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当国家有需要 92.4%受访青年会挺身而出扛起重担

2021-09-23 10:21:06    中国青年报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当代青年会如何弘扬和继承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wenjuan.com),对2064名青年进行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项调查显示,98.4%受访青年认为当今仍需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69.3%的受访青年会以精神内涵为指导,踏实做好本职工作,66.0%的受访青年会主动学习党史知识,熟知党和国家的来龙去脉。当有一天国家需要时,92.4%的受访青年确认会挺身而出扛起重担。

98.4%受访青年认为当今仍需大力弘扬与传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9月17日,在天津读大学的吴衍宇跟随团队来到了中共天津历史纪念馆,看到天津人民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他的心情十分激动,尤其是看到许多共产党员为国家、为民族所作的牺牲,让他十分钦佩,“历史不能忘,精神不可丢。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牢记历史,自立自强,不负党和国家的期待!”

调查显示,98.4%受访青年认为当今仍需大力传承与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精神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它至关重要”。00后大学生刘欣怡说。今年暑假,刘欣怡参与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到了甘肃正宁县,向当地学生和居民开展科技支农、科普宣讲、调研献策、乡村教育等活动。一位有近30年党龄的老支书的话让她印象深刻,“你们能从天津来到正宁,说明你们心怀家国,希望你们能够珍惜时光,勤奋学习,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69.3%的受访青年会以精神内涵为指导,踏实做好本职工作,66.0%的受访青年会主动学习党史知识,熟知党和国家的来龙去脉,52.4%的受访青年会参观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感悟精神力量。

大二学生鲍溢华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今年她读了不少党史方面的书籍,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清楚的了解。除了读书,她觉得传承精神更好的办法是要融入到实践中去。“去年寒假我跟随团队,采访了许多参战老兵、扶贫书记,并将他们的故事制作成‘云端红色课堂’系列视频,分享给了更多的中小学生,让他们能听到、感受到,让红色精神传播到更广阔的天地中”。

其他方式还有:在社交平台阅读并转发相关文章,传播正能量(49.3%),勇敢担当责任和使命,创造新的精神内涵(46.4%),成为一名讲解员,向他人介绍精神来源和内涵(43.3%)等。

当有一天国家需要时,92.4%受访青年会挺身而出扛起重担

吴衍宇的外曾祖父是一位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烈士,祖父、父亲也都曾当过兵,是共产党员,这让他从小就养成了迎难而上、勇担重担的责任意识。“一家三代兵,血性永传承。生逢盛世,不忘先烈,这是我家的家风。我的梦想就是追寻家族长辈的脚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国家有需要,我必挺身而出,我已时刻作好准备。”刘欣怡说。经过暑期实践,刘欣怡对为他人、为国家做点事有了更明晰的目标:去参加志愿服务。“虽然我们国家已有了很大发展,但很多偏远地区的小朋友却缺乏丰富的教育资源,希望自己能在这方面出点力,成为一名志愿者,去帮助更多的人”。

当有一天国家需要时,92.4%受访青年会挺身而出扛起重担。交互分析发现,90后愿意的比例更高,为93.2%。

90后赵思瑶是学校研支团的一员。研支团有一句口号:“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加入到支教的队伍中,用自己的力量为偏远地区的孩子做一点事情”。

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教授认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革命一代的使命,比如黄继光、董存瑞等人的英雄行为,是一瞬间的,是流血牺牲的。当代青年的使命更多表现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更日常,但也更复杂。所以,今天的青年工作要从青年的实际需求出发,把精神引领与服务青年、满足青年需求结合起来,为青年提供更多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引导青年把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连接起来。(见习记者 王志伟 王九龙)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涉及8000万人的职称评审迎来大变化:27个职称系列改革指导意见出炉
下一篇:四川泸县中小学、幼儿园有序组织开学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