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解放军来到祖国东北一片沉睡的荒原,点燃“第一把火”,拉动“第一把犁”,建立第一批农场。
70多年来,一代代的北大荒人,扎根黑土,苦干实干,用热血肥沃了黑土,孕育出了北大荒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向荒原进军
北大荒地处我国东北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
1947年,为响应“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伟大号召,从延安、南泥湾走来的一批荣复军人进入黑龙江。面对一片茫茫荒原,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建宁安、通北等第一批国营农场,努力开荒生产,多打粮食。
七星农场第三管理区职工陆向导的爷爷陆诗然曾在山东省梁山县岱庙乡政法科工作,1959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当时的北大荒七星农场五分场。
陆诗然回忆:“当时,室外温度零下几十度,修水利很困难,累得满身汗,连棉袄都穿不住。热乎乎的馒头拿出来,一会儿就冻上,再吃就冰得直冰牙。”
像陆诗然一样,14万复转官兵、20万支边青年、54万城市青年、10万大中专毕业生和地方干部,近百万垦荒大军先后奔赴北大荒。一代又一代人,将这片亘古荒原变成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创造了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奇迹。
生死与共的奋斗
《北大荒人的歌》有这么一句歌词:“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这是一代代北大荒人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
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北大荒人不计代价,无私奉献。
北大荒有一个农场叫“荣军农场”。这个今天可以依靠卫星精准定位耕种的现代化农场,最初的情况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由在战争中受伤、致残的荣誉军人开发建设的。
1948年10月,东北全境解放,时任东北荣复军人管理委员会主任的刘培植,组织荣复军人进军北大荒,创建荣军农场。
郝光浓就是这批荣复军人中的一员。他在一次战斗中失去右眼、在一次雨夜行军中左臂致残。在农场,他和其他伤残军人们用“挖战壕”的精神修堤筑坝,开荒种地。
他们出大力、流大汗,但又不仅仅是苦干。从建设初期至今,先后经过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三个发展阶段,北大荒一直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排头兵。一大批科技工作者、高技术人才让这片土地焕发勃勃生机。
北大荒的“奶牛之父”张源培、机电专家桂体仁、植物病理学家刘惕若、气象专家蔡尔诚……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镌刻在了北大荒的发展史上。
永不停歇的脚步
北大荒因国家战略而生,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己任。
2021年,北大荒实现“十八连丰”。经测产,预计粮食总产将超过460亿斤,超去年30亿斤。
从1995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首次突破百亿斤开始,直到今年预计超460亿斤,北大荒已经累计为国家生产粮食超过1万亿斤。
北大荒人,始终牢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重要嘱托,坚持把农业生产摆在突出位置,以“国家队”“王牌军”的形象,成为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走过了70多年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北大荒人的脚步永不停歇。
2018年12月16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对其履行出资人职责,标志着黑龙江垦区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整建制转入集团化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到2020年,北大荒集团全面完成了集行政体制转型、国企改革和公司制改制、事业单位改革于一体的农垦体制改革,实现了涅槃重生。
“在上个世纪,北大荒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中国人‘吃得上饭’‘吃上饱饭’的问题。在新时期,北大荒的任务是让中国人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安全、生态、绿色、有机。”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说,“我们要适应市场需求,推进产品升级、品牌升级、队伍升级、渠道升级,让我们的产品更加适应百姓的要求。所以,在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的前提下,我们更加注重粮食的品质,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道路,全力推进‘32366’任务体系建设,构建了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32366”任务体系,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产能为主线,以“双控一服务”战略为统领,以深化经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三大任务”,围绕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两大抓手”,聚焦现代种业、黑土保护、智慧农业“三大工程”,大力推进规模格田替代一般农田、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智能化替代机械化、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有机肥替代化肥、地表水替代地下水“六个替代”,全面实现高标准农田、农机智能化、标准化生产、绿色生产、投入品专业化统供、数字农服管控“六个全覆盖”。
“我们要努力把北大荒打造成中国农业领域‘航母’和新型国际粮商。”王守聪说。(本报记者 张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