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坚持和发展“五链共治、法在基层”,为金融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把社会矛盾化解在源头,消除在萌芽状态,陕西省礼泉县人民法院联合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成立防控金融风险办公室和金融调解委员会,并在各金融机构成立法官工作室,积极探索金融风险防控新措施,形成了防范金融风险“三防三强化”新模式,促进金融案件高质效化解。
案件详情
2018年11月26日,被告孙某某与原告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签署了《借款合同》,从原告处借款475000元,月利率9‰,按季结息,借款日期自2018年11月26日至2019年11月25日,为保证孙某某按时还款,同日,被告李某某和马某某与原告签署了《保证担保合同》,为孙某某借款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原告依约于2018年11月26日向孙某某发放借款475000元,借款到期后,孙某某累计归还本金0元,利息382.46元。截止到2021年1月,孙某某仍欠付本息共60余万元。经多次讨要无果后,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社遂将孙某某及其担保人李某某、马某某诉至礼泉县人民法院,要求孙某某归还合同项下的借款本息,要求担保人对孙某某所欠金额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法院在线
受理案件后,礼泉县法院通过诉源治理“三防三强化”模式妥善化解纠纷:一是充分发挥与金融机构的联动作用,办案人员迅速与礼泉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对接,核查基本信息,查看原始借款、担保等金融资料,明确案件基础信息,同时与被告孙某某、马某某等联系,掌握其经济偿还能力及未偿还贷款原由;二是充分发挥金融风险办公室的调解作用,办案人员直接将调查情况反馈给金融调解委员会,调解员根据当事人基本情况,案件诉求,结合反馈事实,组织双方就贷款及利息进行核算,释法明理,最终促进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三是通过“人民调解+人民法院”模式促成案件快速、高效办理,在查明案情的基础上,根据双方的统一意见,促成双方签订调解书,收回借款本息60余万元,有效防范化解了金融风险,促进了县域经济高质量稳定发展,为礼泉县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2019年以来,礼泉县人民法院创新金融风险防控措施,形成了防范金融风险“三防三强化”模式。一是做好内部防控,强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素养及职业道德操守。防控金融风险办公室成立以来定期与各金融机构就可能发生风险的事项进行研判,累计召开商讨会议12 次,从法律专业方面给予金融机构建议,协助金融机构修改完善机构内部管理制度30余项,规范行业内部行为标准。各法官工作室针对加强礼泉县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风险防控意识、相关法律知识素养、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开展了金融法律知识专题讲座和培训累计20余次,以实际案例讲解金融机构需要防范的危险和需要掌握的法律知识,培训了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共计800余名。二是做好外部防控,强化金融行为流程防范和矛盾纠纷调解诉讼。金融机构调解室派驻法官对签约合同内容进行审核,讲解法律风险,指导合同填写,协助签约过程管控。同时,为贷款人进行贷款前法律知识培训,将一些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扼杀在合同签订阶段。对履行期将近的合同,银行人员向法院提交申请,向签约人发出由法官签署的提醒书,督促签约人自觉履行合同约定。当发生金融纠纷时,防控金融风险办公室及法院诉前调解团队将在第一时间进行诉前调解,利用多元化纠纷调解平台,根据案件诉求,争议焦点相似性,促进矛盾纠纷分流化解。针对已经起诉的金融债权纠纷案件,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实施“防控金融风险办公室+诉调对接团队”审判模式,按照“繁简分流、分类化管理”审判布局,为当事人提供从调解到保全、鉴定、速裁和审判、执行“一站式”服务,适用简易速裁程序和司法确认方式全面提高纠纷化解效率。三是做好社会防控,强化金融法制知识宣传,增强人民群众风险防范意识,礼泉县法院联合县金融办制定《加强防范金融风险法律宣传工作方案》,加强统筹部署,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法院官方网站等平台大力宣传金融纠纷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金融风险防控技巧,提升人民群众风险防控能力;在辖区乡镇(社区)驻地、车站、广场、金融机构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横幅展板、电子屏幕、张贴通告等方式对金融类案件失信被执行人进行曝光,教育、威慑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义务。
每一名法官都是优化金融环境的参与者,每一起案件都是金融环境的试金石。礼泉县法院创新落实“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咸阳模式,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创新创立防控金融风险“三防三强化”礼泉品牌,自依法防控金融风险办公室和金融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共诉前化解、调解金融纠纷案件742件,标的额1890余万元。金融纠纷案件受理量持续下降,年均降幅达到10%以上,努力构筑了一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礼泉防线”,进一步助力提升全县金融环境“软实力”。(陕西省礼泉县人民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