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一块钱可以做什么?很多人都已经想不到答案。
江西省肿瘤医院一墙之隔,学院路上,有一间“爱心厨房”,服务就诊患者及其家属,一元钱炒一个菜,24小时不打烊,烟火长明将近20年。
最早的燃灯者
凌晨4点,67岁的万佐成被生物钟准时叫醒。1993年,他从鄱阳湖畔来到省会南昌,在江西省肿瘤医院对面经营一家早餐店。有一天,一位病人家属到店里询问,能否借用炉子炒个菜?万佐成好心应允,家常菜的香味飘进病房,一传十十传百,前来借火炒菜的患者及其家属越来越多,他干脆终止了早餐店的买卖,2003年在医院附近学院路的巷子里正式创办了这家“爱心厨房”。
“网上很多人管我这个叫作‘一元厨房’,其实在2016年以前,我们炒一个菜都只收5毛钱。”在改革开放初期就颇有生意头脑的万佐成,从早餐店老板变成“爱心厨房”的一介伙夫,但却并没有从中获取生财之道。“蜂窝煤20年前是两毛钱一块,现在要9毛,一天要烧100多块钱的煤,一个月要交1000多块钱的水电费……”忙碌间,万佐成细数日常开支,倒有些生意人的样子。此外,“爱心厨房”为大家免费提供的油盐调料、洗洁精,都是市面上常见的品牌货。“盐一天至少要5包,油差不多也得50块钱的,以前都是我去搞批发,买得多就能便宜点儿。去年开始,有好心人捐给我们。”万佐成整理好橱柜,又去小仓库拿来几包食盐,给罐子里挨个添满。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万佐成光脚趿拉着拖鞋,熟练地用火钳夹起一块块蜂窝煤在20多个煤炉间互相倒腾。“常年围着火炉转,倒是真不冷。”他笑着说道,顺手拎起一壶热水,陆陆续续灌满了20多个暖水瓶。忙完这些,大约到了5点,万佐成端起一口大锅,开始洗米煮粥。“从早到晚,每天至少要熬10锅粥。”
一壶水,重约8斤;一锅粥,重约10斤;一块煤,大约能烧1小时。一万多个清晨,煤炉寂静燃烧,黎明烟火缭绕。万佐成辗转忙碌,随着火光闪烁,这座城市也在逐渐复苏。
7点不到,“爱心厨房”的第一位客人来了。刘梅来自湖南益阳,已经在江西省肿瘤医院进行3年的治疗。这天早上,她和病友一同在附近菜市场买了3个鸭蛋,一把油麦菜,煮了两碗面条。“一锅两人份,价格也是一块钱。”刘梅个子不高、身材瘦小,右手腕上还埋着针管,颠起铁锅却颇有大厨的气场,“早上就随便搞点儿吃的,弄得比较简单。她(刘梅病友)想吃面,病得没力气,我就来露一手。”看到记者拍照,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刘梅吃饭和干活一样麻利,站在过道上迅速解决了一顿早餐,病友还坐在一旁细嚼慢咽,她也不着急,掏出手机跟记者分享以前的照片,“你看这是我以前烧饭的照片,东家给拍的,厨房比我家客厅还大,装修特别豪华,这些锅碗瓢盆也都是好贵的。”刘梅介绍说,生病之前,她在浙江当保姆,月薪五千块。“东家可喜欢我了,还给我买衣服,我生病辞职回老家,他们全家人都舍不得我!”翻看昔日旧照,显而易见刘梅瘦了许多,“都是病害的,我以前140斤,现在100斤,都干不了什么活。”癌症迅速吞噬了刘梅的体重,也花光了她多年的积蓄。“2020年上半年,我申请了低保,现在每花10000元,大概都能报销9000块。以前能扛着就不来医院,不舍得花钱,现在我还算蛮配合治疗的。”
