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付费自习室全国开花 “新鲜劲儿”过后何去何从

记者 孟佩佩    2021-08-03 10:27:36    中国青年报

 

7月17日下午,位于北京朝阳区望京的一家付费自习室里,不少年轻人在学习。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孟佩佩/摄

 

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和伙伴们常常去的同款自习室,开始在国内大小城市风靡。家在沈阳的95后女生薛茗予为了“重拾阅读习惯”,常常到付费自习室里一学就是大半天。作为付费自习室“深度用户”,薛茗予觉得,如今的自习室遍地开花,选择多了也要“货比三家”了,毕竟“你只管学习,其他都要交给自习室”。

2019年被称作中国付费自习室的“元年”。这项在日韩两国拥有成熟市场的共享经济产物,虽然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曾一度低迷,但作为年轻人刚需市场,创业者仍在不断入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付费自习室用户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20年中国付费自习室市场规模达167.47亿元,2022年预计将接近400亿元。

付费自习室成年轻人的新“打卡地”

薛茗予对两三年前付费自习室的印象是“一间房、几张桌、开着空调,一天收费6元”。现在她发现,沈阳的付费自习室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正规了。

“有私密空间,环境好,有咖啡和自助打印机等,自习室就是给环境和氛围付费”,薛茗予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现在她已经在家附近一间付费自习室购买了季卡,“和其他自习室不同的是,这家店分男生、女生自习室,还有休息室可供短暂躺一会儿,老板很负责任,看到你休息时间长了还会来催你学习”。

在南京读大学的朱国瑞也发现,去年突击专升本考试时常去的自习室,到今年已经开了4家分店了。“2019年在上海了解到有付费自习室时,还专门去打卡体验。”朱国瑞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选择在付费自习室学习,也是因为共同租房的朋友不考试,自己在家复习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在家上完网课,下午到自习室刷题,一张桌子、一盏台灯,能让自己沉浸在‘不成功便成仁’的紧张学习中。”

与之前火爆的“星巴克气氛组”类似,年轻人来付费自习室学习追求更多的是“大家一起营造的学习氛围”。虽然不是高频需求,但每到考研、考证、考公等时期,付费自习室的旺季也就到了。在某款年轻人常用的点评App上,自习室俨然已成为“学习培训”频道里的一大种类,在社交平台分享自习室体验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

记者在北京望京附近走访发现,各大写字楼里的自习室面积一般在100-200平方米,被划分为可使用电脑的“键盘区”、需要安静的“静音区”、带有帘子的“暗室”等,有咖啡、茶饮、文具、充电线等增值服务,甚至贴满墙的“鸡血”口号和“成功上岸”的考试回忆帖,都已经成为自习室的“标配”。

来这里学习的年轻人,有的在备考注册会计师,有的在备战考研,有因疫情留在国内在上网课的留学生,也有因为遇到邻居装修而过来工作的自由职业者,更有一批年轻人将自习室当作了“网红打卡地”,体验时下流行的“沉浸式学习”。

入局容易,但“自习室+”模式难寻

随着消费升级和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付费购买“学习氛围”成了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租一间房配置成自习室模样”,这种简单且低门槛的创业模式让许多创业者一股脑儿涌入。据统计,2019年全国约有5000多家自习室。疫情之后,自习室出现井喷趋势,2020全年新增数量超过8000家,截至今年3月,全国约有1.6万家自习室。

位于北京东大桥地铁站旁边的自习室是姚女士兼职开办的,开业已两个多月,每天一下班她就会来到这里。为了降低激烈竞争下的经营风险,姚女士选择了加盟店的形式,把“三味STUDY”品牌引入北京。“目前这家品牌自习室在上海、苏州、长沙、合肥等多个城市都有分店。我们看中了成熟品牌背后带来的引流作用,比在地铁站附近发传单宣传更加精准。”姚女士说,成立分店前期投入资金40多万元,最初一周仅有几名客人,现在每天客流量约20多人,甚至会有一些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学习氛围,“客户人群越来越广,这个行业需要慢慢来,未来站稳脚跟后也会考虑打造社群,给来这里学习的年轻人打造不同的学习交流小圈子”。

