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送温暖或许不难,但要让温暖不降温,还需更多发光发热的人参与进来
冬日的乌鲁木齐,寒流来袭,吐气成霜。走在水磨沟区南湖南路上,发现一些临街商铺的玻璃橱窗上都贴着“爱心暖屋志愿服务点”的红色心形标识。
在一家快餐店门前,一名年近50岁的环卫工大姐裹着厚厚的棉衣,一边搓手,一边推门进去,熟稔地与店员打着招呼。在吧台接一杯热水,找一个靠墙的座位坐下休息。水汽氤氲,冻得通红的双手应该也有了暖意。
聊起天才知道,大姐名叫王翠,负责绿苑社区辖区内南湖南路部分路段的清扫工作。大姐告诉我,每到冬天,扫起路来,袖筒里卷着冷风,眉梢挂着冰霜,在室外待久了,手指都要冻僵。“多亏了有‘爱心暖屋’,我进来歇歇脚,焐焐手,再接着干。”大姐言语里带着满足与感激。
对于一些环卫工人来说,很早就要到岗,遇到下雪天,凌晨开始备勤,“即下即扫,雪停路清”更是常事。工作间隙,的确需要一个休息取暖的落脚处。
前些年,乌鲁木齐市政府出资建设了一批爱心暖屋。但这些爱心暖屋需要专门的建设用地,持续的财政支持、人力投入,运营维护负担不小。再加上位置固定、数量有限,对于工作地点分散的环卫工人来说,距离稍远就十分不便。
这个冬天,如何让温暖延续,水磨沟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主任谭丽想出了爱心接力的办法。辖区内沿街商户众多,没有客人时,座位资源也是闲置,为何不发动他们参与这场温暖传递行动呢?在她的倡议下,区里统一制作“爱心暖屋志愿服务点”标识,号召商户打开一扇门,递上一杯热水,温暖一片人心。目前,全区100多家商户主动加入,红色招牌成了街上一道亮丽风景。
不少商户说,环卫工人十分辛苦,大家看得见,也愿意提供帮助。但在过去,没有明显的标识,环卫工人想进来歇歇脚,却又不好意思。一杯热水没添太多成本,也不会影响经营,现在区里统一规划,隔在双方之间的门就打开了。
这是一场留住冬日温暖的有益尝试,也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做好城市治理的一场接力。只靠政府的力量,在寒风中送上温暖或许不是难事,但要让温暖不降温,还需更多发光发热的人参与进来。如今,城市治理越来越要求精细化、人性化,有关部门也应该转换角色,做各方力量的黏合剂、铺路人。
(作者为本报新疆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26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