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精准减负要摸清教师负担“底牌”

王晓燕    2021-12-02 11:19:34    中国教育报

“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各校积极贯彻落实,在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缓解家长焦虑方面取得积极进展。随着“双减”工作的深入推进,一直困扰教师的负担过重问题更需引起重视。助力教师减负,亟须强化四个治理。

强化源头治理,注重师资配置。“双减”后的教师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相当大的缺口。强化教师资源配置和供给,迫切需要配套政策扶持,增加课后专职服务人员,从源头治理上为教师减负。近期解决办法,一种是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正规教育教学工作内容,适当增加教师编制,落实教师课后服务专项经费补助;另一种是政府整体协调委托,学校负责组织对接课后服务机构,具体工作更多由校外人员承担,比如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强化课后服务教师资源供给的多样性和专业性。长期解决办法是要做好“双减”后教师资源配置的顶层设计,探索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制度,设立专业教师岗和非专业教师岗,前者主要负责教学工作,后者承担课后服务、暑期托管以及其他日常行政工作,从源头上确保教师队伍的充足数量和合理结构。

强化协同治理,统筹社会资源。“双减”之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资源将重新调整。基于现代教育治理多方合作、广泛参与的特点,在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统筹利用好社会资源,充分发掘社会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建立课后服务的学校、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机构共同承担机制,健全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开发配置的政策体系非常重要。通过发挥家庭和社会资源的作用与优势,打造多阵地、多主体、多链条、广聚力、齐参与的“双减”工作新格局,既激活学校教师承担此项服务的意愿,也激发相关方面的力量,实现多元主体协同育人,从协同治理上为教师减负。

强化精准治理,加强系统调查。“双减”要取得实效,真正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教师减负需与学生减负同向而行。放眼世界,日本、英国、俄罗斯等一些国家为减轻教师负担,都建立或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系统监测,从调查监测教师工作负担,到明确减负重点,再到减负策略的研究和推行,都有细化配套的管理制度和管控举措。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教师工作负担的系统调查机制,也缺乏全国教师工作负担的精准数据。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需要通过科学的抽样调查,对教师负担来源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对减负成效和改革方向作出更准确的判断。为此,应根据“双减”工作的推进重点、阶段目标实行国家年度监测、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相结合的监测制度,全面摸清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学段、不同岗位、不同性别教师群体的负担情况,精准界定教师负担的具体来源和表现,为教师减负工作提供精准目标、精准对象、精准内容、精准策略,形成界定科学、权责清晰、系统治理的教师减负管理制度体系。

强化专业治理,促进教师发展。“双减”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实现“减负提质”,必须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深度变革,重构课堂方式,重构师生关系。当前,对于如何科学设计作业、精准化制定学习目标,如何更好对接差异化、个性化学习需求,如何积极与家长进行高质量有效沟通,都需要专业力量的支持。只有从专业治理上为教师发展赋能,为教师减负助力,才能实现“双减”下“教”与“学”方式的真正变革,实现教育提质与升级、转型与超越。(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1年12月02日第2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育部部署开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
下一篇:“冬日图书馆排长队”的烦恼能否少一些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