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公布便民利民12项措施

2021-05-20 14:00:28   

5月19日上午,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便民利民12项措施。市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梁根科通报全市检察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相关情况。办公室主任韩柏超介绍市检察院12条便民利民措施具体内容。第十检察部主任王浩和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王庆红作补充说明。宣传处处长党剑鸣主持发布会。同时,省人大代表及市政协委员也参会。新华社等15家新闻媒体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西安检察官方微博进行同步直播。

梁根科通报情况时指出,全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以“五进”(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进校园、进单位)为抓手,协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事。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干警深入企业、社区、村镇、学校、机关单位210余家,走访群众390余人次,梳理意见建议24条,出台便民利民措施12条,共为群众办实事262件,其中市检察院办实事34件。

全市两级检察院在服务大局中为民办实事,组织干警送法进企业,积极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检察服务。市检察院制定《关于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了20方面的58条措施。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为西咸集团做企业风险防控报告。未央区检察院公布《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十二项工作措施》;长安区检察院修订《关于依法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涉民营企业案件刑事合规办理工作指引》;雁塔区检察院成立全省首个检察机关牵头的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与8家区级部门共同签署全省首个区级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框架协议。

着眼助力十四运,印发《西安市检察机关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方案》。截至目前,共发出检察建议41份。阎良区检察院结合实际,开展无障碍出行设施、现制现售饮水机设施等5个专项检察监督活动。

围绕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全市两级检察院持续推进在社会治理中为民办实事,270余名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检察官,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覆盖100余所学校、上万名师生,其做法被《法制日报》报道。新城区检察院36名法治副校长赴辖区44所学校开展法治宣讲,赠送法律书籍800余册。灞桥区检察院与区教育局联合印发《灞桥区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积极抓好落实。

12项便民利民措施,具体内容公布如下:

对受理条件一次性告知。在接待大厅放置刑事、民事、行政申诉等案件受理条件和提交材料清单,通过配置智能机器人、查询触摸屏等方便群众随时查询了解。

对来访群众实行一厅式接待。在接待大厅配备储物柜、数字阅报台、书写台、饮水机、急救箱等,设置检察长接待室、视频接访室、律师接待室、候谈室,为来访群众反映问题提供各种便利。

积极推广视频接访。推广应用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建立区县检察院预约市检察院接访工作机制,实现上下级检察机关远程接访互联互通的工作格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

升级热线系统。升级12309服务热线,增加接听席位,进一步完善法律咨询、释法说理、信息反馈等功能,确保12309服务热线便捷、高效。

强化律师接访。邀请律师参与涉检问题接访,每周二、四设立律师接待日,积极为群众开展法律咨询。

提供法律服务。以检察“五进”活动为抓手,深入企业、社区、村镇、学校、单位等进行法治宣传,发放法律资料,开展普法讲座,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落实信访回复。持续落实群众来信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实体性结果或进展答复制度,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开展司法救助。不断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因受到不法侵害无法通过诉讼程序获得赔偿的生活困难人员,特别是贫困户、未成年人、军人军属、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优先申请国家司法救助。

服务非公经济。建立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绿色通道,对非公经济组织诉求优先受理、快速办理。

一站式办理。案件管理中心统一负责代理本院办理案件律师、诉讼代理人的接待工作,严格落实“一站式办理”“最多跑一趟”等工作要求,做到热情接待、依法办事、周到服务、准确解答。

提供预约服务。实行律师、诉讼代理人电话提前预约阅卷制度。对于市院办理的案件,律师、诉讼代理人可通过029-86130718电话提前预约阅卷,案件管理中心根据预约情况提前刻录所需案卷电子卷宗光盘,实现阅卷随到随取随走。

自动推送案件程序性信息。主动向律师、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推广注册绑定12309中国检察网服务平台,通过检察服务平台自动推送案件程序性信息。安排专人负责12309检察服务平台申请事项的办理工作,做到专人值守、高效处理。(冉旭阳)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网上反映 线下解决
下一篇:富平县法院多措并举清理积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