病友吃完面,刘梅主动抢着洗了碗,然后两人牵手返回医院。此时,从医院来到“爱心厨房”的患者或病人家属越来越多。万佐成的妻子熊庚香在忙完家务后,也迅速加入到服务队伍中。两人穿着同款迷彩服,给顾客盛粥,给煤炉添火……夫妻俩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忙到大约9点半,万佐成自己才喝上一碗热粥,站在橱柜背后,就着一小罐咸菜,匆忙扒拉几口。
最浓的烟火气
每天上午10点到中午2点,是“爱心厨房”的客流高峰时段。人们提着五颜六色的桶,带着各自的餐具和食材纷至沓来。“爱心厨房”,汇聚了满巷的人间烟火。
“我想死你了!”一见到王芳,熊庚香上去就给她一个大大的“熊抱”。一片嘈杂声中,两人爽朗的笑声极具感染力。“前段时间在加班加点忙着交接工作,现在我和我老公都已经请好3个月的假,以后您就可以天天看到我啦!”2020年底,王芳的婆婆确诊骨髓癌,入住肿瘤医院。清明节期间,王芳还把女儿、侄子从老家抚州带来为老人加油打气。“我两个双胞胎女儿,都是婆婆帮着带到19岁,现在老人家生了病,是我们该为她付出的时候了。不论花多少钱,只希望能最大限度地给婆婆减轻痛苦。”说到这里,刚才还在跟熊庚香聊天谈笑的王芳,一秒变脸眼睛泛了红。她开大水管,埋头洗菜,老公李雷则在一旁帮忙打下手。
12摄氏度的阴天,李雷还穿着单薄的睡衣。头天晚上,是他负责在医院陪床。“孩子们很懂事,清明一放假就过来了,我一高兴,出门都忘记换衣服。”红烧鲫鱼、炖排骨汤、小炒牛肉、清炒大白菜,一家五口的午餐非常丰盛,荤素搭配营养又美味。“你那样烧鱼,肉老了口感就不鲜嫩,排骨还要再切小一点,妈妈吃起来才方便……”王芳“指挥”着丈夫下厨,女儿则在一旁偷偷用手机录制小视频,笑得镜头一直抖,场面忙乱又温馨。
另一边,与王芳女儿年纪相仿的马丽,则在手忙脚乱地捣鼓着高压锅。她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学生,利用清明假期来陪护生病的舅妈。“我舅妈的儿子也在南昌读大学,但他论文还没写好,所以这次没来,我俩经常换班来陪床。”此前,马丽都是用保温桶从学校食堂打饭带到医院,这天,舅妈随口一说想喝银耳红枣羹,促使她第一次来到“爱心厨房”,“之前就听很多人说过,病房里人们都互相约着一起来。”马丽不停刷着抖音上的教学视频,似乎还是很难搞定高压锅。万佐成看到了,马上就过来帮忙,“很多年轻人,第一次做饭都贡献给了我这小厨房,以前是我们教、病友教,现在他们都跟手机学。”
安顿好高压锅,马丽站在一旁候着,不时被油烟呛得直咳嗽,王芳笑着宽慰她,让她跟自己闺女一起出去玩,表示会帮她看着,“清明节很多人返乡祭祖,这几天人都不算多,节后两三天你再来,中午和晚上就跟打仗似的,炒菜要排很长队。”熊庚香也赶紧招呼两个小姑娘站到里屋去,一脸慈母样笑着看她们,又擦了擦自己身上穿了多年的围裙,跟王芳说道,“现在女孩子越过越好,先是上大学,后是上班族。长得好看穿得美,还这么孝顺、懂事、心灵美,真好哦!”见此,王芳很快又恢复乐观开朗的一面,拉着熊庚香岁月斑驳的双手,笑着说,“你也好,这么有爱心,好人会有福报的,你会健康长寿长命百岁的!”熊庚香也笑了,“要所有人都身体健康没病没灾才好,那时候我们就关门不做了。”笑容背后,她也有自己的顾虑和担忧,“要是我们不在了,别人来开火办厨房,收费肯定会上涨!周边居民也会爆发矛盾。”
中午最忙的时候,20多个煤炉同时工作,菜刀菜板声音嚯嚯。因为长期烧煤、炒菜,客流嘈杂,将近20年时间里,小巷两边的居民也对他们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包容。2021年,在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爱心厨房”支起了遮阳挡雨的棚子,配备了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还有志愿者定点帮扶。
