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让抗大精神走出太行山

2021-09-09 11:44:46    河北日报

抗大陈列馆讲解员来到周边村庄抗大旧址前为游客讲解抗大历史。河北日报通讯员 范畑甜摄

起伏的群山、静谧的湖泊、古朴的村庄、潺潺的溪流、层叠的农田……驱车沿抗大路蜿蜒前行,驶入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车窗外是一幅风光旖旎的生态美景。

1940年11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总校辗转迁至邢台浆水镇一带,校部办公地点设在前南峪村,一直到1943年1月才重返延安,历时两年零三个月。

广大干部、学员肩负着抗日救国、民族解放的使命,在这里学习、劳动、战斗,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乐章。如今,这一红色基因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充满激情的土地。

太行深处铸熔炉

登上抗大陈列馆前的108级台阶,走进宽阔的展览大厅,一张张黑白照片、一件件实物,让人们仿佛穿越到那个战火纷飞、激情燃烧的岁月。

“抗大的前身是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1月,红军随党中央、中央军委移驻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抗大陈列馆工作人员张丽超介绍,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并确立了敌后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决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敌后和战区。抗大总校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奉命迁到邢台浆水镇一带办学。

站在陈列馆的窗前远眺,张丽超说,这里当年方圆1公里内都是农家,五千余名师生分散在附近几十个村庄里驻防,“家家住学员,户户是房东”。

在此期间,抗大开始了正规化建设,先后培养了六、七、八共三期学员,还指导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创办分校十余所,培养了二十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

抗大在浆水期间,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为解决吃饭烧柴的困难,抗大经常组织教学员开荒种地挖野菜。由于条件不好,学员们甚至连鞋都穿不上,包括教育长何长工,平时出行也是赤脚。

生活环境艰苦,学习条件更简陋。在陈列馆旁边的前南峪1号生态经济沟的半山腰上,有一处遗存的抗大课堂,就是几棵大树下一排排石板。没有教室、礼堂、桌椅,学员们就在麦场、河畔和树荫下上课,在猪圈、牛圈里学习。没有钢笔,就把子弹壳、敌人用过的罐头筒铁皮磨尖当笔用。

抗大挺进华北敌后办学,培训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军政干部,他们成为抗日人民军队和抗日民主政府的骨干力量。因此,侵华日军把抗大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1942年5月,侵华日军四路合击前南峪抗大总校。抗大学员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开展麻雀战,歼敌1.7万余人,彻底粉碎了日寇的“拉网扫荡”。

即便是面对如此残酷的斗争,抗大学员在反“扫荡”之前总是先掩护群众安全转移,反“扫荡”之后总是先帮助群众修缮房屋。

抗大教职学员们缺吃少穿,就从百里外往回背粮食吃,到很远的深山往回背柴。曾有老乡问:“为啥不去近点的山上砍柴?”学员说:“近山的路好走,也相对安全,这里的柴火留给村里的百姓吧。”

当时浆水疟疾、天花、疥疮等传染病流行严重,在药品十分短缺的情况下,抗大还组织医务人员为群众看病,专门从卫生处抽出一名助产人员为各村产妇进行新法接生。

抗大对乡亲一片深情,乡亲把抗大视为亲人。

前南峪村广场有一座抗大纪念碑,是1986年由原邢台县(现信都区)村民自愿筹资兴建的。在前南峪人眼里,这是一方崇敬之地。收获季节,用地再紧张也不会用作打麦和晾晒场;雪落时分,这里最先打扫得干干净净。

“今年我们积极参与了党史理论公益宣讲活动,每次讲解,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精神洗礼。”张丽超说,从梳理整理史料中,她感受到了抗大学员的人生理想和家国情怀,加深了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及初心的理解。

革命薪火代代传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5月30日,伴随着雄壮嘹亮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邢台市关工委50名“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代表与50名青少年代表手拉手,徒步从浆水镇游客集散中心走向抗大陈列馆。

当日,邢台市“大手拉小手,重走抗大路”党史学习教育启幕,通过重走抗大路、唱抗大校歌、讲抗大故事、观抗大陈列馆等一系列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

抗大精神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和未来。

“‘让革命熔炉的火焰代代相传’,是齐心老妈妈代表抗大老学员为陈列馆的题词,也是对我们的叮咛,我们要按她的嘱托,传好这个接力棒。”抗大陈列馆馆长杨树庄重地说。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学习抗大精神,抗大陈列馆在每个重要节日、纪念日,都主动策划活动,发动周边群众参加。

几年下来,抗大陈列馆的影响力逐渐变大,不少曾经的抗大学员和学员后代来到这里“寻根”。看到曾经风华正茂的青年成为耄耋老人,杨树产生了“抢救性”采访、让老人口述历史的想法。

“战争年代,抗大培养出来的军政干部像火种一样到全国各地当先锋。如今,抗大精神也要沿着抗大路走出革命老区,走出太行山。”杨树说。

为“抢救性”深挖细掘抗大史料,陈列馆从2016年开始,组成精干的采访小分队,辗转北京、上海、江苏、湖北、辽宁等地,行程数万公里,采访了多位抗大老学员以及本地老党员、老房东,拍摄视频资料七十多小时,整理珍贵的口述史料近百万字。

“除了前南峪,其周边不少村庄都有抗大旧址。”杨树介绍,经过调研、考证,从2020年4月开始,他们重点围绕安庄村、寨上村、八里丈村、西坪村等九个抗大旧址村,推动实施抗大红色文化共建共享工程。各个抗大旧址村设计闭环式的观瞻线路,彼此互通,串珠成链。

邢台市信都区为此专门成立了红色文化(抗大)管理委员会,组织相关区直部门和乡镇精准包联,加大抗大旧址点位打造力度。如今,以前南峪为中心并逐步向周边村庄延伸的抗大纪念场馆和遗迹建筑群,形成了全方位的红色文化教育格局。

“抗大总部在这里驻扎过,抗大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自豪地说。

从上世纪60年代起,前南峪村干部群众植树造林、修地造田、兴修水利、兴办工厂,每年有300天以上的时间上山劳动,终于使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

现如今,前南峪植被覆盖率达94.6%,林木覆盖率90.7%,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优良的生态环境带给前南峪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有金钱买不来的幸福指数。

富起来的前南峪人民,更加注重对抗大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他们在南山坡上建成了滕代远、何长工故居,在陈列馆前建设大型广场,还建有抗大花园、拱桥和喷水池。拱桥直接从广场通到抗大陈列馆,取名“瞻红桥”。

“无论村里怎么搞建设,抗大遗址将永远保留。”郭天林说,这些被岁月浸润过的“红色记忆”,见证着前南峪“红色”与“绿色”之间,一直延续着的抗大精神。(河北日报记者 尹翠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最后的牵挂
下一篇:《共产党宣言》: 历久弥新的红色“真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