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法治 > 正文

广东海警:乘风破浪,守卫“海上国门”

2021-10-15 09:16:50    人民政协网

广东因海而兴、因海而富,大陆海岸线长4114.3公里,居全国第一位,而广东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是陆地面积的两倍多,来自海上的安全风险也是巨大的。作为“海上国门”的守护者,广东海警乘风破浪,克服艰难险阻,用汗水和智慧为人民筑起“海上长城”。

 

 

勤练本领

“叮、叮、叮……”随着急促的警铃响起,海警执法员紧急登上舰艇,迅速开赴任务海域展开训练。

为筑牢海上安全屏障,确保辖区海域安全稳定,强化海上治安动态监管及舰艇编队训练综合能力。3月,广东海警局组织汕头、揭阳、潮州等三个海警局多艘舰艇在粤东海域开展了为期18天的海上执法实战训练。

根据任务需求,此次训练组织开展了海图作业、港岸操演、系泊操纵、航行组织、编队运动、海上救助、登临制控等科目训练,着重提升海上执勤执法能力。

“自《海警法》颁布实施以来,让我们海警执法员对职责任务有了更准确的定位。通过此次实战训练,加强了各市海警局之间的协同联动,检验了各舰艇之间的联防联控和舰艇编队协同作战能力,提升了舰艇指挥员在复杂海域情况下的舰艇操纵水平及应急处突能力,为下步随时应对海上突发情况做好准备。”指挥此次行动的广东海警局副局长沈伟民说道。

夏季是台风高发的季节,顶着烈日和海风,广东海警的练兵脚步却没有停下来。8月,广东湛江、茂名、阳江海警局组织舰艇编队,奔赴粤西某海域开展多科目海上专项训练。

此次专项训练从海警维权执法任务实际出发设置训练背景,狠抓基础课目,连续开展“舰艇岗位合格、编队运动、执勤运用”等训练,旨在提升舰艇海上应急处突和执法执勤能力。

训练甚至在台风天气影响下进行,编队克服大风浪不良海况,接连展开单纵队、双纵队、人字队等多种队形变换与保持,检验单艇整体配合能力和各舰艇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提升舰艇指挥员操纵水平和应急处突能力。

 

 

据编队指挥员、广东海警局副局长刘金辉认为,此次海上专项训练按照全员额、全要素快速机动,各舰艇长进一步熟悉了辖区海域、重点港口的水文地理和航行方法,巩固提高了指挥员组织指挥、协同配合和应急处置能力,检验了该局海上执法执勤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

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风雨险阻,在日复一日的锤炼中,海警队员逐渐加深了对这片海域的热爱,也更坚定了守护“海上国门”的决心。

亮剑“国门”

8月2日,东莞海警局接一警情通报:“有一群众在威远对开海域被持枪抢劫,群众被打伤,在医院进行救治。”接警后,东莞海警局立刻派员前往调查核实。

“犯罪团伙气焰十分嚣张,他们携带枪支在海上作案,手段残忍、性质恶劣,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坏。”鉴于案情复杂,东莞海警局将该情况上报至广东海警局。广东海警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抽调精干执法力量奔赴东莞,与东莞市公安局成立联合专案组。一场海上“扫黑风暴”就此展开。

通过缜密侦查,专案组成功摸排出一个以江西上饶籍人员为主要成员的犯罪团伙。侦查发现,该团伙具有很强的反侦查意识,利用海上作案现场取证难、追踪核实难的特点,肆意妄为,多次实施违法行为并成功逃避执法机关的追捕,且已逐步形成了以广州为核心,辐射珠三角水域的抢劫销赃产业链。

“他们的警惕性很高,租赁多处住所,时常变更地点,给抓捕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经过近20天的侦办,专案组摸清了整个犯罪团伙的网络架构及作案规律,并掌握了该犯罪团伙的通行方式、居住地点以及他们的违法方式,在江西上饶、广东深圳和广州南沙等地进行多点设伏,为下一步全面收网做好了充足准备。

为全链条打掉该团伙,遏制违法犯罪的嚣张气焰,专案组继续深入侦查,将该案的打击模式由个别经营、分散打击升级为联合经营、全链条打击模式。

8月19日,专案组获悉,该犯罪团伙将于近期再组织人员进行作案。为及时有效、最大限度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专案组研判,一致认为收网时机成熟,随即抽调海警执法员、公安特警和刑警等精干力量组成多个抓捕组,到指定地点进行设伏,并瞄准时机,成功将团伙头目程某平等三人抓获并押解到案,抓捕行动首战告捷。

为实现全链条打击,海警机构专门派遣海警摩托艇,增援公安部门陆上执法力量,以海陆夹击的方式,在广州、深圳、上饶等地发起的两轮统一收网行动。现场成功抓获团伙负责船舶驾驶、货物搬运、持枪抢劫、分赃销赃等各个环节的嫌疑人15名,缴获枪支4支,管制刀具、追踪器、屏蔽器等作案工具一批。该案的成功侦破,是海警新体制新编制运行以来自主侦查经营、全方位打击海上持枪抢劫犯罪团伙的首次成功战例,案件全链条的收网,全面摧毁了1个活跃在珠三角地区的特大涉黑涉恶团伙,强有力震慑了海上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净化了辖区的治安环境。

