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是开学第一天,也是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落地之后的首个新学期。教育部近日连续举行新闻发布会,督促秋季学期中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在全社会都对“教育内卷”及“双减”政策高度关注的大背景下,“西洋镜”从今天起将推出系列版面,分三期约各国家长聚焦国外中小学课业学习、校外培训补习以及托管服务三个最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撰文,介绍各国在教育“减负”道路上的积极探索,以开眼界、拓视野、启思路,此为系列之一。
荷兰 中学第四年每个学生都有“独一份”课程表
老师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基础、强化和高级,根据个体差异而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
在荷兰,义务教育的年龄从5岁到18岁。孩子们普遍从5岁进入小学一年级,12岁小学八年级毕业,13岁到18岁则是中学教育的年龄。
在小学一、二年级,学校生活通常是做手工、玩游戏。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游戏,促进孩子们的个人情感发展,建立自信心,激发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进入小学三年级,真正的学习开始了。从三年级到八年级,学校的课程有荷兰语、数学、主题内容、英语、音乐和运动。在这些课程里,荷兰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被细致地划分为:词汇、语法课,阅读理解课,拼写课,考试分为阅读、拼写、词汇量等几门不同的科目。
主题内容课则是从小学生的角度按照主题研究和探讨自然、生物、科技、历史、地理、军事、经济、科技等不同领域的问题。比如以宗教为主题研究世界各地不同的宗教,以及受宗教影响的人类战争、文化发展、建筑设计等相关联的问题。孩子们通常对这一门课程比较感兴趣,原因之一是它涵盖的内容广泛,符合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其次是学习方法多样有趣。荷兰学校教学中非常注重实物教育,围绕每一个主题的学习都会带领学生深入实地考察或体验。比如以世界政治为主题的内容,学校会邀请欧盟的工作人员与学生进行对话,也会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议会,模拟讨论议题,同时还会在班级里分小组围绕主题内容做课题研究并分享研究成果。
数学当然是重要学科之一,但是相较中国的教学大纲来看,荷兰小学的数学简单很多。笔者七年级(相当于国内小学五年级)的儿子,目前数学课的内容是分数与小数。教学进度比较慢,通常一个主题会在一到两个月完成。据笔者观察,数学的教学中更加注重问题的思考过程。
英语在小学阶段是不太重要的课程,因此也不作为主课来考核。一周还有一节音乐课,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而运动,在荷兰并不是学校的重要科目,但每一个孩子几乎都会参加一个运动俱乐部,这在他们的课余时间里占了非常大的比重。这是一个传统,也是荷兰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在小学阶段,荷兰学校按照共同的教育主线完成教学活动,但是会根据班级里学生的不同能力因材施教。通常老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了如指掌,他们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基础、强化和高级,根据个体差异而给予学生不同的指导。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学方式不同、学习进度不同,每个学生的任务也不同。
小学毕业,升入中学的学生将面临人生第一次重要的分流。根据小学阶段的成绩和老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估,学生们将进入VMBO、HAVO、VWO三个等级的中学。VMBO类似于我国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HAVO学制基本为五年,此类等级的学生毕业后通常进入应用型大学学习,相当于中国的大学本科。而进入VWO等级的学生,未来多半进入研究性大学,比如医学、法律之类需要完成硕士、博士学位的专业。当然,即便初评等级不够理想,只要努力学习,每一类中学始终敞开大门欢迎达到相应标准的学生。
不同等级的中学,课程也不一样。中学的前三年,所有学生都要完成荷兰语言和文学、英语语言文学、社会研究、文化艺术、数学、经济、物理、化学、生物和体育。普通VWO类中学的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基础上还必须从德语与法语中选修一门外语,而在古典主义VWO中学中,除了之前提到的所有课程,学生还需要学习拉丁语与古希腊语。
中学进入第四年之后,学生们要在四个学习方向中选择自己未来的学习道路:文化与社会、经济与社会、自然与技术、自然与健康。不管选择什么学习方向,都要完成公共科目的学习。根据不同学习方向,还需要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这些课程有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商业经济学、生活与科技、研究与设计、生命与技术等等。
除了公共科目外,选修的课程会在不同的教室上课,所以每个学生的上课时间和上课地点都不尽相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一份”课程安排表,而这个表格由学校的教务部门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情况一一完成。
荷兰中学的课余作业通常是自学课本中的内容,课堂上,老师从不花时间讲课本中的内容,一般只带领学生讨论和练习。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个人观点表述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
学生不能怠慢平时的学习和考试,因为每一次考试成绩积分会影响到最终大学申请的结果。当然,好处是不会因为某一次考试失误而影响全局,大学在录取学生时也不会因为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将这个学生拒之门外。
除了学科学习外,中学阶段学生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学习过程中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在校园生活中建立良好的社交技能,对自己的未来有初步的规划。(◎李婷婷)
瑞士 “教学计划21”改革能否“减负”?
