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发挥“五大课堂”作用 增强“五个认同”实效

——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探索

杨胜才    2021-12-28 10:01:18    中国教育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自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以来,中南民族大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四个特别”培养目标,坚持“三全育人”实效导向,以“五大课堂”为主要平台,以“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以“创建工作”为关键抓手,以“伟大梦想”为重要载体,以促进“三交”为根本途径,有效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效性。

问题导向谋突破

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面临“为何铸”理论问题、“铸什么”内容问题、“哪里铸”阵地问题、“如何铸”抓手问题、“何以铸”路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以发挥“五大课堂”作用为突破口,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实效。

改革创新第一课堂: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教育系统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必修课,完善“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历史”等文化选修课,开设“多彩中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精品课程思政特色课程,形成课程群。

规范设计第二课堂: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常教育规范化。设计各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大学生骨干成长营和训练营、大学生党员先锋营等成长平台,开展五十六个民族学生共同参与的“民大节”活动。

文明创建第三课堂: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空间生活化。持续实施混合编班、混合住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生活化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做到学习同步、语言同学等“十个同”。

强化实践第四课堂: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向行为转化。强化“导航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民族工作社会实践调查实践等,引导学生在行为实践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感、使命感。

柔性渗透第五课堂: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媒介生态化。整合学校新媒体,创新运营校报、校刊等,构建教育媒体矩阵,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润物无声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目标导向找对策

学校以“五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形成职能职责向主线优化、工作举措向主线发力、人员力量向主线加强的工作格局,以期达成“四个特别”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

完善协同育人的教育教学体系。突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解决好教师“教什么、如何教”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核心问题,整合构建课程模块,健全完善教学体系,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构建优质教学课堂。

完善考责问效的督导评估体系。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学校事业总体规划、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清单和各级领导班子目标管理体系,加强教学督导评估,提升培养目标达成度。

完善整合优化的资源投入体系。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为依托,整合教研单位、职能部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关资源。加强投入保障制度化建设,把创建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

完善常态长效的规范制度体系。着力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交流、部门联席会议、舆情研判处突等制度体系,打通创建工作最初一公里直连创建目标最后一公里。

完善有力高效的组织协调体系。健全和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各学院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横向拓展、纵向深化、立体升华、提质增效。

实效导向促发展

持续破解难点,创新“五个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抓住“五个认同”这一核心,着力解决好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教育问题。一是系统建构导向鲜明、内容完整、形式生动的国家记忆;二是全景展现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三是立体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因表达;四是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作出的正确选择;五是全面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独特优势,不断增进各族学生“五个认同”。

系统协同推进,凝聚“五大课堂”合力。从大学章程制定到发展规划,从实施方案到教学计划,从领导体制到推进机制,从主体责任到考核评估,形成了始终贯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的环环相扣、相互支撑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用好“五大课堂”主要平台,同向汇聚理论教育教学第一课堂的理论武装力、课外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的文化育化力、文明宿舍创建第三课堂的自我教育力、社会实践实习第四课堂的实践锻造力、网络媒体阵地第五课堂的网络自律力,唱响中华文明主旋律、正能量。

突出教学主体,促进交流交往交融。充分发挥民族院校促进“三交”的理想场域功能,坚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融入结合,发挥师生主体性作用,引导师生交流交往交融。教育引导各族学生准确把握中华民族意识与各民族意识关系,画出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自觉成为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传播者、捍卫者。(项目负责人、执笔人: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宣传部部长杨胜才)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28日第10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8年 已提供8000余门共享学分课程
下一篇:美育要践行“知行合一”理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