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咸阳法院深耕诉源治理 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2021-08-16 20:07:59   

去年以来,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要求,在陕西全省率先开展“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工作,立足职能、延伸触角、创新手段、司法为民,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聚集案源治理,以严格公正司法践行为群众办实事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严惩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犯罪,积极参与禁毒斗争,严惩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涉民生领域犯罪案件,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近两年来,咸阳全市法院一审审结刑事案件3977件。保障增进民生福祉。妥善化解教育、就业、医疗、养老、消费等涉民生纠纷13989件,扎牢民生司法保障网。完善家事审判机制,审结家事案件15085件,引领良好家风。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审结劳动争议、社会保险等纠纷案件701件,推动构建规范和谐的劳动关系。探索行政审判“五三”工作模式,深化“庭审咨政”工作机制,效果明显。2019年4月,某建材有限公司状告咸阳某生态环境分局请求确认拆除行为违法一案,市中院针对执法机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党组织提出《司法建议》,要求从败诉中汲取经验,提高执法人员查处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全面取证意识和技能,有力促进了相关部门决策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两年来,咸阳法院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777件,工作做法被陕西省政府简报刊发推广。市中院“行政争议诉源治理机制研究”成功中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保障群众胜诉权益。依托“集中执行涉民生案件,服务保障‘六稳’‘六保’”“春季执行攻坚克难”等专项执行活动,持续加大执行力度,坚决打击规避、逃避、抗拒执行行为,近两年,咸阳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38977件,执结31225件,结收比为0.8,执结标的额42.68亿元;其中,市中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497件,执结1370件,结收比为0.91,执结标的额14.3亿元。3月24日,三原法院出动法官干警70余人、警车14辆、工程机械8台,历经18小时,对一起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进行强制执行,将土地返还给申请人,有效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聚集多元解纷,以前端交融共享践行为群众办实事

打造集约高效的解纷渠道。深耕细作“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诉调对接中心等与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在镇(街办)、村(社区)建设法律服务站、法官工作室。共建成法官工作室109个,法律服务站47个,专业调解中心36个。推行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制度,推行委托委派 “三三制”工作法,首轮调解由村(社区)法官工作室(诉讼服务站)或职能部门进行;调解未果的,依次转入镇(街道)法律服务站、县市区联合调处中心进行第二、三轮调解,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淳化法院通过“四中心”以诉前调解方式,一天内成功化解民间借贷、劳务合同、买卖合同纠纷14件。提供形式多样的法治服务。咸阳全市法院派驻1000余名干警深入全市127个镇(街道)和2003个村(社区),持续开展“十个一”(即向派驻地区人民群众通报一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开展情况、开展一次大走访活动、进行一次法治宣传、召开一次座谈会、赠送一本法律书籍、对基层组织进行一次法律咨询服务、进行一次矛盾纠纷化解、给所在地提出一条司法建议、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对临时党组织工作进行一次点评)活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法律服务。破解制约发展的法治难题。与基层组织、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建立联系点制度,加大 “一对一”联系力度,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就潜在矛盾和制约发展的风险直接对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利用各级媒体及微博、微信、官网等平台,多角度报道典型案例和审判经验;推行一对一“看诊”、“零距离”解答、“云宣讲”普法,以司法力量解决群众难事。长武法院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联动机制,利用数小时圆满化解涉众性劳动争议案。

聚焦源头预防,以优化营商环境践行为群众办实事

探索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出台《依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条”》,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通过指导企业内部风险评估、探索“法治体检”预警机制、建立涉企风险防控机制等措施,帮助企业分析原因、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和风险防控机制,预防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民营经济保护力度。以“企业法官工作室”为依托,深化涉企案件审判协调机制,开展“打防联动”专项整治,稳妥处理企业涉诉案件,助力市场主体纾难解困。完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维护创新企业正当权益,保护市场主体自主创新,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内控在企业。礼泉法院在袁家村设立旅游纠纷调解委员会,有效化解旅游行业纠纷,依法保护旅游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提供公平放心法治服务。建立“涉企案件绿色司法通道”,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涉企案件直通车窗口,对涉企诉讼纠纷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突出司法惠商,对暂时经营困难但尚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灵活采取和解、以物抵债、分期偿还等方式,将诉讼活动对企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今年五月份,开展“访百企、进万户”活动,走访全市重点工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审结涉企案件339件,知识产权案件107件,现场释法解惑217次,发出司法建议16份,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聚集质效提升,以高质高效业绩践行为群众办实事

