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例”,这个数字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对于我国白血病治疗领域来说,却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白血病患者家庭,更是意味着一万个重生的希望。日前,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骨髓移植突破10000例,完成这个数字,跨越了57个年头。几十年来,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不断攻克难关,自主创建的“北京方案”也日益成熟,更多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供体缺乏是困扰白血病治疗领域的难题
作为一种恶性血液疾病,白血病异常凶险,位居儿童恶性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成人恶性疾病死亡率的第六位。研究表明,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俗称骨髓移植。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以下简称“北大血研所”)是我国最早迎战白血病的地方,因此,这里也被视为白血病患者的新生之地。
1964年,“中国骨髓移植奠基人”陆道培院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完成亚洲第1例、全球第4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一位身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士得以新生,创造了世界骨髓移植存活时间最长纪录。1981年,北大血研所成立,同年成功进行了我国首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创了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先河。
然而,造血干细胞移植仅限于白细胞抗原“全相合”的情况下进行,也就是在同胞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否则极易发生严重排异反应,危及生命。但由于我国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白血病患者拥有同胞兄弟姐妹的情况较少,且即便有了同胞兄弟姐妹,“全相合”的概率也仅有25%。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群,“全相合”的概率则只有十万分之一。虽然中华骨髓库等非血缘供者库的捐献者数量日益增多,但想要依靠骨髓库配型成功,无异于大海捞针。也正是因为这样,供体来源缺乏是长期以来困扰该病治疗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供者范围从直系血亲扩大到叔表亲
看着那些因供者来源缺乏而走投无路的病人,北大血研所所长黄晓军异常难受。从1996年开始,他就带领团队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研究。
2004年以来,黄晓军带领团队创建了首个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即被国际同行认可的“北京方案”。据了解,该方案只需“半相合”即可,有亲缘关系的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甚至堂表亲之间,都有可能符合移植要求。由此,骨髓移植的供者范围从直系血亲扩大到叔表亲属,进入了“人人都有移植供者”的新时代,更多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李实于2000年接受了“半相合”骨髓移植,是大哥给他配的型,10个位点中,仅有5个位点能配上。而在当时10个位点里,即使是配上6个位点,也是不符合移植条件的。但那时他打算搏一回。这一搏,不仅让李实收获了生的希望,还让他成为接受“北京方案”治疗的第一人。今年已经年逾60岁的李实说:“出院一年,我就什么药都不吃了,包括抗排异药,踏踏实实又过了20年。”
福建厦门的邱翌已完全恢复正常,工作之余还爱好运动。17年前,他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为急性髓性白血病。由于骨髓库找不到非血缘供者,他的母亲决定为儿子捐献。2003年6月20日,邱翌57岁的母亲作为供者,为他进行了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输入骨髓13天后顺利植活。
这些案例只是“北京方案”成功挽救生命的缩影。如今,“北京方案”成为全球治疗白血病的主流方案,已经覆盖全国95%、全球50%以上。
以10000例为新起点继续探求真理
从1964年开始,北大血研所秉承治病救人的使命与创新精神,从未停止骨髓移植技术的探索,奇迹在患者身上不断发生。这些奇迹的诞生,是“北大血研所人”对生命的尊重,对前沿技术探索与创新的结果,年移植例数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个位数逐渐递增,到2019年增至千例数,2021年年初,完成了第10000例骨髓移植。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说,短短半个世纪,造血干细胞移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中国医生不断创新,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创造了国际领先的单倍型移植体系。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表示,北大血研所一直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品牌科室,历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拼搏奋斗,现已成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重点专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一如既往支持北大血研所的发展,也希望全体同人继续攻克难关,为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从第一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现在的10000例,从同胞白细胞抗原完全相配到亲属白细胞抗原半相合,再到今天‘北京方案’的成熟,是几代‘北大血研所人’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薪火相传的结果,也是我们全体医护的使命。”黄晓军说,10000例移植是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更是新的起点,未来北大血研所要发扬求实、奉献、创造、协作的科学家精神,开始崭新的真理探求之路,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