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就是在社区建一个嵌入式的机构,为就近老人提供文化生活、康复等活动空间,兼顾日间照料、助餐、医疗、喘息、长期照料等服务,基本满足老人晚年需求。老年人不愿意变更生活方式,离开熟悉的环境,社区养老满足了他们这一需求,且能做到广覆盖,是目前大多数老人愿意参与的养老模式之一。
场地少、空间小、收入单一,社区养老运营难
发展社区养老,实现广覆盖的社区养老体系,首先得解决场地问题。目前,社区养老设施多依托社区的物业设施设立,如某些社区在建设时就会留有共建配套设施,可供养老服务机构使用。但在一些社区附近并没有可供使用的设施,大大限制了社区养老的推广、覆盖。
不光场地数量不足,社区提供的养老设施场地面积普遍较小,很多地方都只有几百平方米,大多在300平方米到600平方米之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只能设置一些老年人常见的活动设施,如娱乐设施、康复设施等,无法设置护理空间、床位,无法提供喘息服务、日间照料等护理服务,更别提长期照护,不足以满足社区养老的所有需求。
由于场地有限,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多是无偿的,收入来源单一。即使各地政府都有补贴,但对机构运营而言只是杯水车薪,不足以支撑社区养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不了运营难题,养老服务企业往往难以为继。
近两年出台的新政策要求,社区养老设施应按面积、社区人员配备,各个城市虽略有差别,但都对面积、床位做了具体要求。比如,广州市要求各街镇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面积大于1000平方米,至少配备10张常住床位。旨在帮助解决老人困难,便利附近家庭,增加社区养老服务收入,支撑其运营发展。
新政策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新建社区可将社区养老设施规划其中,但对老旧小区,找到符合上述条件的场地更加困难。还有,各地政府扶持力度不一,一些区域政府负责了前期的装修设计、设施采买,后期交给企业运营,相关企业负担就轻一些;一些区域则希望社会资本深度参与,养老企业负责一切前期投入,运营负担相对较重。这种情况下,个体发展就会不平衡。
在社区养老建设中,政府、企业都在摸索阶段,但总体上,国家、各级政府都在重视这个事情。
“三位一体”模式,以大带小盘活区域资源
社区养老属于普惠型服务,收费标准不高。即便有了新政策的支持,但服务设施前期投入重,后期收入有限,企业想要“自力更生”还很艰难。但要建立多维、多利、多元化立体的养老体系,社区养老就一定得做。保利发展推广的“三位一体”中国式养老模式,或许是出路之一。
三位一体,以机构为专业支撑、以社区为服务场景、以居家为服务终端。机构是核心,即要做强养老机构,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布局大的养老机构,配置完善、专业的团队,将其作为中央护理站,待其成熟,再覆盖周边社区,以大的养老机构带动小的社区养老服务,以中央护理站带动社区、居家养老。这样,整个区域的医疗、人力资源共享,既可解决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人员不足、专业程度不够的问题,也能减少社区养老的人力成本,推动其健康发展。
三位一体模式是保利发展在做了大量市场调研,考察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的众多城市后,不断研究老年人的需求,探索新的方案,于2015年提出的。此后,通过几年的运营,验证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并于今年在全国各地大力推行。北京、浙江、广州等地的社区已经落地,推动了当地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养老属于民生工程,政府力量有限,以提供保障性的刚需服务为主,不能完全覆盖老年人群的各类养老需求。这一模式提供了企业配合政府推动养老体系建设的一套方案,对社会力量参与、推动社区养老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两个发展困境,5~10年有望突破
相比欧美等老龄化国家,中国是跑步进入到了老龄社会。速度快,但社会发展水平、配套设施与政策、国民对老龄社会的认识水平还远远没能匹配。要充分发挥社区养老服务在整个养老体系中的作用,至少要突破两个困境。
意识困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与无微不至的照顾密切相关,把老人送到机构、社区养老,而非在家中照护,让外人看了“坏名声”。对老人来说,子女健在却不能依靠子女,也容易被人说闲话。这些观念是阻碍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一大因素。
突破意识困境,必须重视培养新的养老观念。国家、机构、企业等应合力引导,共同推动养老意识和观念改变。其实,在现有社会条件下,上班族压力大、可支配时间少,照顾老人无法“事必躬亲”的社会现象已被认识、接受,很多老人也愿意想方设法减轻子女的压力。假以时日,观念的转变是必然的。在步入老龄化较早的国家,养老意识已经转变,老人不依托家庭、亲人,规划个人的晚年生活早已成为常态。
其实,从60岁到80岁、90岁,老年人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晚年生活方式。“养老”不单指作为刚需的照护,也包含着早期的健康管理、生活规划。老人应把重要的精力放在老年生活的前期,享受生活的美好;到了后期,需要照护等刚需服务时,交给专业人士就好。
消费困境。我国养老体系和政策还不完善,没有解决老年人的消费问题。现在,很多老人愿意尝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但对“收费”很敏感,有些服务一旦要收费,老人就不愿意了。这也是影响养老服务推行的一个阻碍。如何让老人敢于、愿意、舍得花钱买服务?国家要给予老人足够的保障。比如,建立长护险制度,让老人在需要接受长期照护时不担心付不起,就可以大大减轻老人在资金方面的压力。
预计经过5~10年的发展,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状况会得以改善,很多政策得到完善,老人的种种疑虑将被打消,市场也会越来越成熟。
相比其他国家,我国进入老龄化速度快、人口基数大、地域宽广,并不能完全借鉴他国模式。在同一政策下,各地政府步调一致也很难实现。所以,在探索养老服务的路上,很多都得靠自己摸索,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
保利发展控股集团保利健投总经理 王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