收网后,专案组加大审讯力度,派员同时奔赴各地,对嫌疑人的作案地点进行再次确定,还原作案细节,搜查作案枪支,利用一个月时间通过对大量的数据抽丝剥茧,逐步梳理出犯罪团伙完整的组织架构和脉络。

“海上持枪抢劫是抢劫作案从陆地到海上延伸的形式,是不法分子隐蔽作案的新方式,这是海警机构侦办的典型案件,办案中克服了种种困难,与公安部门在侦查、抓捕、审讯、取证等环节加强协作,掀起了一场有影响力有震慑力的扫黑除恶风暴。”广东海警局局长刘绍根表示,广东海警局从立案到破案、从抓个体到打团伙,不到1个月时间,成功摧毁了这一特大涉黑涉恶团伙,彰显了严打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

联动执法

比起惊心动魄的扫黑除恶行动,海警部门的日常工作更多都围绕打击走私违法活动开展。

为严防疫情海上输入,加强辖区海域监管,今年以来广东海警局深入开展“国门利剑2021”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走私违法犯罪行为。结合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出多元化、网络化、隐蔽化的特点,广东海警局深入分析辖区治安形势,有针对性调整勤务,在重点海域组织舰艇加强值守和巡逻管控。

6月5日起,广东海警局组织开展为期1个月的“净海2021”海上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与公安、海关缉私、海洋综合执法、海事等职能部门密切合作,海陆联动,开展清港清湾,全面清理违规船只停泊点,查获各类走私案件45起,查扣涉案船舶52艘,抓获涉案人员104人。

但随着相关涉海职能部门对珠江口水域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不法分子为躲避查缉,使用“三无”大马力快艇(俗称“大飞”)进行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在粤港西部海上边界附近海域聚集多艘流动渔船,为其提供靠泊、加油、食宿等服务以谋取不法利益(俗称“酒店船”)。9月下旬,广东海警局联合香港水警开展打击整治粤港西部海上边界水域“酒店船”专项执法行动,成功查扣25艘涉案船舶。

9月25日,在香港水域,香港水警巡逻艇遭走私船只冲撞致4名船员落水,其中香港水警高级督察林婉仪殉职、3名水警负伤。案件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对海警执行任务的危险性也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为尽快侦破“9·25”专案,严厉打击走私犯罪行动,广东省打私领导小组决定于10月1日至7日在全省范围内部署统一开展“清湾行动”。该行动重点围绕走私“购、运、储、销”各环节,围绕“人、船、车、货、库、资金”各要素,开展地毯式全方位排查、全链条打击整治。“清湾行动”共查获“三无”船舶94艘,“酒店船”21艘,抓获涉案人员181人,在珠江口水域活动的“大飞”数量明显下降,跨境海上走私偷渡猖獗态势得到有效遏制。

刘绍根说,此次联合行动创下“三个首次”:即首次由广东公安、广东海警、香港水警在粤港水域联合开展执法行动;首次由公安、海警、海关缉私、海事、海洋综合执法部门各自派出舰船、组成联合执法编队参战;首次出动警用直升机、前后方视频指挥调度、采用新型装备手段开展立体化巡防打击整治。

在实践中,广东海警局与省公安厅、香港水警建立了定期会晤、情报交流、协同联动、“点对点”对接等协作机制,并通过开展集中清查、源头整治、联合巡航等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了走私分子的嚣张气焰。

除了与执法部门展开联动,广东海警局还坚持与相关职能部门常态开展日常检查、不定期专项检查等制度,深化海上执法力量协作配合,切实形成执法合力。例如,7月,广东海警局联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开展为期一周的联合督导检查活动,严格履行事前介入、事中检查、事后监管职责,不断完善辖区海域资源保护机制,切实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碧海2021”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成效明显。

10月11日,刘绍根通报海警机构开展海域执法专项行动以及联合开展“清湾行动”的有关情况。今年以来,广东海警局确立“破大案、打团伙、摧网络、固成效”的工作思路,与公安、海关缉私、香港水警等执法部门开展了“国门利剑”“净海”“亮剑”“打击整治珠江流域‘大飞’走私联合执法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先后破获“1.23”特大走私香烟案、“7.30”特大走私香烟案、“8.02”海上持枪抢劫案等大案要案,成功查办各类走私类案件115起,抓获涉案人员483人,查扣涉案船舶207艘,涉案海砂9.9万吨,冻品3500吨等,总案值约23亿。

刘绍根说,下一步,广东海警局将继续强化责任担当,密切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以更大的打击力度,全面掀起各项反走私行动新热潮,坚持持续打、深入打、坚决打,在持续严打中形成高压震慑,为维护平安海域贡献更大的力量。(记者 林仪 通讯员 顾俊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湖北省公安县警方成功破获一32年命案积案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