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红色文化 > 正文

电影《望道》在沪开机

—— 让“青春”隔着百年“对话”

颜维琦    2021-01-20 15:10:37    光明日报

1920年,29岁的陈望道带着《共产党宣言》的日文本和英文本,回到家乡浙江省义乌分水塘村,在自家一间破旧的柴房里废寝忘食地翻译。同年8月,《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印刷。马克思主义最经典、最核心的要义,由此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本珍贵的小册子成为许多中国共产党人的入门老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1月18日是陈望道诞辰130周年。1月17日,一场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主题的座谈会在陈望道曾担任25年校长的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电影《望道》在会上宣布开机。

电影《望道》聚焦陈望道翻译首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历程,以此刻画20世纪20年代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群像,将他们的个人命运融入建党、抗日、新中国成立等宏大历史叙事。电影片名《望道》,源自陈望道之名,更透露着“守望信仰大道”的深意。当天发布的首款概念海报上,站立船头的人物剪影,眼望前方,一往直前;黑底上的金色线条,是浪涛,是光芒,也是火焰。

为进一步讲好陈望道追寻真理的故事,引导更多人悟“真理之甘”、溯“信仰之源”,复旦大学联合上影集团、浙江义乌市委发起筹拍陈望道电影,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上影集团为此集结起了一支由导演侯咏、编剧贺子壮、美术指导李佳等主创组成的“金鸡战队”。侯咏说:“这次参加影片《望道》的创作,是一次真正的‘望道之旅’;是深入理解《共产党宣言》、倾心探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之旅;是认真思考近代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以及当今世界的发展,从而坚定自身的世界观之旅。”

据介绍,《望道》剧情讲述的时间从1919年陈望道留学归国,至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30年的时间跨度中,以陈望道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努力讲好以陈望道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青春故事,表达主流价值、体现历史厚重的同时兼具可看性。

为了真实还原历史人物和时代背景,挖掘打动人心的细节,每一位主创人员进组后,都从通读《共产党宣言》开始,通过参观陈望道纪念馆、义乌陈望道故居和复旦大学校史馆等,汲取思想力量和艺术灵感。主创团队做了大量的案头和调研工作,为人物、故事、情节的设计打下扎实基础。

在创作过程中,电影《望道》主创团队与陈望道之子陈振新教授、陈望道学生陈光磊教授等多次面对面交流,深入挖掘陈望道的真实人物性格和生活细节,获得了许多珍贵的一手资料,以丰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陈望道一生同青年学生并肩作战,电影《望道》也力求贴近学生,贴近青年。主创团队在高校进行了多场学生座谈,并持续开展针对年轻观影人群的问卷调查,了解青年大学生对电影《望道》的期待,努力让“青春”隔着百年“对话”。

上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说:“我们将努力打造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兼具的青春之作、致敬之作,让《望道》成为当代大学生和年轻人爱看的电影,从百年前的青春故事中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真理的味道,激励你我勇作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百年前,他们也正青春。”电影主创团队表示,希望年轻观众在电影中,与陈望道等青年时代的先贤们同悲欢、共离合,并在看完电影后从这群百年前的“同龄人”的故事中获得坚定理想信念的力量。

据悉,电影在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浙江义乌市委的指导支持下,由上海电影集团、山东昌乐二中二七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义乌市交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拍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民学会旧址:简朴农舍,发出“建党先声”
下一篇:三页发黄手稿上沉甸甸的议决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