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用阅读照亮教育人生

郝云亮    2021-12-08 11:57:57    中国教育报

每个老师都想成为优秀教师,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有效的路径。也许是因为现有的方法脱离实际,太过抽象和低效;或者现有的理念太过宏大,无法让人消化并及时转化;或者因教师工作太过忙碌,让老师没时间去反思和选择。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2》一书中,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何通过阅读构筑起教师成长的精神图谱,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让阅读成为 一种可能

没有人会否认阅读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但很少有人能够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助推个人成长。作者用亲身经历告诉读者,把阅读当作一种习惯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而一旦做到,定会受益无穷。

有一种方法可以把阅读理想转化为实践。很多人买了书并不读,有些人读了一半,或者读完之后,就不愿意再继续读下一本。似乎也没有人教过我们应该如何阅读,理想的阅读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作者坚持每周读一本书,每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并把每周的读后感放在博客上,坚持了15年。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每周阅读一本书是可以做到的。既然他可以做到,那你也应该可以。作者用这种方式激励和引领更多的老师加入到每周一本书的阅读队伍中。

阅读内容以非虚构类为主,更有助于专业成长。阅读的目的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素养。这就决定了阅读的内容是以非虚构类为主。作者的阅读涉猎非常广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等,但都和他所从事的工作有关。教育说到底就是关于人的学问,不仅是教育学问题,凡是和人有关的信息,都应该主动获取。和虚构类的书相比,非虚构类书阅读难度更大,但只要坚持读下去,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阅读中获得的成就感也会更大。

让阅读引领专业成长

如何用阅读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阅读哪些作品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用阅读实例一一给出了答案。

通过阅读把握教育本质。阅读教育经典,认真读几本打底的书,对教育的本质有了系统的思考和认识,这样就可以用这些认识去理解所从事的工作和遇到的问题,可以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去审视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作者认为,有些作品可能距离我们很远,但这些思想就像灯塔照亮漫长的教育之路,指引人们承担起挑战无知的重要任务。

通过阅读发现科学方法。教育是有方法的,我们的方法大都来自同行的经验。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有效学习有着越来越多的认识,逐步构建了关于学习的科学理论。如何认识“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逆向教学方法?如何认识大脑的工作原理,以脑科学为导向设计和实施教学?如何了解记忆的构建和遗忘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泛在的学习中心?……这些都是新技术引发的观念变革。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最新发现,才会让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时俱进,收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阅读学会独立思考。出于归属感和安全感的需要,每个人都不希望被排斥在集体之外,因此和他人意见态度一致,是最好的自我保护。因此我们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勇气与能力,也因此会忽略常识,忽略对教育教学基本规律的认识。比如认知提升是需要自我思考和感悟才能形成的,这需要时间训练,而现在的孩子恰恰没有时间,学到的内容应该放到实践中才会产生信息增量,而学校教学给孩子的实践太少。阿德勒的《儿童教育心理学》,劳夫的《理解教育:何为家庭教育的本质》,佐藤学的《教育方法学》等,他们讲的都是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教育常识,也是我们最需要坚持的真理,多读这样的书,会让我们坚持理想,承担责任的智慧和勇气都得到大幅提升。

通过阅读推动自我成长。谁来推动你成长?哪些方法最有效?如何确定教育价值观?如何养成好习惯?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其实都是成长中的关键环节。作者告诉我们,这方面的经典著作有很多,只要认真阅读,就会获取很多有价值的方法,不断推动自我实现更好发展。我们都羡慕名师,希望自己成为优秀教师,但纵观名师养成的路径,坚持阅读,在他人的实践中获取力量和智慧,是必经之路。

在阅读中体验美好人生

阅读让职业少些功利,多些真诚。教师是在服务他人成长中获得自身的幸福。幸福在于感悟,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教师是奉献的职业,教师是在提高服务能力的同时,收获教育的成就感,体验工作的价值意义,进而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提升自我和服务他人是相辅相成的两件事,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作者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许多原理和规律都有普遍性的意义。他认为,工作和生活不能局限在一个小的领域,这样思维受限,无法做好工作,也难以收获幸福。我们要开阔视野,广泛涉猎,从更宽更广的范围认识世界,体验人生,发现价值,看透本质,这样才能仰望星空,提高育人能力的同时收获更多幸福。

阅读让世界更加广阔。在作者的阅读书单中,除了教育学有关书籍外,还有哲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类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作者想告诉我们,其实生活原本是很好玩的,要保持好奇心,不能太功利,凡事以完成任务为重,要注重过程的乐趣。创造力的源泉在于投入和精益求精,多才多艺的人会有更大的创造力。通过阅读,也可以了解人类的过去和未来,学会用科技改变世界,在人文经典中寻找人的价值,通过哲学学会追问和求索。总之,世界很大,需要我们不断去认识,认识多了,对世界的思考就多了,格局和胸怀就更大了,就会更客观豁达地看待成败和荣辱,看待现在与将来。

作者认为,阅读不仅在专业上有所收获,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阅读还会让精神更丰富,厚实精神底色。通过阅读,会发现自己的真心,激发探究的好奇和冲动,也会对世界有更多的敬畏,并能学会用感恩和充满喜悦的心态面对世界。阅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形成一种习惯,固化为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会影响整个人生,会改变一个人,让人更加善良、宽容与豁达,让人更有责任感,让人在更深入的领域、更独立的空间去思考和体验。

和作者的书相比,我觉得作者本人也是一本书。他的人生态度、职业操守和成长经历,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借鉴。作者已经出版了几本著作,这些作品放在一起,就是作者思想的外显。读他的书,不能仅停留在文字上,而应透过文字,去理解作者的价值观与求学、工作的智慧和方法,这样对读者才会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才会推动自己不断前行。(作者单位系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08日第10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已有1400余家
下一篇:以高水平投入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