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红色精神 引领时代前进

2021-05-21 16:49:23    安徽日报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大地发端孕育的伟大精神承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内涵,成为鼓舞激励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动力。

挖掘伟大精神

传承宝贵财富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在党领导江淮儿女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中,江淮大地在不同历史时期,孕育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是安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江淮儿女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江淮大地发端并孕育了大别山精神、新四军精神、老区精神、渡江精神。坚守信念、对党忠诚,胸怀全局、甘于奉献,军民同心、团结奋斗,不畏艰苦、勇当先锋,大别山精神见证了英雄儿女为人民解放和中国革命胜利付出的巨大牺牲、作出的重大贡献;跟党举旗的坚定信念、英勇果敢的钢铁意志、众志成城的赤诚团结、步调一致的自觉纪律……新四军精神在熊熊烽火中锻造,凝聚起抗日救国的宏伟力量;信念坚定、永跟党走,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军民团结、生死与共,求真务实、自强不息,老区精神积淀着光耀千秋的红色基因;坚定信念、革命到底,军民团结、奋勇争先,攻坚克难、勇于牺牲,渡江精神彰显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阶段,江淮大地发端并孕育了淠史杭精神。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牺牲奉献、科学求实,淠史杭精神凝聚起皖西人民的澎湃力量,白手起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最大的灌区工程——淠史杭工程,让汹涌江河变成安澜清波,造福无数百姓。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江淮大地发端并孕育了王家坝精神、小岗精神。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难、自强不息,军民团结、风雨同舟,尊重规律、综合防治,顺应自然、人水共生,王家坝人的无私奉献和牺牲,换来了整个淮河流域的稳定与繁荣,并在一次次与洪水的斗争中,逐渐找到了顺应规律、人水和谐共生之路;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小岗村人实行“大包干”冲破思想桎梏,闯出一条中国农业发展新路,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阐释伟大精神

焕发时代光芒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火热开展,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胡遵远愈发忙碌起来,他组织研究室同事打造10余堂精品党史辅导课,并把包含课程介绍、主讲人等内容的“菜单”提供给县直单位和乡镇街道,让他们自主选择、“点单”预约,收到普遍好评,《英雄大别山 辉煌鄂豫皖——深刻理解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义》等辅导课场场爆满。

“大力挖掘红色资源,深入阐释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胡遵远说,大别山精神在团结人民、战胜敌人、征服困难、取得胜利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坚定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仰,汇聚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中国革命顺利前行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积淀与传承动人的伟大精神、赓续与拓展瑰丽的精神谱系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灵魂,革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沃土,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基!”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陈书华说,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需要追根溯源,真正搞清楚“从哪里来”,才能更加坚定“到哪里去”。

江淮大地孕育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省委党史研究院院长程中才认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加强对安徽红色精神历史背景、深刻内涵、时代价值的研究和宣传教育,坚持不懈用红色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让红色精神焕发熠熠生辉的时代光芒。”

弘扬伟大精神

汇聚磅礴力量

近日,大型淮北梆子戏《王家坝》剧本研讨会在合肥举行。这部由阜阳市演艺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剧目入选2021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旨在弘扬王家坝精神、唱响新时代奋进曲、献礼建党100周年,剧本选题受到与会专家一致赞同。

百年党史,壮丽华章;伟大精神,历久弥新。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各种伟大精神虽然孕育的时代背景与具体的内涵有所不同,但其彰显的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矢志奋斗的精气神却一脉相承,从未改变。胡遵远说:“虽然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新时代,我们不再面临枪林弹雨,不再需要爬雪山、过草地,但是在奋进的征程中,我们还会遭遇很多困难和阻力,还会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弘扬大别山精神等革命精神,始终做到对党忠诚、一心为民、勇于奉献、不懈奋斗。”

话剧《万世根本》以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为背景,艺术再现这一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重大历史事件;安徽博物院推出“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展,集中呈现革命战争年代江淮儿女在各种伟大精神激励下,英勇奋斗、迈向胜利的光辉历程;天长市系统整理当地流传的新四军英雄故事,组建“一刻钟宣讲”小分队,深入基层宣讲新四军精神和抗大精神……一段历史,一座丰碑;一种精神,一种力量。我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努力把江淮大地发端孕育的伟大精神挖掘展示出来、创新传播出去,激发江淮儿女建功立业的自豪感,砥砺全省人民奋进新时代的自信心,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本报记者 张理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搂定宝塔山
下一篇:“如果不死的话,要好好地为大众的利益去干一番”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