熊庚香告诉记者,她希望有关部门可以专门划分一片区域,由专人专职打理,“希望每个医院附近都能有这样实惠便民的‘爱心厨房’。”
最暖的光和热
“晚上可能要下雨了。”尽管小巷已经搭建好了棚子,万佐成还是习惯每天关注天气,提醒客人们“下雨记得带伞,降温注意保暖”。有患者在留言簿上写道:“斯是陋巷,惟吾德馨。”“爱心厨房”这些年风吹雨打的记忆,就像炉火一样生生不息。
阴天的傍晚似乎来得更早一些,沿街的旅店门口也早早地亮起了招牌,“有厨房、能做饭”这些字眼儿跟“特价房”“限时优惠”一样醒目。一位举着牌子在医院门口揽客的中介告诉记者,周边有厨房的一居室,月租至少1500元,“有时候你就住一个月,房东还不一定租,租也得加个200块。”
王军拿着行李刚走出小巷,就有中介热情上前打招呼,他马上说明情况,“我不过夜,今晚就回老家。”王军的妻子罹患乳腺癌,此前长期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治疗。日前,由于病情恶化,妻子转院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当时情况紧急,行程匆忙,他们便将行李寄存在“爱心厨房”。“方便的时候,老两口也给我们不少病友提供过住宿,能帮尽帮,真是大好人。”临别之际,王军再次对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表示感激。听说他把妻子转院送去上海治疗,有人上来问询情况,有人暖心表达关怀,一阵寒暄过后,“爱心厨房”正式迎来热火朝天的“晚高峰”,散发着最暖最亮的光和热。
来自吉水的刘平和二叔一同搀扶着父亲走进小巷,忙碌的人群也都体贴地给他们让了道。这半年,父子俩也是“爱心厨房”的常客。“患病的是父亲,儿子也跟着一样变黑变瘦了很多。”熊庚香说着,给刘平的父亲挪了把椅子,让他入座。道完谢后,刘平就熟练地给莴笋削皮、切青蒜苗。被问到最近菜价怎么样,他表示“本周还没去菜市场,现在吃的都是自家种的菜”。熊庚香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很常见,除了蔬菜、鸡蛋,还有人从老家捞鱼带过来。“很多人都等到下午再去菜市场买猪肉,能比早上便宜两三块。”
小巷对面的白墙上,写着“勤俭节约入人心,富裕和谐惠民生”14个大字。而在“爱心厨房”自力更生的人们,就是这句宣传语的真实写照。
2020年12月份之前,刘平在当地一家服装制衣厂打工,父母留在老家种了100多亩地。刚刚结婚生子的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除去全家人的开销,一年能攒三四万,本来打算花点钱好好过个年,老爸却在年底住进了医院,肺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一开始,刘平父亲表示拒绝治疗,详细了解新农合医保的报销政策之后,才再次踏进医院的大门。一人有难全家帮,同样在农村种地的二叔也在这个时候积极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我自己有个家庭,刘平也有个小家庭,都要养老婆孩子,但只要一家人齐心,有什么困难过不去呢?”
