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名师要带头抵制有偿家教

王学进    2021-08-12 10:37:16    中国教育报

据澎湃新闻报道,河北省沙河市教育局查处了四名有偿补课的在职教师。当地教育局给出的处分的确够严厉,四名在职教师不仅受到警告处分,退还全部违规所得,而且还要扣除四人2021年50%奖励性绩效工资,2021年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等。对其中的郝某金更是作出了取消其河北省“特级教师”、邢台市“首届名师”等荣誉称号的处理决定。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刚刚下发了“双减”政策,紧接着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纷纷针对有偿补课采取雷霆手段,严厉整治。难道涉事老师对此不知情?肯定不会,否则他们也不会选择在民房和自家开办补习班了。

你说他们有侥幸心吗?有。他们以为从“地上”转入“地下”,就太平无事了。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此次事件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除了郝某金是“特级教师”外,另外几人还有“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简而言之,他们都是当地名师。

曾经不少培训机构为吸引生源,拿名师头衔大做文章,而且收费标准往往是根据团队的实力、师资力量来定,相应的培训班支付给教师的薪金也根据其名气大小来定。然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要评选表彰一部分“特级教师”“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等名优教师,初心就是希望这部分教师安心在校从教、立足课堂、情系学生,全身心扑在教书育人上,为其他教师树立忠于职守的师德榜样。可如果老师一边拿着教育部门给的荣誉,一边利用名师效应参与有偿补课、牟取利益,实乃践踏师德底线。

名师参与有偿补课抑或办培训班,会大大地助长有偿补课和办课外培训班的风气,致使教育生态严重失衡。此中道理,涉事的名师不可能不懂。其之所以还要顶风作案,除了自身存有侥幸心理和贪图高额回报外,还在于有不少家长对国家治理校外培训的政策不理解、有抵触,难以摆脱“培训依赖症”,教育焦虑挥之不去。更有甚者,部分家长会上门动员教师辅导自家孩子,并许以比平时更高的待遇。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逐利欲望和冲动。

因此,治理校外培训,除了对校外培训机构强监管以外,还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家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传达科学的教育观,帮助家长戒掉“补习依赖症”,合理规划孩子的成长路径;二是做好教师工作,认真做好“双减”政策的传达和解读,帮助教师去除侥幸心理,站稳讲台,潜心育人;三是加大查处力度,对查实的从事有偿家教的教师依规处理,尤其是对违规的名师更要严肃处理,不因为他们头顶有光环就手下留情。

切实改变“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状,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携手,协同配合,把全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办好学校教育上面来,号召名师做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的带头人,引导家长不要用高额回报诱导名师从事有偿家教。否则既害了名师,也加重了孩子的负担,得不偿失。(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12日第2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教育部明确秋季学期学生返校3条硬性标准
下一篇:诊断加行动 开学前帮孩子“收收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