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聚焦“急难愁盼” 回应群众关切

陕西高院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

2021-09-29 15:27:36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9月27日下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通报陕西法院“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展成效及进一步深化举措。

 

 

据了解,陕西高院统筹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机衔接第一批、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要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印发了《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法院和广大法官干警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从诉讼事务网上申办通办、提升诉讼服务能力、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少年法庭”建设、实施涉民生案件专项行动、深入“六进”普法宣传等6个方面,集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截止8月底,全省三级法院先后出台了980项便民利民具体举措,为群众办实事4500余件,共受理案件77.9万件、审执结53.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40.5%、46.2%,全省员额法官人均结案136件、较全国平均结案数多21件。全省法院实现了诉讼服务“一站办理”、诉讼业务“一网通办”、导诉服务“一号通办”等诉讼服务的整体升级,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守护好群众舌尖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以“少年法庭”建设和“红领巾法学院”创建等强化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以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暖薪行动”、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等依法服务保障民生,以“纵向有进步 横向有进位”专项活动和繁简分流改革、案件审限管理等推动司法办案提质增效,以构建执行联动机制、开展“三秦飓风”专项执行、诉讼费退费集中清理等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以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民法典》主题宣讲等促进群众法治意识提升、纠纷依法高效化解,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更直接、更实在。

下一步,省法院在巩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更加精准对接群众期待要求,突出审判职能,实施项目带动,着力从为民司法、减民诉累、护民安康、保障民生、解民难题、便民诉讼等6个方面,提出了全省推进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基层人民法庭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诉讼费退费长效机制建设和集中清理、诉讼费缴纳和诉讼票据电子化管理试点、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依法惩治涉严重暴力和涉食品安全等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犯罪及涉电信网络诈骗等侵犯群众财产安全犯罪、推广“红领巾法学院”教育实践、持续开展涉农民工案件“暖薪行动”、建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协商机制、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执行难和久拖不决案件、诉讼事务集约化多样化服务等10条深化措施,让诉讼更便民亲民、司法更安民惠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副组长范思泓出席发布会,陕西高院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还重点对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统一试点、诉讼费退费集中清理、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解读。(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供稿)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安康中院发布《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 陕西“净网2021”专项行动传捷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