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榆林市高新区第一中学:“非遗”进校园

2021-11-19 14:49:33   

为保证“双减”政策落地,榆林高新一中落实立德树人,秉承“五育并举,重点培养”的服务理念,打造三个课堂。守住以“国家课程”为主的高效课堂,发展以“兴趣培养”为主的社团课程,开辟以“走出校门、面向社会”为主的红色研学实践课程。通过打造三个课堂,全面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并通过将“非遗”传承人请进校园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小小传承人”。

 

非遗传承人梁梅女士在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给孩子上课

 

在非遗传承人边志玺的带领下,打着拍子认真学习榆林小曲的学生

 

学校通过狠抓时间管理和高效课堂建设,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吃好”“吃饱”;另外通过优化作业布置和批改检查管理,兼顾不同层次学生,课后作业总量不超90分钟,作业实现“堂清、日清、周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素质教育赢得了第二课堂的时间。

 

陕北说书传承人带领学生进行课程练习

 

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说书,主要流行于陕北的榆林、延安等地,最初是由穷苦盲人运用陕北的民歌小调演唱一些传说故事,后来吸收眉户、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调,逐步形成为说唱表演长篇故事的说书形式。陕北说书的传统表演形式是艺人采用陕北方音,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弹自唱、说唱相间地叙述故事。陕北说书的曲调激扬粗犷,富于变化,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陕北说书经典剧目有《刘巧儿团圆》《王贵与李香香》《李双双》等,因为“双减”政策的强推,让一度“传承乏人,面临失传危险”的榆林小曲、陕北说书,这个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瑰宝、南北文化融合的典范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在传承人边志玺的引领下,学生们打起竹板练习陕北说书

 

校方表示,在全校师生落实“双减”政策上,更注重把社团活动课程设置“精”,确保让学生通过专业老师指导,培养至少2项专业技能或特长。学校采取课后社团搭配外聘专业老师的方式,保障每个社团都有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普及基本技能、培养个性特长、实现自我提升、助推内涵发展,努力做到毕业的学生每人至少要有2项体育特长和艺术特长。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在现有教室不足的条件下采取分层走班形式进行,保证发展课后服务落实落“精”。(刘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大荔县荔东小学:“532X”课后服务体系为学生成长赋能蓄力
下一篇:亮证签约,让校外培训双方有规可依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