闻多了消毒水的气味,就知道饭菜香的可贵。等到刘平炒好菜,二叔幽默表示,“卖相不错!这在外边的饭店里,一盘至少要花30块钱。”说完便大口扒饭。很快,刘平和二叔的米饭迅速“一扫光”,父亲的饭菜才吃掉一小半。熊庚香为这对叔侄免费添加了满满一大碗热腾腾的白米饭,“有人一日三餐都吃素,有人一周才吃一次肉,有人自己在这里吃完白米饭、清汤挂面,把肉汤带回医院给患病的家属吃。还有人炒一个菜分成三顿吃,医院里有微波炉,他们就每餐过来打点儿饭。”在熊庚香的记忆里,“爱心厨房”开业那年,猪肉一斤才卖10块钱。
“爱心厨房”的牌坊正对着医院住院部的大楼,看着高楼大厦华灯初上,有病友站在巷口望着天、聊着天,“我看病在那边的2楼,之前住院在那边的7楼,后来又去16楼,步步高升,哈哈,可能下一步就要升天了……”
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先来。“能吃就好、好好吃饭、吃饱饭、多吃点儿、吃好点儿”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对每一位客人最温暖的叮嘱。“好多人我们都叫不上姓名,有些人一个季度都只穿那两三套衣服,就很好认,最大的变化就是瘦了。快30年了,有些人再也没有见过了。”熊庚香说。
最晚的守夜人
夜幕降临,客流散去。阴天的夜晚愈加深沉,城市渐渐回归宁静。只有外卖小哥、滴滴代驾偶尔还在窄窄的学院路上骑着电动车快速穿行。
晚上10点,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开始擦擦洗洗,忙着归置整理。小巷灯火通明,24小时待机工作的手机号码牌,被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两位花甲老人,一天加起来的睡眠时间不超过6个小时。
在层层衣物加持下,65岁的熊庚香体形略显宽胖,她提起满满两大桶垃圾,背影被压弯,“一天下来,至少要倒10桶垃圾,基本都要收拾到半夜12点。”忙碌了一天,熊庚香疲态尽显,看到整理煤炉的老伴儿不小心弄得火光四溅烟雾升腾,她一个机灵直起身板冲过去喊了起来:“你弄出了好多烟,快搞掉啊!”嘈杂的环境使熊庚香养成了一副大嗓门,万佐成则始终都是一脸笑容,连声表示马上处理好。“爱心厨房”24小时不打烊,但却从没出过安全问题,是老两口共同守卫的成绩。
几个月前,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面对举国皆知的荣誉,老两口并没有出席颁奖典礼。“因为疫情,要做核酸检测,要隔离观察,去领个奖要耽误四五天,我这小厨房可不能关了火。”万佐成说。今年上半年以来,“爱心厨房”频繁上新闻,成了病人和客人们的日常谈资。听到这些,老两口则总是一笑了之。“好多新闻我们自己还没来得及看,北京也没去,领奖也没去,记者开车来请我们上电视台也没去。”与医院为邻,看透30多年的生离死别,建“爱心厨房”,尝遍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少生了一天的火,病人没机会吃上一口家常饭,这才是遗憾,心里不落忍。”万佐成说。
烟花易逝,总有人自燃点灯。万佐成和熊庚香两人的年龄加起来已经超过130岁了,夫妻俩的半生岁月都奉献给了“爱心厨房”。每年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八,“爱心厨房”不仅炒菜炖汤全免费,还会为客人们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遇到疫情封闭管理,万佐成熊庚香就亲自掌勺,在巷口的栅栏里接过一份份食材,再送出一碗碗热腾腾的饭菜。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清点完剩余的蜂窝煤,看着焕然一新的“爱心厨房”,万佐成表示念念不忘昔日的留言墙,“为了安全起见吧,墙壁现在都贴了瓷砖,以前很多人在上面写满了留言,给自己加油,给别人送祝福。现在志愿者给我们准备了留言簿,挂在墙上,已经写满了两大本。”相濡以沫的民间爱情、自力更生的励志故事、志愿帮扶的公益活动从小巷深处“好事传千里”,在3米宽、10米长的小厨房汇聚人间大爱。
凌晨的“爱心厨房”,可以清晰听见钟表滴答的声音。墙面高悬的绣花时钟,大概是这条陋巷最为精致的装饰品。四周装裱着粉白色的边框,上面绣着飞舞的蝴蝶、拼接的桃心,还有一个红色的“爱”字。“那是一位癌症患者送给我们的,她自己绣花、裱框、买表芯,费时费心费力,很不容易。”时钟依旧分秒必争,万佐成再也没有见到过这位心灵手巧的患者,在春暖花开的岁月,看到春意盎然的绣品,就能想起这份温暖的记忆。
(除万佐成、熊庚香外,其他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