因为高复制性和门槛低,开分店成了付费自习室扩张的主要模式,也有不少经营者和姚女士的想法一样,想打造“自习室+社群”的概念,来增加用户粘性。

去年下半年,90后男生黄钰和3名初中同学一起,在安徽省淮北市开了一家自习室。“2019年我们刚了解到付费自习室项目时,淮北还没有一家店。但去年6-8月,一下子冒出来12间自习室”,黄钰坦言,因为没有创业经验,前期选址、装修等筹备工作就进行了三四个月。“其实这个行业同质化很严重,区别可能就在装修选材、通风系统等小细节上。前期投入二三十万元,目前仍处于微亏状态。我们能想到的未来的差异化运营,也只是卖卖周边文具、考试资料和社群运营”。

激烈竞争下,一边是新店不断涌入,一边是行业出现“转让潮”。记者在某点评网站浏览发现,位于北京各大商圈的写字楼里,既有“尚未营业”的自习室、刚刚开业的“优选新店”和被网友打出高分的“老店”,也不乏“暂停营业”标识的“退场选手”。“自习室行业已经开始优胜劣汰了”,北京望京的飞跃岛自习室创始人荣富国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看着周边自习室开开停停,也见过“上个月进场、这个月就关门的”,“自习室行业并非是暴利行业,也不是大众认为的租一间房就能够做的‘二房东生意’,关键在于如何长久打磨产品,配合用户需求变化来持久提供所需要的氛围,这是很耗费精力的事情。”据他介绍,每月的分摊成本要近5万元左右,一个月的营业额仅有七万元左右,“我们理想的回本时间大概在两年半左右”。

早在2019年,荣富国和几位合伙人便看到了付费自习室的市场潜力。当时北京仅有七八家自习室,趁着新兴行业的“风口”,他们曾在中关村创业大街和太阳宫附近各开了一家自习室。“疫情后关停了这两家自习室,我们也不打算恢复这两家自习室的运营了,行业未来到底会如何发展还需要再观察”。

他们尝试过做社群服务,但因为“前来学习的年轻人有各式各样的备考需求,很难做到相同交流”;他们也考察过时下流行的无人管理模式,“但随之而来的是,自习室卫生条件变差了,换水等工作要客户自己完成,体验感反而下降了”。荣富国觉得,“还是要把用户需要的安静整洁的环境还给他们,这是用户来到自习室的最基本也是最高要求。对于经营者,还是要把精力放在人性化服务,甚至加入智能产品来应对新需求,这或许是未来的竞争力所在”。

24小时营业、无人监管……新模式背后仍存安全隐患

记者走访发现,主打“24小时营业”和“无人监管”的付费自习室,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往使用。但荣富国觉得,这类新模式背后存在的安全隐患让他无法放弃“有人监管模式”,“首先,24小时营业会给一些需要刷夜学习的年轻人提供场所,但这类用户毕竟占少数,全天候的空调、新风系统等的运营成本不小,而且熬夜对身体的损害大,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应该提倡的;另一方面,无人化管理还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丢东西是小事,但危害人身安全则是万劫不复的大事了”。

尽管“三味STUDY”品牌下也有24小时营业模式,但姚女士也没有过多考虑,“用户多为女生,夜间还是要注意安全。有人管理模式,虽然增加了人工成本,但运营起来更加容易控制风险”。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说,“因为没有携带身份证,酒店、图书馆、网咖等场所都进不去,但付费自习室不需要查验身份证,只要购买了时长,扫码就可进入”。也有网友在使用自习室后留下了点评称,“自习室人员密度大,空气不太流通,环境还需要改善”。

对于付费自习室售卖的时长卡、月卡、季卡和年卡,有用户提出疑问,“和健身房售卖储值卡一样,如果自习室倒闭了,没有到期的卡又该怎样处理呢?”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暑期再掀“夏令营热”:想说爱你不容易
下一篇:“十四五”时期实施学前儿童普通话教育“童语同音”计划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