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双减”工作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地对照上级精神,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双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浙江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着力运用数字化思维、数字化工具,有力赋能“双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数字赋能培训监管。科学设计“浙里培训”应用系统,有力监管培训机构、有效服务师生。“浙里培训”依托教育大脑,系统集成“机构审批”“专户设立”“课程备案”“教师备案”“选课购课”“课后结算”“服务评价”“星级排名”“风险预警”等多功能子场景,提供整合各市县区域校外培训服务应用的全新解决方案,实现办事不用跑、服务一网办、监管全覆盖。该综合集成服务应用在为机构和学生提供一站式在线服务的同时,在数据充分共享基础上,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从原来的线下、事后监管模式转为审批—公示—监管—评价—检查的数据闭环监管模式。监管和治理的处置方式走向跨层级、跨部门在线协同治理,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有利于行政部门摸清校外培训机构底数、掌握办学状况、化解安全风险。
数字赋能资源共享。汇聚名校名师资源,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之江汇互联网学校,为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数字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家长课后托管的需求。推出课后学习服务专区和家庭教育服务专区,丰富课后学习服务供给。首期推出品德修养、科学创造、艺术育美、体育运动和劳动实践五大类免费线上学习课程,共计1600多个课时,支持全省义务教育学段学校课后服务和中小学生自主选课学习。组织全省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教坛新秀等名师领衔,携手教育技术专家、教研员和专业研发团队,组成300余人教师团队共同打造的“名师金课”60余门,采用“在线教学+在线指导”的方式,面向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在线以学科指导和素质拓展为主的教学服务。
数字赋能教育均衡。推进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省按“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共建成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3685所,其中乡村学校实现全覆盖,累计课程与活动17万节。同时,还建立了城乡教育共同体智慧服务系统。该系统采集和汇聚同步课堂、网络研修、线下教研、名师网络课堂、远程专递课堂、教师交流等六大内容。可全面准确实时呈现教共体学校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教研活动信息,将各地各校使用的不同供应商平台上的课程与教研活动信息实时同步到全省统一大课表。
数字赋能作业监管。探索建立学校常态化作业申报监测平台,率先建立有效的作业监测与公示管理机制,以数字化赋能“双减”工作。该平台通过语、数、科、英、综合学科教师每日作业申报,自动生成各班学生每日课后作业量表,有效提高作业管理的效率与效能。根据教师填报,该平台会实时计算班级里四门学科课后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的总时长,并根据四门学科当日课后书面作业的总时长进行“三色”提示。实现了“只需动动手指登录系统,孩子每日的课后作业就一目了然”,为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提供了便捷服务。
同时,全省各地坚持信息化支撑和引领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充分发挥技术在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作用。大力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基建在教育领域的部署,大力发展新型教学空间,积极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情境化、课程化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的变革,提高育人质量,让教育回归本质。
(作者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化教学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1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