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藏在潮汕批局背后的地下交通线

2021-10-15 16:35:29    南方日报

“侨批及侨批局与党的历史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日前,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侨批文物馆)名誉馆长林庆熙告诉记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研究者通过对侨批派送员(“批脚”)访谈录的整理,侨批局创办人后人的回忆,发现隐藏其中的生动红色故事及背后的地下交通线。

“主要有两方面,中共地下党员以批脚、侨汇员为掩护,作为地下交通员,为我党传递情报。其次,爱国华侨通过侨批局,为党组织的活动秘密筹集资金;海外华侨的捐款,通过侨批局进入国内。”林庆熙说。

很多历史真相,只有经过岁月的流转才得以现身。

一纸侨批,于潮汕百姓而言,是生命线;于国家而言,是海外赤子爱国情怀的书写。华侨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除了支援家乡、国家的建设,还有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民族解放事业。

去年10月13日,在汕头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侨批文物馆,了解潮汕侨胞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历史。总书记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

华洋杂处

中共地下党员伪装成华侨

“借助‘侨’来开展地下活动,是潮汕地区地下工作的一大特色。”汕头侨批文物馆首任馆长王炜中说道。

据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与中共汕头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编著的《红色交通线》记载,1930年秋冬间,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中央交通局开辟了一条由上海—香港—汕头—大埔—青溪—永定—江西瑞金的交通线。这条交通线在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撤销,是当年中央交通局开辟的若干交通线中唯一一条自始至终没有被敌人破坏的秘密交通线。

这条途经汕头的交通线主要担负着三大任务:通过商场买卖和各种社会关系,购买并运送苏区所迫切需要的无线电器材、电器、药品和医药器材等;护送过路的中央领导同志;筹款和押送款项。期间,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刘少奇、陈云等两百多名领导干部经过汕头中站的掩护顺利到达苏区。

2019年10月7日,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汕头市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秦梓高说道:“选择汕头作为红色交通线在内地的首站,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当地华洋杂处,方便中共地下党员伪装成华侨、商人等各种各样的身份。”

纵观潮汕地区的中共党史,华侨及侨眷以多种形态贡献力量。

据秦梓高介绍,潮汕解放战争期间,汕头中共地下党负责人之一郑瑁以侨眷的身份,接收从泰国负责向当地输送干部的同志寄来的“侨批”,联络回国人员;地下党许乔以侨眷身份为掩护,担任地下情报站的联络人。

“华侨创办侨批局,雇用当地百姓担任批脚、侨汇员,如神经网络般连接海内外。其工作的隐蔽性与党的地下工作十分契合。”王炜中说道。

传递密件

特务们都找不到蛛丝马迹

1921年在泰国出生,9岁回家乡的澄海人曾天远也许没有想到,在那个纷乱动荡的年代,他的人生却是逆流而上。

据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沈建华、陈璇珠整理的访谈录《赤胆忠心的“批脚”》记载,1939年2月,曾天远在道南小学读6年级,学校的中共地下党组织发现他思想进步、积极上进,便发展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他的堂兄曾天松在澄海振盛兴批局工作,因人手不够,便想让他去帮忙派送侨批。考虑到这份工作有利于掩护地下交通员的工作,党组织在听取他的汇报后便同意了。自此,曾天远一边挨家挨户派送侨批,一边积极传递情报和资金。“批脚”成为了曾天远在外人面前的伪装。

曾天远每星期送—次侨批到澄海县城及附近,其余时间就在家里种田、捕鱼。有时候组织上会派人来跟他联络,当外人问起时,他便推说是他在城里的侨户,来乡下联系买谷的,因此从来没有暴露身份。这期间也险象环生。有一次,组织上出了叛徒,国民党的特务组织知道这一带有个共产党员很活跃。但由于过于隐秘,特务们始终找不到蛛丝马迹。