“教学计划21”开始以后,瑞士的中小学生就不会再有家庭作业了
从2015年开始,瑞士斥资600万瑞士法郎,在瑞士各州分阶段地开始针对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21”试验和改革,这一教学计划2021年已经完全在瑞士铺开。
“教学计划21”是针对瑞士德语各州国民义务教育的教学内容而来,计划中的21不表示21世纪,而是瑞士21个说德语的州(其中包括德、法双语州以及瑞士东邻列支敦士登,不包括法语和意大利语州)。在瑞士,教学内容与进度由各个州的教育主管机构自定,各州的教育政策稍有不同,比如不同的州对于入学年龄的规定稍有不同,有的州会把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外语,而一些州则把法语作为最重要的主科目。瑞士国土小,国民在国内搬迁很常见,当从一个州搬迁到另一个州时,孩子上学可能会面临许多困难。由于各州的课程内容设置相异,搬家的孩子已经学过的知识,也许在新学校必须重复学习,而有些别人已熟识的内容,对新来的孩子则完全陌生,这就对老师、家长及学生本身形成很大的挑战。
执行“教学计划21”的官方机构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教育资源较少的州,孩子学习会比较吃亏,一旦面临社会竞争,恐怕无法适应。他们提出,在快速变迁的21世纪,学校有责任均衡教育资源,让孩子应对各种挑战。
瑞士家长刚开始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计划21”开始后就不会再有家庭作业了,把这一计划当成了给家长和孩子“减负”的改革——孩子们不用做作业,家长也不用监督作业,学习知识完全是学校和孩子们之间的事,家长不需要参与。但实际上,“减少家庭作业”这一条在改革中另有深意:所有孩子的学习和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也意味着不同家庭的孩子会得到基本一样的教育资源。
笔者有两个孩子,一个初中生,一个小学5年级。据笔者的观察,“教学计划21”在实际执行中还是有不少的困难甚至是缺点:首先,虽然没有家庭作业,但是孩子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和要做的练习并没有减少,所以各学校其实都增加了教学时间。改革之前,孩子们每天上午8:20到11:50上课,中午休息90分钟,下午3:30放学,家长可以安排各种课外活动,每周还有一到两个下午的自由时间。而自从新教学计划开始实行,每天孩子们早上7:30就要到校,中午休息也压缩到了1小时,下午经常到5点以后才能放学,实际上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更长了。
其次,因为在校时间变长,在课外活动的安排上家长也失去了很多自主权。不少提供课外活动课程的体育俱乐部和音乐学校等还没有推出适应新教学计划的时间表,最后都是见缝插针才能勉强排课,这样的时间安排让家长了解、参与和引导孩子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
再则,这个新教学计划对老师们也是个很大的挑战。瑞士学校本来也没有家庭作业的规定,每个班级只有一位班主任教师和一位辅助教师,这两位老师负责教授所有的科目。家庭作业的量都是根据班主任个人的经验和喜好,笔者孩子遇到的几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老师每周只会布置一次作业,大概30分钟可以完成;有的老师每月给孩子们发一个任务清单,孩子们可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有的老师则每天布置15分钟作业。在“教学计划21”开始之后,老师也失去了一部分自主权,有的老师还没法适应没有作业的方式,教学节奏也没跟上。不少孩子在学校待了长长的一天之后,回家还是带了不少作业。在这个改革的过渡期,不少孩子、老师、家长都很疲惫。
当然,“教学计划21”的优点也很明显,特别是对那些没有办法辅导和提供课外帮助、教育资源相对较弱的家庭和地区来说,这个新教学计划能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均衡的资源。但是在校时间的延长和自主权的减少也让人意识到,教育公平的代价就是牺牲部分自由。瑞士“教学计划21”似乎不是“减负”,而更像是推行教育平权的改革。(◎贾淑芬)
日本 刷牙和养牵牛花也是做作业
原先日本中小学的作业并不多,可是疫情之后跟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作业增加了
