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政法各单位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作为教育整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渠道“听民意”、多形式“聚民心”、多举措“惠民生”,细化出台便民利民措施,教育整顿结出“累累硕果”。
多元调处解纷争 行稳致远的“法院智慧”
“经过调解,对方将在9月底前付清劳务费……”6月17日,在阎良区人民法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原告程某高兴地说,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可以落地了。
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阎良区法院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持续推出3批“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利民工作措施23条,逐步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据阎良区法院副院长张宁介绍,全院主动把司法工作融入党组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化拓展由资深法官+专职调解+特邀调解组成的多元解纷模式,采用“法理专家”+“实事顾问”形式,不断拓宽解纷渠道,运用枫桥经验,推进诉源治理,形成具有阎良特色的多元解纷机制。自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诉前调解案件559件,诉源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多调融合”滤纠纷于诉前,“分类化解”解纠纷于诉中,“延伸服务”了纠纷于萌芽,通过多元解纷机制的不断完善与拓展,诉前矛盾纠纷分流比例持续上升,诉讼案件快增势头逐步扭转的态势已初现。阎良区法院2018年至2020年连续三年的案件平均增幅不到10%,远低于省市平均增幅。
推行网上立案、下班延时立案、上门立案等举措,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网上立案428件。不断完善诉讼便民服务举措,提供优质诉讼服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1300余次、办理涉及农民工劳务费等批量案件共计200余件。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利用“电子送达+云端庭审”,简易程序使用率维持达到89%以上,切实提高了诉讼时效。重点围绕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涉民生案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立案、强力执行,提速提效提质,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元、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
走深走实护安全 航空城发展的“检察贡献”
“基地成立至今,栽种树木100余棵,放流鱼苗10.5万余尾,异地修复、恢复生态整体效果初现。”6月17日,阎良区人民检察院干警田诚介绍道。
平衡生态满园青翠竞芳妍,关爱自然万叠云山争秀丽。3月12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在阎良区石川河阎良段正式揭牌,开启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综合治理模式。
阎良区检察院探索以生态修复为中心的环境损害救济制度和多元化生态修复方式,对环境资源案件中原地生态环境损害不可修复、不宜修复或者无修复必要的,实行补植复绿、增殖放流、劳务代偿等方式替代性恢复生态环境,实现“异地补植、恢复生态、总体平衡”的效果。截至目前共计发出涉河检察建议23份,清理流域面积达42000平方米,长度26公里,守护了航空城的绿水青山。
围绕“能动检察”“生态检察”“平安阎良”“经济发展”“幸福阎良”建设,阎良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21条工作措施,共计为民办实事67件,发出行政诉前检察建议30份。调研走访44人次、调研对象38人,收集问题14条,解决问题14个。接待律师20次,律师满意度达到100%。
同时,开展现制现售饮水机设施专项检察监督活动,针对发现的部分现制现售饮水机存在相关证照不全、饮水机没有公示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员未能提供有效个人健康证明、无日常巡检、自检记录,且没有水质检测报告和滤芯更换记录等种种问题,立即处置。开展无障碍出行设施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对辖区各大银行、商场、电影院、汽车站等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进行全面摸排调查;开展药店违法网售医疗器械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并协调相关行政机关共同监督执法。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环境保护,清理垃圾和污染物专项活动。
以司法救助为契机,解决群众“忧心”问题;以履职尽责为核心,解决群众“烦心”问题;以法治宣传为抓手,解决群众“担心”问题,阎良区检察院不断为航空城发展提供“检察贡献”。
优化服务展新风 执法为民的“公安力量”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困。西安市公安局阎良分局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务实特色、提高效率效能,出台了6类13项便民利民措施,侦破涉及群众财产安全的案件134起;组织各类法制宣传95场次;深入走访企事业单位、学校、村组、社区等525次;排查和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73件;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829件。
根据群众对公安服务的现实需求,为有效解决群众排长队办理交管业务的问题,公安阎良分局持续加大交管服务事项进驻户籍窗口改革,交管服务窗口全面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分局户政服务大厅和9个派出所户籍室,方便群众就近办理3类27项交管业务。截至目前,在户籍窗口办理交管业务服务共计258件。
紧盯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多发势头,公安阎良分局全面深化农村派出所社区民警既管治安,又管交通;交警中队民警既纠正交通违法,又维护社会治安的“两警合一”改革,进一步提升城乡警务效能。
据阎良交警大队大队长潘军峰介绍,阎良分局6个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对辖区330条村道和65所中小幼儿园周边道路进行全面排查,坚持每周一研判,每月一推进,深入落实“一路一策、一点一策、一校一策”,打造了交警大队—派出所—村组干部三级“交通安全宣传微信平台”,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140余次,被中央级媒体宣传报道3次,省市级媒体宣传报道96次。经过不懈努力,辖区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法律观念进一步提升。
与此同时,公安阎良分局加强信息研判,建立长效机制;抢占宣传教育阵地,加强源头预防和治理;加强反诈中心建设,提高实战打击能力,多措并举全力构建“全民反诈”新格局,重拳出击坚决打好“反诈人民战争”。
“截至目前,共推广反诈APP两万余人次,‘断卡行动’反馈率100%,刑拘49人,惩戒15人。由民警自导自演的16部反诈小视频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提高了群众的反诈意识,有效保护群众财产安全。连续三个月,阎良辖区内电信诈骗案件发案率持续下降。”公安阎良分局反诈民警陈浩说。
民呼我应促提升 高效惠民的“司法温度”
聚焦主责主业,阎良区司法局围绕护航十四运、助力营商环境提升,以群众方便不方便、满意不满意为标准,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治保障职能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彰显高效惠民的“司法温度”。
结合辖区实际,阎良区司法局制定《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方案》,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村镇、进学校、进单位”问卷调查活动,广泛向群众征集意见建议。落实全方位助力营商环境提升,开展规范文明执法专项行动,建立证明事项清理长效机制,推动行政复议受理办理,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开展律师、公证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等专项工作,举办公共法律服务宣传月活动,开辟公证办理“直通车”服务,做实做优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开展法律服务保障十四运活动等具体措施,为群众提供“贴身、贴心、周到、周全”的法律服务。
“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可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们的服务真贴心,确实为我办了一件大好事……”看着眼前上门服务的阎良区司法局公证处人员,铜川市80岁老人孙某连连道谢。
针对年老体弱的群众出行不便问题,阎良区司法局公证处主动提供无偿上门服务,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公证940件,上门服务30次。积极推出行政复议便民举措、法律援助“全市通办”机制、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惠民举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阎良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通过持续提升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进一步为群众解难题,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阎良区司法局公证处主任任静说。(何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