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公益 > 正文

从小修小补做好事,到发动同行“加盟”学雷锋

2021-03-05 11:36:36    新华每日电讯

从小修小补做好事,到发动同行“加盟”学雷锋

党员农民工杨茶生30年来在上海敬老爱老,“小杨热线”门窗工匠精神诠释不忘初心

“哎呀,不得了了呀,救救我的儿子吧!”杨茶生听到呼叫声,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冲出店铺,一个年轻妇女在呼救。

“大姐,出什么事儿了?我来帮你!”

“我煤气灶上煮着饭,门被我关上了,儿子在里面,钥匙忘在家里了。”

“几楼?哪间房?”杨茶生操起工具冲上去,爬上窗户破窗而入,迅速关掉煤气阀,抱起哭喊的孩子,打开房门,“没事儿了”。

妇女掏钱感谢,杨茶生说,“谁家没有一点难处,应该的!”

回到店里,媳妇对杨茶生说,你刚冲出去,一笔近万元的生意就找上门,但客人急,去了对门木根店。“好呀,这不好了木根吗?生意总是做不完的,别人有难就要帮!”

在淘金和淘“义”的天平上,杨茶生的心头始终有自己的“准星”。

48岁的杨茶生是革命老区江西安义县的一名农民,来到上海打拼了30年。当初,带着过上好日子的梦想到上海,但在为社区居民安装铝合金门窗的工作中,他发现,繁华的都市里,也生活着不少特别需要帮助的群众。从此,这位寻梦人就成了帮助困难群众的热心人,“有困难找杨茶生”在黄浦江两岸流传开来。

不为人民币服务,而为人民服务

“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是干什么的?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而是为人民服务的。”杨茶生说。

有一位老太太找到杨茶生,她家的门窗老朽了,担心风大了吹落下去砸伤人。

“奶奶,您这门窗已经坏了,不能再用了,我给您安装新的!”

“不用换,不用换,修修就行了!”“奶奶,我给您换新的,我量量尺寸,赶紧给您做好!”

“不行,不行,真的只修不换!”

杨茶生知道老人是舍不得花钱,便自己掏钱免费帮她换了新的。

上海每10个居民中就有3个老人,并且许多老人是独居……但许多老年人不愿花钱修理门窗,总想将就地用下去。

“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杨茶生决定为附近群众的房子门窗做义务体检。他发现,门窗材料市场以次充好的问题突出,便赶回江西安义,协调家乡的企业生产质量更好一点、价格更便宜一点的建材产品,迅速在沪上打开市场,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建立“小杨热线”服务电话,上门免费服务,杨茶生在店铺挂出永不摘下的小黑板:每天下午三点以后免费上门为孤寡老人、军烈属服务。

一个冬夜,杨茶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家里马桶坏了,却说不清楚哪里坏了。杨茶生急忙赶过去,发现老人家粪便溢满地,不是马桶坏了,而是严重堵了。没带疏通工具的杨茶生,脱下棉衣、挽起衣袖,毫不犹豫地用手伸进马桶搅动、掏挖,马桶终于疏通了,而站在一旁的老人也惊呆了。

龙吴路东湾小区一位91岁的老伯,家里水斗铁托架烂了,杨茶生随口说了句,“铁架子烂完了,没办法修”,老伯不高兴了:“你们‘小杨热线’能干什么?这样的东西都不能修?”杨茶生连忙说:“老伯,我是说在这里无法修好,我带回去修,明天来装上行不行?”第二天,杨茶生自己掏钱买了副新的铁托架装了上去。

“我家茶生虽然在小黑板上告示:每天下午三点后是免费助人时间,但实际上呢,他是24小时随叫随到,凡是属免费帮扶范围内的人,分文不收。”妻子杨润花对丈夫学习雷锋精神满是自豪。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党员可以带动一片

