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成都打造家门口运动空间

胡锐凯 成佳    2021-08-30 18:21:02    生命时报

华灯初上,成都市府青路立交桥上车水马龙,桥下也热闹非凡,数百米的“运动长廊”内,人们尽情地挥洒汗水、释放激情。成华区利用立交桥下空地打造的“府青运动空间”,面积近1.4万平方米,不论你是喜欢打篮球、乒乓球,还是滑板、轮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场地。自今年5月开放以来,吸引了无数市民前来健身打卡,成为了成都市家门口运动空间的代表之一。
       近年,以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契机,成都市大型体育场馆数量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目前已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满足世界赛事名城建设需求的大型场馆体系。与此同时,各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天府绿道健身空间和各类体育消费新场景持续增长,为市民健身锻炼提供了新阵地。截至“十三五”规划末期,全市共建成5.5万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3710万平方米,但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数量和质量仍需要不断提升。为此,从今年上半年起,成都市体育局、市规划局等共同研究,利用立交桥下、废弃厂房、暂未开发土地等城市“剩余空间”,开始打造体育运动“金角银边”,以推进体育场地设施进绿道、进公园、进社区,建设群众家门口运动空间。
       “家门口运动空间”,是指市民从家或单位等活动区域出发1公里(步行15分钟)内,能便捷使用的健身运动空间。这类运动空间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类型普及性,服务对象覆盖各个年龄段、性别和职业;二是空间便捷性,步行5~15分钟可达;三是使用公共性,即来即用、免费为主、低价为辅;四是供给多样性,各种运动场地和形式都有。目前,成都已建成多个不同类型的家门口运动空间,既有包罗万象的体育场地,也有小巧玲珑的社区运动角,以及“体绿结合”的公园和绿道,为民众提供了运动场地保障。根据规划,未来成都市将以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布局街道、社区内的公共体育设施,包括综合运动场、健身馆、全民健身器械设施等,构建高品质的“15分钟健身圈”。
       蒋先生是一名滑板爱好者,他表示,以往练习滑板,得坐车去太古里。而家门口的滑板区“解锁”后,有多个起伏地可供滑行,下楼就能玩。他希望这样的运动场地在社区能越来越多。在桥下某单位上班的周女士是一名健身爱好者,平时喜欢做一些“轻运动”。她说,桥下增设了运动健身场所后,她每天都会利用午休时间活动一下筋骨,让久坐的身体得到放松,下班后还能和同事在这里打打羽毛球。
       家门口运动空间的打造,将进一步提升成都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有助成都体育未来发展目标的落实。2021年,成都将打造不少于50处贴近群众、便捷可达的“社区运动角”,200处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丰富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的运动健身体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运动员为何爱吃香蕉
下一篇:渭南市临渭区杜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当医养康养排头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