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家桥村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张家砭镇,是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深处的一个普通乡村。抗战时期,在绥德地委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号召,广泛开展民主政治、乡村改造、发展生产、拥党拥军等抗日救国活动,特别是在大生产运动中表现突出,形成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的先进感人事迹,被誉为绥德分区的“农村楷模”。
中央到达陕北以来遇到“最大的一次困难”。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形势急转直下,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关于此次经济困难的严重程度,毛泽东曾回忆道:这是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五年来所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困难”“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造成此次严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日寇对晋察冀边区的“扫荡”和“清乡”直接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正面威胁;二是国民党自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不断在边区制造“磨擦”事件,对边区全面实行经济封锁;三是边区脱离生产的党政军工作人员急剧增加,粮食供给极为困难;四是边区屡屡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很多地区粮食连年歉收。此外,国民政府于1940年10月停发了八路军的军饷,致使大约50万人的军队突然断了经济来源,进一步加剧了财政和经济困难。
为克服这场突如其来的困难,毛泽东亲自对边区的财政和经济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不足,这与当时党内外普遍存在着的重军事轻经济的思想有关。为此,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并把“发展经济,保障自给”作为开展生产自救运动的总方针和今后一切工作的中心。毛泽东特别强调认真做好经济工作在全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他表示:“我们必须弄饭吃,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工作。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在此背景下,从1941年起,陕甘宁边区正式掀起了以增产粮食为中心任务的大生产运动。
郝家桥村开展农业大生产的举措。1940年2月,绥德解放后,沙滩坪区第一乡治所就设在郝家桥村。郝家桥村时有农户120余户,677人,共有土地2137垧(每垧约3-5亩),人均土地3.15垧,在正常年景,人年均口粮不足1.5石,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贫困村。解放后不久,郝家桥村即建立了民主政权,在乡参议员、共产党员刘玉厚等带领下,积极响应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到1943年初便从一个贫困村变成一个相对富裕村。
郝家桥村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是开展减租减息。由于解放相对较晚,包括郝家桥村在内的绥德全区没有开展土地革命,大量土地仍然被地主占有,农民受到地主高租息的盘剥,生活普遍贫困。解放后的第二年,郝家桥村就成立了减租减息工作队,认真开展减租减息,将原来近50%的租率减到20%—35%,减租之后出租人所得最多不得超过收获量的40%。仅此一项措施,就让农民增收20%以上。
二是改革农业生产,理顺土地租佃关系。郝家桥村每年只种一季庄稼。夏庄稼(春种夏收)产量低,最高没有超过六斗;秋庄稼(春种秋收)产量高,最高可达一石以上,几乎高出一倍。因此,夏庄稼播种比例较低,不足10%。但由此也带来了问题:因为夏粮不足,人们吃不饱饭,对秋庄稼也就疏于管理,导致秋庄稼收成减少。为此,郝家桥村对农业生产进行了改革,将夏庄稼播种面积扩大到575.5垧,提高了近17%。同时,规定土地出租户禁止对夏庄稼收租,对租佃双方都非常有利。
三是组织变工队。变工队是中国农村旧有的比较流行的一种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之上的劳动互助组织。一般是由若干户农民组成,通过人工或畜工互换的方式,集体轮流为各家耕种,按等价互利原则进行按工计酬。郝家桥村牲畜较少,只有6头耕牛和35头驴,但劳动力较为充足,组织变工队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村里将全部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了9个小组,全村全劳动力共144人,除因兼营商业或常出外揽短工外,参加变工的全劳动力113人,超过94%。通过变工互助,郝家桥村的庄稼普遍除草4—6遍,粮食普遍增产20%左右,涌现出了刘玉厚、王德祥、郝光盛等一批“锄草英雄”。他们对庄稼的态度,就像对自己最亲近的人那样。
四是移民垦荒。郝家桥村人多地少,且无荒可开。为了解决部分地少贫民的生活困难问题,同时也为了响应陕甘宁边区关于移民垦荒的号召,积极动员23户贫民到延安垦荒。这些移民不到两年时间,平均垦荒40—50垧土地,生活上日渐富裕起来。原来生活贫困潦倒的侯生智移民延安垦荒后,短短几年就有70多垧地,两头牛,一头驴,两匹马,还雇了两个长工,日子过得比郝家桥村的富户们还好。他逢人便夸共产党好,“那样好的公家,真的使咱们过去的穷汉,一个个都翻了身。”
五是把有劳动能力的妇女组织起来。“好婆姨在家纺线织布,好汉子南路开荒生产!”热爱劳动,反对懒惰,一直是郝家桥村的优良传统。全村135名能纺纱的全劳动力妇女全部参加纺纱,而且都是中上等纺纱能手,年纺纱150斤左右。在纺纱之余,她们多数还参加打场、扬场等劳动,从事养鸡、喂羊等农副业生产活动。生产收入所得基本上和男劳力持平,一些妇女劳动能手还被评为纺纱英雄。
郝家桥村开展农业大生产的上述举措,得到了新任地委书记习仲勋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1943年2月,习仲勋任绥德地委书记后,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工作方针,亲自带领一个调查组到郝家桥村进行了为期44天的蹲点调研。习仲勋敏锐地发现郝家桥村发展农业生产的做法非常具有代表性,各行各业均走在了绥德地区大生产运动的前列,很多经验值得在大生产运动中推广。特别是当他了解了刘玉厚的事迹后,被刘玉厚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光景带动全村农民辛勤劳作的精神所打动。经习仲勋提议,绥德地委授予刘玉厚模范党员、劳动英雄称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大力推广郝家桥经验,为全区大生产运动树立了一面旗帜。在郝家桥村的示范带动下,绥德全区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的高潮,当年除了足额缴纳救国公粮外,还解决了全区52万人口的吃饭问题。1944年,习仲勋亲自将“农村楷模”的称号颁赠郝家桥村。(吴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