解放战争期间,邻村有一位同志上山参加游击队,家中十分困难。组织便凑了点钱,让曾天远假借送批的名义把钱送到这位同志的家中,解了他家里的燃眉之急。

由于地下情报工作与生俱备的绝密性,曾天远不知送了多少口信却不曾知晓对方是谁。直至解放后,他才知道在下乡五里亭、程洋岗上华龟山石板下渡等送出重要的情报,会面的是原澄海县县长余锡渠。

2005年左右,王炜中参与采访了解放后担任渡头村第一任农会主任,后任上华区区长、县检察长的中共地下党曾天远,“曾天远同志向我们讲述了他在派送侨批过程中传递组织的密件。”

隐蔽精干

身处他国执行着秘密任务

与曾天远同一年出生于泰国的原普宁县泥沟乡人张伯恭则以侨汇员的身份,身处他国执行着秘密任务。

据《汕头市龙湖区新津街道志》记载,张伯恭原是普宁中共地下党的交通站长,在1942年“南委事件”后转移到泰国。

张伯恭是1925年回国的,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从家里取出祖父从泰国寄回的3000大洋批款供给中共潮梅特委作活动经费,又先后取出家中的批款供中共普宁县委在里湖创办“集源书店”、在大南山石头圩创办“今兴粮店”、又在溪南圩创办“盛发商行”,该商行成了中共地下党的情报交通站。他的公开身份是盛发行经理,党内职务是普宁中共地下党交通站长。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简史》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和交通要道,党的地下组织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1942年,潮汕地区发生“南委事件”,国民政府特务机关大规模破坏中共在华南的地下组织。

张伯恭根据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指示转移到泰国,被安排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驻泰国经济小组侨汇局工作。明面上,他是侨汇局的普通雇员,携带着身怀六甲的夫人和儿子居住在局里头,配合其他人进行侨汇电传业务,为党组织筹集经费。实际上,他以此作为掩护,承担着保卫、掩护侨汇局党组织电台安全及随时进行转移的任务,以及做好局内密码票务和电讯的保密工作。

筹集经费

把寄批侨胞当成募捐对象

侨批局作为专门办理侨批业务的私营金融机构,在侨批业盛行时,批局总是人潮涌动。其中有一家振盛兴批局,在忙碌不休中却又暗潮汹涌。

1899年,澄海上华镇渡头村人曾仰梅在泰国、汕头埠和渡头村同时开设此批局。据曾仰梅之子曾益奋回忆,其父作为海外华侨,又是侨批局经营者,情系家国,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竭尽全力地支援抗日和民族解放事业。

“抗日时期,父亲在汕头的产业均惨遭破坏,但仍然坚持经营批局,因为这是牵连到众多侨胞家眷的生命线。”曾益奋说,侨批局一度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红色通道和联络点,隐藏着绝密的红色革命事迹。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曾仰梅在泰国响应爱国侨领蚁光炎的号召,积极捐资,并发动亲戚及众乡亲参与。

“父亲把振盛兴批局当成募捐点,把前来寄批的侨胞当成募捐对象。”曾益奋回忆。随后,募捐活动迅速扩大,其他批局也纷纷效仿。“他们把筹集到的资金和大批物资交由蚁光炎、蚁美厚叔侄带到香港,请在香港组织抗日活动的何香凝、廖承志转入内地送到前线。”

抗日时期,国家存亡之际,侨批的字面上,是对侵略者的血泪控诉,是对“救国”的奔走呼告;侨批的背后,有无数华侨捐款捐物,奔赴战场,甚至献出生命的动人事迹。

借钱之谜

实则掩护梅兰芳等名人转移

1988年,退休后的中共地下党员陈建邦与曾益奋取得联系,一段尘封多年的历史终于揭开。

1938年,日军对汕头进行狂轰滥炸。曾仰梅为了家眷的安全着想,举家迁徙移居香港,在九龙太子道租用一栋民居的二楼,恰好三楼居住的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和他的家眷。“二楼是三楼是必经之处,两家在相处中建立了信任和友谊。”曾益奋说道。

