苦精神和奋斗品格,争做向上向善的红色少年。

“1933—1935年,川陕省党、政、军机关曾先后迁驻巴城。”巴州区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书记、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联络指导组长谭靖凡介绍,当年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1933年,辖区内1.3万优秀儿女参加工农红军,后来成为县团级以上干部的达500余人,其中10人被授予将军军衔。

巴州区从“请进来讲、自己人讲、走出去讲”三个方向发力,组建老红军宣讲团、老干部宣讲团、先进模范宣讲团等宣讲队伍,利用坝坝会、晏阳初讲堂、大喇叭等载体,开展“线上+线下”讲党史活动,切实用身边人讲党史,用身边事感染人实现了学习教育“可听可感”“入脑入心”。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挂帮结对机制,深入推进访民情、解民困、暖民心,用实际行动搭起党群干群“连心桥”,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让党史学习教育在为民办实事中得到检验和升华。

搞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千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抬头望见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泽东,想念毛泽东。迷路时想你有方向,黑夜里想你照路程。”......在巴州区第二中学高二鹏程A+班教室内一浪高过一浪的红色歌曲“拉歌”环节将“红色音乐党课”推向了高潮。

“红色音乐党课已经举办了2期。”第二中学老师、区音乐舞蹈家协会主席马夕力介绍,在课堂上,老师首先介绍红色歌曲的背后故事,巧妙的将党史知识贯穿其中,使同学们对歌曲旋律掌握的同时更深入的理解歌词内涵,然后通过老师示范演唱、学生学唱、师生互动、分小组进行红色歌曲“拉歌”比赛等生动有趣、情景交融的多种课堂形式,加深对红色歌曲的热爱。目前,我与艺术组老师拟定了《红军来了不受穷》《东方红》等10余首4月份“红色音乐党课”曲目。

“没想到平时耳熟能详的歌曲有这么多感人的红色故事。”学生杨雅涵由衷感慨,“党史教育与音乐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兴致盎然,对红色歌曲的演唱更加情真意切!”

同样,巴州区四小张玲老师上了一堂特别的“红色情景党课”。“江小姐,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给你带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共军已经入川,重庆危在旦夕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怎么你害怕了?”“不过我也要坦率的告诉你,你们的胜利你是看不到地了,遗憾遗憾,遗憾得很呐,不知此时此刻江小姐你的心情又是如何?”“回忆走过的道路,我感到无比地光荣,我倒想问问你,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是如何?你逃脱不了历史的惩罚和人民的审判。”在四年级八班,台上扮演《江姐》的何晓啸与杨凯瑞逼真的对白,将台下50余名学生带进了那个血与火的交锋现场。

李瑾萱同学说,剧中演绎了重庆市歌乐山下,在白公馆、渣滓洞,曾经有着这样一批共产党员和党外革命志士,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身经残酷的折磨。今天,当我们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难忘那些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驱们。

张玲老师说,在思政课上通过情景剧演绎、读书分享等形式,运用红色精神具体故事化、历史事件情景再现化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能润物无声地将敬党爱党的种子根植于学生心田。

巴州区探索“红色音乐党课”“红色情景党课”等党课套餐、军事课堂、爱国主义报告会等多种党史学习方式,把历史转化为课程、把史料转化为教材、把现场转化为课堂,使“看、听、思、悟、行”融为一体,构建寓教于思、寓教于悟、寓教于行的新型教育模式,在青少年心中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引导青少年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教科书’,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助力巴州区高质量发展。”巴州区委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巴州区将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落细落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扎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建设清爽巴州奋进巴州幸福巴州的强大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四川巴中:巴州区建成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系统
下一篇:四川巴中市经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开展党史学习系列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