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国庆、中秋能否出行、过敏可否打疫苗?

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解答在这!

张文婷    2021-09-07 21:53:06    人民网

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近期公众关心的疫苗接种数据跨省共享、国庆、中秋假期可否出行以及灭活疫苗对变异毒株是否仍有保护力等热点问题,相关专家进行了详细解答。

跨地区疫苗接种数据存障碍?

回应:正在推进数据跨省共享。

关于疫苗接种数据跨省共享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会上表示,为了提高流动人员跨区域接种疫苗的便利性,前期已要求各地协调配合,做好疫苗跨地区接种信息管理工作,要求接种单位在完成接种后及时为接种者提供预防接种凭证,群众可根据接种凭证完成续种。

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全国免疫规划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着力解决数据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扫除数据交换的障碍,为各地将接种信息统一纳入健康码管理提供方便。

吴良有提到,对于目前尚未实现接种信息跨省互联互通的地区,大家还是要在接种后续剂次疫苗时提供接种单位出具的纸质版凭证,按照纸质凭证的记录接种后续剂次的疫苗。如果有跨地区的接种需求,建议在接种第一剂次疫苗后及时向接种单位索取并且妥善保存纸质版的接种证明。

有过敏史可以打疫苗吗?

回应:两种过敏情况不可以打。

不少民众担心因自身有过敏史,不宜打疫苗。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表示,人的一生当中很容易出现过敏的情况,关于过敏的禁忌,在新冠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当中规定了两点,一是对疫苗成份过敏;二是过去打新冠疫苗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的。有这两种过敏情况是不能够打疫苗的。但是像平常有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化妆品过敏、螨虫过敏的情况,这是经常发生的,通常是可以接种疫苗的。

国庆、中秋假期公众可以出行吗?

回应:不允许大规模聚集。

对于即将到来的中秋和国庆假期,公众如何安全出行这一问题,王华庆会上提醒大家,在出行过程中依然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另外,在假期期间,不提倡聚集和聚会,尤其是不允许大规模的聚集。

此外,公众在出行之前要了解目的地的疫情防控等级,如果是中高风险地区就不能前往。同时,如果公众的出发地是中高风险地区,也不能出行。大家在出行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非常重要,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保持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不扎堆、不聚集等。

灭活疫苗对各类变异株仍具保护力吗?

回应:对各种变异株仍然是有效的。

当下,病毒变异株,特别是德尔塔变异株广泛流行,一直以来,大家对灭活疫苗是否仍具有保护力这一问题十分关心。

对此,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郑忠伟在会上表示,真实世界的研究表明,我国疫苗对不同区域流行的各种主要变异株造成的感染和感染后的再传播都有明确的效果,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显著的效果。总体来看,新冠病毒的变异到目前为止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异。新冠病毒疫苗对各种变异株仍然是有效的。

郑忠伟称,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中和抗体的水平会逐渐下降,这是疫苗接种的一种常态。但是,免疫记忆会长时间的存在。也就是说,全程接种疫苗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记住病毒这个敌人,一旦真的发生了感染病毒的情况,即使中和抗体的水平较原来已经明显下降了,人体也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抗体,将病毒迅速清除,从而降低再传染给其他人的风险,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病情往重症或者危重症变化。

同时,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据郑忠伟介绍,各疫苗研发单位未雨绸缪,从疫情发生以来,特别是有变异株出现以来,已经开展针对各种变异株疫苗研发的一系列工作。

一方面,我国的疫苗研发单位已经开展了Gamma株和Delta株的灭活疫苗研究,目前临床前的研究已经完成了,部分单位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提交了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

另一方面,研发单位开展了针对不同变异株的广谱或多价重组蛋白疫苗的研究,部分单位也已经向药品审评中心滚动提交临床试验的申报资料。

此外,还开展了针对Beta株、Delta株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发工作,部分单位也已经完成了动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实验,正在准备申报临床试验。

这一系列的研究工作需要按照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的程序来开展。同时,我国有关机构也已经开展了针对变异株疫苗审评审批指导原则的制定工作,为审评审批做了一些基础性安排。“有了这样一些准备,即使将来万一发生了病毒严重变异,完全逃脱目前生产的疫苗的预防作用,我们也能够迅速研发并规模化生产新的疫苗。”郑忠伟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截至9月6日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11308.3万剂次
下一篇:白露天始冷 这样养生更“有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