日本中小学的作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培养生活能力,学习生活常识的,比较有趣味;另一类是课堂学习内容。低年级的小学生有趣味作业,比如刷牙表,一天早晚刷牙之后在表上画个圈,这项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养成刷牙的习惯。还有“牵牛花成长表”,在日语中,“牵牛花”的汉字写作“朝颜”,意思是早上的花。学校要求家里养一盆牵牛花,一早小孩就给牵牛花浇水,开一朵花就在表上涂个颜色,一段时间之后,大家把自己种的花带到学校来,只要没有枯萎就算完成作业了。
跟课堂学习相关的小学一年级作业主要是朗读课本,小学二年级开始作业稍微多一些,比如,大声朗读课本两遍;按笔画顺序逐一写出当天所学的汉字,并使用汉字写出两到三个成语或单词;重复练习两行新学的假名或汉字。算术作业主要是使用习题册进行练习。学生的朗读作业需要家长盖章证明,周末有写日记的作业,也需要家长过目。暑假作业则更丰富一些,让学生自己找题目,自由研究、自由设计,了解一些社会问题,做一些工艺品之类的。
中学生的作业大致是这样的,每天把一页英文翻译成日文,并朗读;写汉字两百字;做数页的数学习题集的练习。当然日本的学校关于学生作业的认识并不相同,有些学校做出了改革,废除了作业,让学生把时间花在升学私塾的学习上,目标是考上理想的大学。
原先日本中小学的作业并不多,可是疫情之后跟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作业增加了。去年春季日本疫情第一波之际,日本的学校曾停课三个月,一些家长反映,作业量突然增多,给孩子造成了很大负担,家长也无所适从。小学高年级还增加了需要在平板电脑上操作的家庭作业,许多家长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感到困惑。因为疫情而停课,学生的课业出现了空白,因此学校试图通过作业来弥补,但是家长普遍认为“学校停课,对学生放任自流,把监督学习的任务全部交给家庭”。(◎黄文炜)
英国 学生最享受的作业是创意写作
这些发挥学生能动性的作业没有正确答案,老师审视的是学生们的逻辑论述、信息搜集以及对知识点的准确表达
英国人喜欢自黑,教育方面最经典的一个自黑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学校必须留作业,也就意味着,学校不需要留作业。
这一点,与英式教育主导的“以儿童为中心”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这种教育坚信:只有激发出孩子内在的动力,才能让他们自发地学习;而兴趣与动力的结合,才能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
也因此,英国小学没有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权利完全下放到各学校,由学校和任课老师全权做主。
国家标准当然还是有的,比如小学5年级英语阅读的量化建议是:19-20周阅读小说和剧本;12-14周阅读非小说;5周阅读诗歌。但政府同时明确指出,这些仅仅是提供参考,学校和老师需要量体裁衣——这样的“大撒把”自然带来很多争论。经过整改后,教学大纲又对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学习目标增加了下面两条:小学3-5年级(7到9岁)学会用字典;3-7年级(7到11岁)学会200个复杂单词的拼写,比如“mischievous”“privilege”“yacht”,并学会用同义词词典来扩大词汇量。
国家的统一标准如此之低,实在看不出小学生有做作业的必要性。当然,仅占学童比例7%的私校生在学术上的要求会高于全国水平。比如,笔者小女儿在伦敦一所学术性很强的私校上5年级时,每周有一次英语课外作业,作业时间要求不超过1小时。还有一个长期的家庭作业——读书:如果一学期读书达到15本,就能获得老师的一个奖励。
英语作业分为两种,一种是每周15个单词写5遍,每周会有一次测验;第二种是学生们最喜欢、花费时间最多的创意写作,就是结合每学期所读书目,重新做标题、设计封面、写一个不一样的结尾。
到了中学,类似第二种这样的创意写作类的作业,在历史、地理等科目更为频繁地出现,基本形式都是在学生读书或者搜集专题信息以后,重新论证一个观点,或者做小型的演讲。而往往这些偏文科的作业,会花费学生们很多的时间,包括设计封面、画图,甚至做动画或者用多媒体形式来表达。跟小学时的作业一样,这些发挥学生创造性和能动性的作业没有正确答案,老师审视的是学生们的逻辑论述、信息搜集以及对知识点的准确表达或者复述。
当然,这样美好的作业时光到了准备中学毕业考试的10-11年级(即15-16岁)就基本结束了,英国学生们也进入了重复练习、大量写作的全副武装状态。
