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健康 > 正文

找到“甜蜜”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1-04-14 19:36:03    光明日报

口渴了,喝些什么好呢?我想,生活中的你一定常遇到这样的“纠结”。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20世纪60年代,我们最常饮用的水就是井水,清粼粼、甜滋滋的。上学以后,有了水壶,在家把烧开的水放凉,灌进水壶里背着去学校。那时候,白开水没有什么味道,就加点糖。再后来有了糖精,甜味的水逐渐流行起来。

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外的饮料很快走进国门。记得有位同事收到了一瓶可乐作为新年礼物,看着这瓶颜色浓黑的饮料,全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喝,也不舍得喝。家里来了客人,才兑上水请客人喝,一瓶可乐喝了1年多。到了90年代,更多国外品牌的饮料出现在市场上,我国的食品企业也快速发展,到了20世纪末,国产饮料的品种和数量都开始激增。我们团队开展的调查表明,1998年到2008年10年间,各类饮料占据我国儿童饮品的很大比例,城市儿童人均每天饮用饮料329毫升,且人均饮料消费量还在不断增加。

琳琅满目、口味各异的饮料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乐趣、带来了“滋味”,然而,经常过量喝饮料,特别是含糖饮料,面临的却是甜蜜中埋藏的健康危害。研究显示,过多饮用含糖饮料的危害包括增加患龋齿、肥胖、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过多饮用含糖饮料不仅会威胁儿童的身体健康,还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负担。

研究表明,成人和儿童可接受的游离糖摄入量每天应低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新近发布的《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20—2025》中共有4条核心推荐,其中专门提到要减少添加糖的摄入量。

这里强调的是“添加糖”,含糖饮料中的糖、制作糕点时加的糖、烹调时加的糖等都属于此类。我国居民用于茶、咖啡和烹饪的添加糖总量并不高,添加糖的最大来源是含糖饮料,占总量的40%。作为世界主要的饮料生产国和消费国,虽然我国居民添加糖提供的能量低于全天总能量的10%,但考虑到含糖饮料消费的迅速升高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必须及早制定并实施防控措施。不少国家已经采用立法和财政措施限制添加糖的摄入,包括对含糖饮料征税等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既能甜蜜地生活,又不影响健康?建议大家首先评估一下自己添加糖的摄入情况,在选择预包装食品时,要注意看食品标签,如果配料表上有蔗糖、白砂糖、麦芽糖、果葡糖浆、浓缩果汁、葡萄糖和蜂蜜等,就是添加了糖;做饭时可采用定量量具,控制每天食用的食糖量,自制果汁、糕点,喝茶、喝咖啡时,要少放或不放糖,逐渐脱离糖的诱惑;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可在白开水中加几片柠檬或几叶薄荷增加水的味道,找到“甜蜜”的正确打开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吃富含叶绿素的食物会有什么益处?
下一篇:剩菜剩饭如何保存?这四个坑别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