杨茶生的父亲是一位辛勤劳作的农民,他教育杨茶生,“要邻里相帮相助,谁家没有一点困难呀?”朴实的话语,牢牢地扎根杨茶生的心灵。

杨茶生是一名党员,他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自己的党员形象、雷锋形象。在“小杨热线”的胸牌上,他这样写道:30年风雨无阻,从小杨到老杨,坚守信念为人民服务,免费小修小补,门窗工匠精神,不忘初心。

静安区有一对90多岁的老红军夫妇,家中的家具已有两年多不好使用了——抽屉拉不开,放在里面的东西拿不出来。但这个活太小,找了许多店铺都不愿意干。老红军于是给上海电视台写了一封求助信,希望帮助他找到杨茶生。杨茶生按照电视台告诉的地址,带着儿子一起来到老红军家,一样样把家具修复。

2015年,“小杨热线”的团队壮大了,杨茶生萌生想开“杨茶生学雷锋联盟店”的想法: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作为一名党员,有义务带动更多的热心人,帮助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不能让有困难的群众写信找自己,而是当群众有困难时,能够随时找到帮忙的人。

说干就干。杨茶生提出自愿加入“杨茶生学雷锋联盟店”的条件:用诚信、用良心为人民服务;规定每个店每月要做几件好事;店面门口要设免费充电、免费借伞……这一倡议,迅速在上海引发热心人互动,踊跃报名参加的人数超过百人,目前已建立了36家门店,全部统一门标、统一店面、统一服务宗旨、统一免费服务项目。

现在“小杨热线”加盟的专业队伍,有装修企业的全套工种,不仅可以为需要家装的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还可以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工种服务就有相应的工种上门。

做好事也要迭代,智能时代要有科技手段

30年来,杨茶生服务群众的路,走过了“邻里相帮”“小黑板”“小杨热线”三个阶段,好事做了一箩筐的他又有了新的心愿:现在特别希望建一个“小杨热线”云平台,用现代科技打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智能时代更好为民服务。

2020年疫情暴发期间,当上海市号召全体市民尽可能宅在家里时,不少上海市民遇到生活上的难处,频频向“小杨热线”发出求助。杨茶生毫不犹豫戴上口罩,走家串户服务。老百姓家的厕所漫水了、水斗堵住了、灶台点不着火了、抽油机罢工了、空调坏了、电灯不亮了、水龙头坏了、水管爆漏了……杨茶生几乎全部都免费服务。

防疫要勤开窗户换清新空气,考虑到上海返城知青和下岗工人家庭的窗纱,许多都被积年的油烟灰尘牢牢糊住不能透风,杨茶生夫妇便自己掏钱,率领“志愿者团队”到许多社区为老百姓免费换窗纱。据统计,杨茶生夫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共计免费服务近300户居民,免费换水斗、修蚊帐、修家具等近50件,换窗纱近900扇,为防台风门窗体检近700平方米……

在上海抗疫期间,“小杨热线”收到了一条特殊微信,一位83岁的老人,她并不厌世,也并非穷困,但就是不想再活下去了……杨茶生夫妇火速赶到这位老人家,劝慰老人一定要想开帮助老人做好家务,修好已损坏的家具……老人很受感动,“我原本是不愿拖累社会,但看到你们的热心,我得好好活下去”。

江西省安义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现安义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沈冬英说,“杨茶生30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平凡的小事,但在群众心中,这些小事却是生活中要紧的大事”。

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杨茶生和他的志愿者团队至少服务了近四万群众,免费为群众修理门窗、马桶、家具达到六万多件,义务服务时间近12万小时。每次公益活动结束,就有更多的青年踊跃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队。

“现在志愿者的规模越来越大,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如果还按照以前的办法,已经不能满足困难群众的需要了。”杨茶生说,特别希望能建一个平台,管理好志愿者,及时响应群众的需求。(记者 方政军 冯联清 吕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北京市实名注册志愿者突破443.6万人
下一篇:大山深处琴声 放飞山娃梦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