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魏幸菊向记者讲述自己之前志愿服务的事迹。 魏建军 摄
“有人就直接叫我‘傻子’!你看,那‘傻子’又来了!”谈及这么多年志愿服务的经历,“兰州好人”魏幸菊有时也觉得憋屈,但让她更欣慰的是,有一批孤寡老人,都叫她“闺女”。
51岁的魏幸菊,是兰州市七里河区土门墩街道西津西路社区综治员、金太阳志愿服务团队队长,2020年被评为兰州市2019年度百佳“兰州好人”称号。
因性格直爽、大大咧咧,在志愿服务“圈内”,大家都叫她“魏姐”;不仅如此,她还是典型的“女汉子”,“只要有轮胎的中小型车我都能开”。魏幸菊此前还经常开着“三马子”拉垃圾。然而,上世纪90年代,她可是一位自己开店的“小女人”,是香水弥漫的理发师。
走进魏幸菊家里,约70平米大的房屋,收拾得干净整洁。客厅靠窗户边摆放了两张办公桌,她经常趴在这里,加班工作。“别看我没文化,我也算一个导演”,魏幸菊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她藏不住的才华。
图为魏幸菊和同行志愿者为老人理发,并暖心畅聊。 魏建军 摄
“志愿演出,导演、编剧、策划大多都是我来干,当然,还有剧务、茶水之类打杂的活我也揽下来。”魏幸菊说,虽然看着简单,但幕后工作实属不易。尽管也有人说“演的什么破节目,一点不专业”,但在她看来,志愿者们用他们的笑容,给老年人带去欢乐,就够了。
“帮助别人的时间,感觉要比照顾自己家人的时间还要多。”魏幸菊言语间,有点停顿。2000年,魏幸菊的爱人,不幸遭遇大型车祸,康复后又患上了骨髓炎,系肢体三级残疾,面对家庭遭遇的突如其来的变故,她选择了坚强。“亏欠最多的,就是老公和孩子。”
2014年5月一天,魏幸菊像往常一样清扫区域卫生,看到街边绿化带里有一个黑色皮包,她捡起打开一看,里面装有6万元现金!“第一次见这么多钱,说实话,我也缺钱,我也犹豫过,丈夫治病需要用钱,儿子读书需要用钱……”
但最终说服她的,还是她那颗善良的心。“如果换成我丢了那么多钱,我肯定急疯了!”魏幸菊试着想了想这6万元失主的处境,最后决定,“这个钱不属于我,我要尽快找到失主。”她从皮包翻出一张电话费单据后,拨通了“送钱”电话。
当失主接到魏幸菊打来的电话时,激动不已,语无伦次……失主拿出一万元给魏幸菊表达对她的敬意和衷心感谢时,被魏幸菊当场婉言谢绝了。“我要是收你这一万块,就不会还你这六万元了!”
2016年,魏幸菊号召组建了“金太阳爱心志愿者团队”,这支队伍从刚开始几人,慢慢已经壮大到现在的百余人,他们经常性开展“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2018年被共青团七里河区委授予“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称号。
数十年来,她从到家中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到路边为过路的行人、到辖区环卫室的环卫工人、到医院为住院病人、到部队为战士等,共为700余人义务理发,并为辖区行动不便的12位老人提供陪护等志愿服务。
今年83岁的老人李吉祥和老伴张英兰,最近终于盼来了“闺女”魏幸菊,与往常一样,魏幸菊和同行的志愿者王玉玲、赵桂芬、吴金怡、闫海线一起与老人们暖心畅聊后,便开始了他们的理发工作。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李吉祥说,“给我来个光头”!
张英兰握着魏幸菊的手,久久不肯放下,几度欲哭。虽然老人行走不便,眼睛也几乎失明,但她能感受到,这些“闺女”们对他们老两口的悉心关爱。李吉祥说,社区每天中午送一顿爱心午餐,其余都是他来照顾老伴,“我现在就擀面条不行,其它还凑合。”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时,魏幸菊还组织了一批志愿者们,前往辖区背街小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相关防预知识,劝告居民不要出门、减少出门,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挨家挨户进行回访登记及宣导自行隔离,对居民不厌其烦地解释。
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然而不幸的事情又降临在魏幸菊身上,春节期间她老公因在上班途中,又出了车祸,身体多处骨折,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照顾好出车祸的老公。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魏幸菊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但她觉得,这就是一名志愿者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也曾饱受委屈,但志愿者身份,带给她更多的是快乐。实在很累的时候,她就靠在墙上,唱几句,给自己打气,“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