所以,按照英国政府的建议,在15岁之前,每周的作业不多于5小时。政府在2021年取消了中学生每晚做两个半小时作业的统一规定,转而建议7-8年级做1.5个小时,10-11年级每晚2-3小时。当然,这些作业不仅包括了上文说到的那些创意性的写作,还有复习和预习,还有抄写和重复。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私立中学有一个很好的传统——阅读周,每学期有一次阅读周,这一周不允许留任何作业,而是要求学生们自己读书。但读没读、读得怎么样,并没有老师检验(有趣的是,英国大学每学期也有不留作业的阅读周)。
虽然英国的作业量低于欧洲的意大利、爱尔兰和波兰,但远远高于芬兰。而引起英国社会注意的是,英国作业量的差距代表了阶层的差异,即英国是富裕(私校)家庭的学生与贫穷(弱势)学生之间作业量差距最大的国家,很多公立学校吃政府补助午餐的学生从来不做作业。这也回到了本文开始为何说学校没有法律义务留作业是英式的自黑。
当然,除了贫富差距,英国的城市中产阶层的学生们做作业的时间最长——据联合国经合组织研究,这是一个国际趋势。(◎李爽)
新西兰 没有具体分数排名 只用不同档位评估孩子
对学生的评价可划分为超出标准、达标、接近达标、标准以下四档
新西兰小学5岁入学,为零年级,0-6年级为小学,7-8年级为初中,9-13年级为高中。新西兰规定6-15岁孩子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即必须进入学校接受1-13年级的教育,16周岁后可以选择结束或继续学习。
新西兰中小学每天的上课时间统一为早上9:00到下午3:00,一般学校会要求学生提前10-15分钟到校,做些必要的准备工作,比如把书包挂在教室外面的墙壁上,高中之前学生的书包是不需要带到教室里的,而且还要把鞋脱掉放在教室外的架子上。平时书包里只有午餐、水瓶,还有一本从学校带回家阅读的书,高中之前没有统一课本,书包里也就不会有课本和作业带回家。
新西兰中小学为小班教学,班级容量为30人,高中(9年级)之前学生在教室里没有固定的座位,学生每天都可以选择不同的位置,小学生还经常坐在教室的地上学习,学习相关的文具、课本、文件等都在教室摆放。
小学阶段一个班只有一个老师,全天教授大部分科目,除了体育、音乐等课程。这一阶段的学生没有统一教材,但新西兰教育部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各学校老师会根据教学目标自己选择教材,学生不需要购买教材。老师的办公区域就在教室,所以,老师基本上全天都在教室,可以随时和学生互动,这样老师更容易对每个孩子有充分了解。
新西兰高中之前没有统一的考试,不过平时会有一些测验,目的是通过测验了解学生的水平,便于个性化地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学校会在每年年中和年底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个学习评估报告,针对学生在阅读、写作、数学、科学、艺术、体育和安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给出全面的评估。根据教育部的教学规范,对学生的评价可划分为超出标准、达标、接近达标、标准以下四档,虽然没有具体分数,但教师更重视孩子在每个阶段所取得的进步,充分体现了对每个孩子的个性化尊重和鼓励。
到了高中阶段,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会大大增加,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老师会发邮件告知家长以进行督促。作业形式多样,比如,拉丁语课程的作业是用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与拉丁文化有关的物品,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了解拉丁文化和历史,并选择可行的物品进行实物制作,最后以展览和学生相互评比的方式对该作业进行评定。有的高中开始总成绩大排名,这多少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但从高中二年级之后,学生开始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有不同的选修课,大家会选择不同的课程,因此总排名的意义也被淡化了。
总的来说,新西兰中小学教育尊重每个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个性化差异,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协作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帮助每个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关注社会,热爱大自然。(◎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