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公益 > 正文

张倩昕:致力于帮助视障人士融入社会

关喜如意 温清    2021-07-14 15:28:05    南方日报

image.png

 

“我是一名年轻的党员,这次能获得这项荣誉,对我来说既是一份肯定,也激励我为更多残障伙伴做好事、办实事。”6月29日上午,“90后”姑娘张倩昕获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全省“两优一先”表彰大会现场,她激动地拍照留念。

张倩昕是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总干事,广东省盲人协会秘书长,也是一名视障人士。由于早产,她先天患有视神经萎缩,如今右眼已经完全看不见,左眼稍有视力。

尽管从小患有严重的视力残疾,但张倩昕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立下了“要与同龄人一起考取省内重点高校,通过学习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志向。通过一步步努力,她从受助者转变成助残者。

视力残疾不能阻挡求知渴望

“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和睡觉,我几乎都在学习。别人可以做到的,我也可以。”回忆起小时候读书的日子,张倩昕记忆犹新,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又患有视力障碍,张倩昕一直给自己加压,寻求突破。

张倩昕从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坚持随班就读,到了高三课业压力大,她也坚持和同学们一样,参加国家普通高考。“我的试卷是大号字体的特殊试卷。”2010年,凭借自己的努力,她以优异的成绩被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录取,并在入学第一个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张倩昕的曾伯公是1928年牺牲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张云峰,其父亲张学艺18岁时参军并参加了中越自卫反击战保卫国家。“党的光辉历史和祖辈的教诲让我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张倩昕在大二时顺利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本校攻读研究生。

在校期间,她被大家称为“自强女神”。本硕7年,张倩昕的校园生活精彩而丰富,她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奖学金次次不落,学术论文更不在话下。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张倩昕发现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服务残障人士:“当我也能成为一名服务者去帮助别人时,就觉得这个专业能够让我的生命更有价值。”

2017年,张倩昕研究生毕业,成为广东本土培养的首位视障研究生。

创办服务中心帮助残障人士

“我希望过一个精彩且富有意义的人生,用我的专业帮助和服务更多像我一样的残障朋友。”张倩昕投身于残障事业。在各级党组织的帮助和指导下,她创办了广州市融爱社会服务中心(下称“融爱中心”),专门为残障人士服务。

创业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我得到了身边一些老党员,尤其是各级残联、盲协党员前辈、街道工作人员的指导,才能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在工作中,张倩昕充分运用“党建+公益”的创新模式,组织党员志愿服务,搭建共建共治平台,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关注残疾人群体,理解残疾人的需要,把“无障碍”与“社会融合”的理念贯穿工作中。

2020年,她带领融爱中心党支部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开展“以爱护航,共同前行”行动,动员社会力量为贵州省孤残儿童捐助爱心物资;联合广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发起“捐书筑梦”阅读帮扶项目,助力贫困儿童阅读;发起“捐赠一支盲杖”行动,助力毕节盲人勇敢走出社会,带队为视障人士送上爱心物资,并现场进行定向行走培训,为其融入社区奠定坚实基础;联合广东省无障碍促进会建立了“盲人电子阅览角”,有400余册有声书,并装有盲用读屏电脑,方便盲人阅读。

另外,“如何帮助视障人士更好地融入社会?”张倩昕一直在寻找答案。她带领着融爱中心党员干部与志愿者持续开展走访服务,深入调查视障人群的身心问题。

“有一次到从化乡村探访一名视障女孩,我发现她从未走出过自家小院。实际上,通过常规的基础教育,视障人士同样可以在高校、社会组织等机构得到很好的职业发展。”为此,融爱中心开展了手机电脑技能培训、生活技能辅导、盲童家属培训……张倩昕希望,未来的融爱中心能成为一个帮助视障人士发现多样化自我、学习礼仪与规范、融入社会的平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海南83岁老党员20年坚持助学:捐到我不能动为止
下一篇: 愿做夜空中最亮的星,守护万千学子前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