以“四化”促“双进”提升。扎实推进“双进”专项工作,以审判执行案件的高质高效践行司法为民。坚持目标化管理,紧盯案件质效核心指标,认清工作位次,确定进位目标,并将进位情况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和法官绩效考核。坚持项目化推进,开展了“发改案件”“长期未结案件”等专项治理,切实把短板指标分解为具体项目,细化措施,因案施策,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坚持精准化指导,落实党组成员包“双进”、抓质效,包督导、抓短板,包队伍、抓决战“三包三抓”责任制,推动劣势指标实现逆转进步。坚持全员化参与,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战斗员的思想认识,今年上半年,两级法院全员参与“双进”专项工作、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中心工作,攻艰克难,奋力直追,确保“双进”专项工作取得实效。以管理促“双进”提升。坚持带案指导,通过仔细调研分析和个案切磋,进行“点对点”业务指导,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形成指导性意见,不断提升办案质量。加强审判管理,着力打造“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庭长层级抓,审判管理部门统筹抓,员额法官自我抓的“四位一体”的审判管理格局。加强案件评查,集中开展“七类”案件评查,邀请省高院评查组对咸阳市中院重点案件进行评查,咸阳市中院对基层法院重点案件进行评查,对确实构成错案的,依法启动责任追究机制,以违法责任追究倒逼审判质量提升。以科技推“双进”提升。建成24小微法院,开通咸阳法治E平台,全面启用电子送达平台和在线视频调解室,971个调解机构和2278名调解员全程在线,减少人民群众诉累和法官的事务性负担。一季度,咸阳全市法院结收比、一审判决案件发改率、生效案件发改率、人均结案数、平均审理时间、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法定正常审限内结案率优于全省平均值。

聚集便民利民,以丰富快捷服务践行为群众办实事

坚持做到便民化“十项承诺”。坚持有案必立不拖延、坚持一站服务不折腾、坚持投诉必理不推诿、坚持文明服务不生硬、坚持提升效率不拖沓、坚持司法公开不遮掩、坚持关注弱势不冷漠、坚持执行兑现不空判、坚持便民服务不停步、坚持平安建设不懈怠。精心提供温情化诉讼服务。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15家法院在全省率先高标准完成改扩建任务,面积达到13430平方米,所有诉讼服务实现一站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将咸阳历史文化和优良司法传统等元素嵌入诉讼服务中心,提炼悬挂20幅中外法治故事,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本土法治宣传品牌。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度,开通预约上门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保障人民群众的诉讼权利。严格落实诉讼费用缓、减、免政策,对于符合规定情形的,应减尽减、应免尽免。努力满足快速化解纷需求。出台《关于全市法院全面推开速裁工作的实施意见》,召开咸阳全市法院速裁工作推进会议,不断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加强速裁团队建设,配齐配强人员,速裁部门按照1:1:1比全配齐员额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组织开展“速裁工作推进月”,评选“速裁之星”,营造人人速裁的浓厚氛围。

“‘五链共治 法在基层’深层次的涵义就是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人民司法理念,在切实提升诉讼案件质效、着力抓好案源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司法在引导规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通过五治融合、上下一体深耕细作‘五链共治法在基层’诉源治理工作,努力把公平正义送到群众身边,把法治的种子播种在群众的心中,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咸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冯华如是说。(高继超 周晓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法治护航 让母亲河永葆年轻
下一篇:打造人民调解工作新名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