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主线,把市域社会治理改革纳入深化改革重点任务,推行“社会治理‘323’未央模式”,形成行政管理服务、社区管理服务、社会服务融合的社会化治理格局,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未央区市域社会治理“323”模式中的第一个“3”即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三个中心”;“2”即建设优化“智慧基座(“一张网”智能化管理平台)、建设优化“人工基座”(以社区党支部为旗帜、专兼职网格员为主力、志愿者为补充的全科网格队伍);“3”即成立坊里办(村、社区)联席会、街里办(街道)联席会、区里办( 区级)联席会。
坚持党委领导,强化基层基础。让群众遇到问题“有地方说事、有地方理事、有地方解决事”“最多跑一地”“只进一扇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性举措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集成式突破。
基于此,未央区委、区政府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坚持以“社区阵地不规范、两委干部作用发挥不明显、管理方式粗糙、服务手段不多、与物业管理衔接不顺”等问题为导向,深入全区各街道及社区开展基层治理工作专题调研,走访了60多个社区(村),通过调研走访,先后召开2次深改专题会研究社区及市域社会治理改革工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党建引领、社区先改、边试边改的路径,逐步形成了“323”模式,为全区市域社会治理提供了基本遵循。
为强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323”模式,未央区聚焦基层基础,从社区治理入手,创新实施以“社区拆分工程、阵地提升工程、队伍激励工程、头雁引领工程”为主体的固本夯基四大工程,进一步夯实市域社会治理改革的基层基础,加快“全科网格化”建设和区、街、社区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妥善处理邻里矛盾纠纷,全力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建设平安和谐社区,让群众更有安全感。四大工程成为强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323”模式的 “加速器”。
整合资源,搭建“三个中心”。立足辖区实际,未央区通过物理资源和行政职能的有效整合,建设区、街、社区(村)三级互通的党群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社会治理中心“三中心”,实现便民利民“一站式”服务、社会矛盾“一站式”解决、应急处置“一站式”指挥。
市域社会治理“面”在治理,“芯”在服务,建设“三中心”,正是基于这两个关键点。
未央区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作为践行新时代组织路线和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立足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全面推进“1+10+N”城市三级党群服务阵地体系建设(区级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站),打造了“十五分钟党群联系圈”,让党员随时找到阵地。
区政务中心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未央区一手抓“一厅式”审批,一手抓“一次办”“远程办”,整合全区16个部门135项行政审批事项,集中划转至“中心”办理。编制“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礼包131个,推出“改革试点诊所备案”四减一取消举措,推行远程不见面踏勘方式,打造“1+N+Y”工作机制,奋力为辖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细致的服务。
在“323”模式中,未央区着力打造社会综合治理中心,整合全域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实现受理群众来访、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化解处置能力,让群众办理“堵心事”不再跑“冤枉路”“折返路”。利用综合治理和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内信息化指挥平台和综治视联平台,建成全区纵(区、街、社区)横(公检法司及应急、武装、信访、卫健、交警、消防、交通、城管等部门)贯通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和系统,切实提高全区应急处突能力。
融合线上线下,打造社会治理“智慧大脑”。全区成立专兼职网格员队伍,积极应用全市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和“长安e格”手机APP,构建“手中有终端(手机APP系统)、空中有探头、阵地有平台(信息指挥平台)、互联有网络的科技支撑体系,通过人机互动,进一步织密服务网格。
未央区牢牢把握“用服务关怀推动源头治理”的理念,把工作重心更多的倾注于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未央区每个社区都有一张“网格联心卡”,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联系信息及网格员工作清单全部在“卡”上公开,群众有需要时第一时间可以知道找谁帮忙。小小卡片让社区服务和群众需要深度融合,起到了“联心”作用。
据了解,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未央区对全域居民信息进行摸底,在各社区建立了“彩虹关怀”台账,明确了各类关怀对象的走访关怀要求,目前已完成登记建档16981人,覆盖率达到100%。“彩虹关怀”台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精细化管理,做到了实实在在地为居民办好事,将便利服务、关怀关爱送到居民的心坎上。
联动共治,成立理民事解民忧工作平台,不断完善区域社会治理体系。推行“各司其职+联席会”办事模式,成立“坊里办”“街里办”“区里办”三级理民事解民忧平台,社区“坊里办”平台采用“一办四管家”结构,解决处理群众疑难复杂问题。
街道“街里办”平台采取“1+11+5”结构。“1”即“街里办”联席会;“11”分别是街道“六办四中心一中队”负责人;“5”分别是街道司法所长、食药所长、派出所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法律顾问,集中研究处理“坊里办”不能解决的疑难杂症。
区级“区里办”平台采取“1+9”结构。“1”即“区里办”联席会;“9”是“党群共建”“安全稳定”“民生保障”“政务商务”“宣传文化”“‘三调’联动”“城市建管”“医卫教育”“军民宗侨”九个工作联席会,研判解决问题,从源头杜绝部门间推诿扯皮的情况。
依托三级工作平台,未央区大力推进区级部门与街道之间的职责重构,资源重配、体系重整,推动社会治理优质资源向街道下沉,完善了功能性平台运行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了街道社会治理力量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提升了街道层面社会治理能力。
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区10个街道和151个社区已建成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全区网格员通过“长安e格”共上报网格事件54549件,办结53224件,类型涵盖民生、环境、信访、司法等各个方面,通过平台的运转和事件的处置,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回应了群众诉求、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得到了群众的认可点赞。
服务和治理相得益彰是市域社会治理的应有之意,“小事不出社(村)、大事不出街、难事不出区”是回应解决群众诉求的基本担当,在改革的路上,未央区将紧盯推进“323”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短板,坚持边改革边优化,不断拓展市域社会治理改革未央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陈杰钢 孙利权 李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