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一枚子弹映英魂

2021-10-19 16:24:02    河南日报

“琪华贤妻:我三五天内就走,去受训,我的袜子鞋子希备好,我回来拿……”在郑州烈士陵园中原英烈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封家书的复印件和一枚锈迹斑斑的子弹,它们的主人是信阳籍革命烈士周映渠。

这是一封匆匆写就的家书。1942年,新四军第五师决定成立信应罗礼指挥部,周映渠任指挥长,后指挥部又被并入第五师第二军分区。因事务繁忙,周映渠无暇回家,便于深夜匆忙写了这封信,托人送给妻子张琪华。

周映渠生于1908年,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南昌起义。“七七”事变后,周映渠用全部家产购买武器装备,组建了一支群众抗日自卫队。1941年,他当选信南县委书记,1942年又任信应罗礼指挥部指挥长。

周映渠的儿子周继强在回忆录里说:“父亲自投身抗日,虽战斗在家乡,但经常过家门而不入。他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母亲和我们共同的感受。”

全面内战爆发后,周映渠受命率部突围前,把孩子们安置在老乡家,对妻子说:“突围中我随时可能牺牲。但你们一定要坚信,革命总会有胜利的那一天!”

谁知这竟真的成了永别。1947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他被国民党特务包围,不幸牺牲。

1961年,山阳县委县政府为周映渠重新建墓立碑时,在他的腿骨上发现了绑着的子弹带和十余枚锈迹斑斑的子弹,这曾沾满鲜血的子弹,诠释着周映渠光荣的一生。

(本报记者 徐东坡)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宫川英男如何从侵略者变成抗战英烈
下一篇:天安门广场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