1941年12月,侵华日军占领香港。此后,太子道不再安宁,时常受到日军骚扰。据《东江纵队志》记载,香港沦陷后,包括宋庆龄、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梅兰芳等人在内的数百名知名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尚在那边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处境十分危险。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多次急电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要不惜一切代价,想尽一切办法,尽快把这些中华民族的文化精英安全转移出来。营救行动在1942年1月悄悄拉开序幕。

有一天,曾仰梅的三儿媳妇的表兄陈建邦突然出现。

祖籍潮安鳖头的陈建邦是个进步青年。“七七事变”之后,他从香港入内地直接进入东江纵队。彼时,陈建邦受组织派遣应聘到美联社做报务员工作。

据曾益奋回忆:“他时常到我家走亲戚,实际上却是客套一番后便上三楼执行任务,有时还去我父亲经营的远明钱庄(侨批局)借钱。”对此,曾仰梅心知肚明,并且默契地配合着他们的行动。终于有一天,陈建邦突然消失了。

远明钱庄的掌柜向曾仰梅汇报陈建邦透支之事,他淡淡地说:“借出去的‘钱’就当送出去,当做呆账算了。”

时间过去45年,再会时,陈建邦向曾益奋讲述那段历史。当时他到曾仰梅家拜访,实是为了掩护梅兰芳等人进行安全转移。由于转移工作经费开支庞大,陈建邦的收入无法维持,只好向曾仰梅的钱庄借钱。“据陈建邦讲述,1943年初,他接受了新的秘密任务,只好不辞而别。”曾益奋说道。据陈曼云之女黎明所著的《我的父亲母亲:“人民导演”蔡楚生与“红色”间谍陈曼云》记载,彼时,陈建邦与陈曼云护送蔡楚生安全转入内地后,几经辗转,潜入到浙江淳安建立敌后电台,向延安提供日本方面的一些动态,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情报。

岁月的流转让这些隐秘的历史公诸于世。据汕头地方党史专家王恬介绍,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是在2011年进行革命遗址普查后上报并引起重视的,“特别是曾经担任陈云秘书的朱佳木,在整理陈云传记时接触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因此提出要保护利用交通站旧址。”据曾益奋介绍,2021年7月26日,渡头村振盛兴批局旧址正式挂牌,成为上华镇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资源。

追寻足迹

“深刻体会到地下工作的不易”

林庆熙说,背井离乡的华侨,亲身感受到祖国的重要性,无论是巨商富人还是底层人民,国家有难时都会慷慨解囊。

“我们家,父兄辈为抗战作出了贡献,我很欣慰,我为父兄的行为感到骄傲,更希望下一代能传承。”谈及解放前华侨对祖国的贡献,作为华侨后人的曾益奋由衷地说道。

王炜中说:“侨批,非常生动地体现了华侨的精神力量,字里行间中展现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品质,这正是我们需要大力发扬的民族精神、国家精神。”

挖掘潮汕批局背后的中共党史,也令王炜中感慨颇多。他表示,无论是抗战还是其他时候,华侨所起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他们非常热爱祖国,‘根’的意识强烈,国家有难时会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援。”他还说,地下工作者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执着和坚定让人钦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知彼”便是依靠这群地下工作者,“所以当我们取得胜利时,不能忘记这些无名英雄”。

这条隐蔽的战线里,可能没有那么多硝烟弥漫,没有那么轰轰烈烈,但却更需要智慧。“他们选择以侨批局为掩护,利用‘批脚’身份传递情报,彰显了中共地下党员过人的胆识和聪明才智。”王炜中说道。

汕头地方党史专家王恬说,“保护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特别是重视和挖掘革命旧址蕴藏的鲜为人知的历史,是赓续革命血脉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保持初心,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的好举措。”她认为,在建党百年之际,通过多种渠道、创新多种方式宣传好这些隐蔽战线的红色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潮汕这片革命的热土上,革命旧址已成为那些峥嵘岁月的见证者。

国庆假期,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海平路97号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游客络绎不绝,有组团参观学习的、也有个人前来“打卡”。“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地下工作的不易。”游客许先生感慨道。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陈泽铭)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三战三捷:稳定西北战局的关键
下一篇:红色税票,见证峥嵘“税”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