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江西:陪伴留守儿童 不仅有童伴妈妈

2021-11-04 10:56:39    中国青年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西各地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团江西省委将童心港湾建设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抓手,聘请“童伴妈妈”、招募志愿者,长期坚持周末全天陪伴、定期家访。截至目前已建成18个童心港湾,开展心理疏导、亲情关爱关护等活动4000余场,覆盖留守儿童500余人,切实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

陪伴留守娃 拉近与父母之间的距离

连日来,记者走访部分“童伴妈妈”项目村发现,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在“童伴妈妈”的陪伴与关爱下,从不善沟通、交流、内向,变得活泼、开朗、爱交朋友。

10月26日,在吉安市泰和县南溪乡洲尾村洲尾小学,“童伴妈妈”与孩子们正在一起做游戏。“土豆可以切成什么形状呢?”“条状”“块状”“还可以切成丁”……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随后,在“童伴妈妈”的带领下,大家一起举起双手,手指变化成不同形状来形容土豆的形状,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

室外玩累了,大家还可以前往童心港湾休息。宽敞温馨的房间里,书籍、玩具应有尽有。教室里,一面墙上贴着孩子们的画作,一面墙张贴着交通安全知识、安全用电知识等内容,积木桌上摆放着孩子们搭建的各种模型。从2019年10月到现在,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了很多开心、难忘的时刻。

“天气晴朗舒适的时候,我就带着孩子们在学校里一起做游戏、踢球,下雨天就到童心港湾,给他们读绘本故事,或者陪着他们一起搭积木。”肖润华向记者说起自己当“童伴妈妈”的日常。

“我的第一个孩子10个月大的时候,就被留在老家,我跟孩子爸爸两个人外出务工。每次回来,孩子看见我们都很陌生,没有什么沟通,他的性格到现在依然内向。当村里干部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做‘童伴妈妈’时,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希望能帮助更多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肖润华说。

“不仅要让孩子们说话有人听、烦恼有人解、孤单有人陪,更要做连接亲情的纽带,拉近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肖润华建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微信群,及时在群里分享孩子们的日常,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近况,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视如己出 贴心交流解心结

对于许多留守儿童来说,与父母温暖相拥是他们最期待的新年礼物。

“爸爸,爸爸,爸爸真的出现了!你跟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你们……”

由于爷爷奶奶年纪较大,不会操作智能手机,7岁的军军(化名)平常只能与爸爸妈妈通电话。在“童伴妈妈”康恩凤的帮助下,军军拨通了爸爸的视频电话,望着屏幕中的彼此,一句话还未说完,电话两头的声音都已经变得颤抖。

在泰和县澄江镇桥头村,康恩凤坐在孩子身边,听着父子俩的对话,一次次动容地拭去眼角的泪水。

此前,通过家访了解到军军的情况后,康恩凤时不时去照料军军,辅导作业、陪着他一起做游戏。慢慢地,军军由原来的胆小、内向,变得开朗起来。

“看到他们就像看到我自己的孩子。”康恩凤说,她始终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康恩凤曾是幼儿园老师,后来担任桥头村妇女主任一职。2019年,桥头村打造童心港湾项目,康恩凤挑起“童伴妈妈”的担子。“从接触这份工作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成长路上不再孤单,让我觉得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康恩凤哽咽着说。

守候课后时光 陪伴乡村儿童成长

为了给孩子们带去更多关爱,团江西省委还招募青年教师,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为孩子们“送教下乡”,开展竹笛教学、红色研学等活动。

“以前娃娃作业不会写,我也只能干着急,现在有‘童伴妈妈’和志愿者时常辅导,他们还教会了孙女画画、踢足球,真的很感谢他们!”在洲尾小学不远处,一位正背着孙子干农活的彭姓老人家告诉记者,孙子、孙女都是6个月大的时候父母就到外省打工了,自己跟老伴两个人在家带,另外还种了10亩地。

“农村的教学质量还是相对落后,所以我们有时间就会开展‘送教’活动,给他们上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让他们也能接触到这些课程,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泰和县机关幼儿园老师说。(谢梦丽 涂文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志愿者到温馨家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下一篇:南师大学子为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