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教育 > 正文

反诈防骗指南:校外培训,当心这些坑

2021-07-26 11:03:09    人民网

报了名却上不了课;提前缴费中途退费难;培训机构直接蒸发、“跑路”;甚至直接“套路”你……校外培训有哪些“坑”?人民网梳理了相关典型案件以作提醒。

名师教育,名不副实

案情简介:小关是某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自考生,正在某培训机构兼职。据她透露,她所在的机构招聘兼职老师的要求非常低:只需填张表格,写篇作文,讲几句英文,就可录取。“这种机构教师流动量非常大。”小关表示,大学生时间比较充裕,口语也不差,所以只要去面试,一般都能成功。许多培训机构所谓的名师也大多是大学生。

提醒:一些广告中所称的“名师”“专家”其实根本不存在,不少培训机构为降低成本,往往找一些年轻人担任教师,这些人经验相对缺乏,费用也不高,有些甚至不具备教师资格证。消费者在报名时,一定要对其任课老师的来历仔细探清。

承诺“保过”,概不负责

案情简介:刘先生投诉称,某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在他为孩子报名时,声称保证让孩子的中考成绩超过建档线几十分。可是中考后,孩子的成绩离建档线还差几十分,与培训机构当初的承诺相差甚远。

提醒:“保过”承诺以及名校承诺是这些教育培训行业的常用伎俩。广告法规定,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否则将面临行政处罚。该案例中,校外培训机构所做出保证过建档线的承诺,事实上违反上述规定。如果消费者遇到类似情况,可以主张损失赔偿,同时建议向行业主管部门举报,作为调查线索。

报名容易,上课困难

案情简介:曾女士在某线上校外培训机构为孩子报名课程时,销售人员并未向曾女士清楚告知该课程需要约课。缴费报名后,曾女士才发现需要约课,且约课难度非常大。她向售后服务人员反映该情况,但是曾女士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还被推销了其他高价课程。

提醒:一些线上培训机构在介绍课程时避重就轻,只提课程数量,淡化上课时间安排。消费者在实际选课时往往会因为学员过多或机构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无法预约到合适的课程。消费者要提高警惕,报名时向有关培训机构问清各种上课事宜,谨防利益受损。

口头承诺,退款无门

案情简介:李先生为孩子在某教育机构报名课程后,机构老师口头承诺,在李先生购买该课程后,如果觉得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可以按比例退款。但是没过多久该老师便辞职了,李先生想要退款,但是教育机构不承认先前李先生和这位老师的口头约定,不予退款。后来这个老师又回到了这个教育机构,但是却以没有当时的聊天记录为由再次拒绝退款。

提醒:消费者切记不要只答应口头承诺,一定要与培训机构签订书面培训合同,并要求培训机构将口头承诺写进合同,日后若发生争议,就可以根据合同依法维权。

隐藏条款,不易察觉

案情简介:吴先生为孩子报了当地一家培训机构的培训班,缴纳培训费用9000元,双方签订了培训合同。孩子学习了19天后,吴先生感觉孩子对该课程没有兴趣,遂要求该培训机构按照合同载明的“未学满一个月,按70%退款”条款约定,退还自己现金6300元,但培训机构以合同中各种退费限制条件只同意退款5000元,并且培训机构所提出的这些限制条件是吴先生在签约时并未注意到的。

提醒:在签约时,消费者通常不会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就签字确认。在这些教育培训合同中常会约定“概不退费”或者其他退费的限制条件,且未采取加粗、加黑等合理的方式提示消费者,这种合同条款实质上排除了消费者的主要权利、免除了教育培训机构的责任,且未进行有效提示,一般可认定为无效。如遇类似情况,消费者可以向当地消费委员会寻求调解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预先缴费,人去财空

案情简介:李先生与一家幼儿早教机构签订《会员服务协议》,约定为孩子提供音乐、艺术、英语等106节课程,协议到期日为第二年年末,总费用为17345元。没想到,仅在李先生报名缴费的一个月后该机构通过客服微信发送了《致会员家长的一封信》,告知“直营店关闭,课程暂停”。李先生想要申请退款,但与该机构无法取得联系,只得诉至法院。

提醒:通常情况下,经营者经常以预付费式消费这种方式给消费者享有一定的价格优惠,但与此同时,消费者往往承担较大风险。在这里提醒广大消费者请不要贪图打折等优惠,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消费者还需认真甄别校外培训机构的运营状态,对筹设期的培训机构的招生宣传要慎重研判,不要向处于筹设期的校外培训机构缴纳任何费用。如果有机构超期收费,请消费者务必更换其他收费合规的培训机构,并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分期付款,却成贷款

案情简介:付女士购买了某机构的英语课程,付女士原计划报一年的课程,但报名时销售人员表示只有报2年及以上的课时才可以月付学费,否则需要一次性付清。为了减轻资金压力,付女士报了标价39800元两年的成人英语课程,每个月付款约1600多元。然而,前两个月还能正常上课,过后就基本约不到课了。不能上课,但学费还要按月交。付女士联系了相关客服,对方表示贷款合同继续生效,必须要还款。可是事实上,直到正式签合同,该机构的人都没有跟付女士说过她办的是分期支付的贷款。

提醒:校外培训课程一般都具有周期长、费用高的特点。因此,有些教育培训机构会诱导消费者采取分期付款或者贷款等方式来支付,对贷款利率、风险提示等却刻意隐瞒,消费者稍不留神就会落入“教育贷”陷阱。在此提醒消费者在需要一次性大额缴纳教育培训费用时,应保持谨慎。为了避免被误导办理教育贷,消费者面对各种付款方式时,不要轻信教育机构的说辞,应当多搜集信息,再做出决策。如果消费者发现已经被骗,可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尝试报警解决。

信息泄露,推销不断

案情简介:某市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都接到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的推销电话,对方不仅能直呼孩子姓名,还对孩子在哪里上学等情况了如指掌。后经调查发现,这家培训机构为帮与其关联的培训学校拓展客户,通过个人渠道购买到上万条详细的个人信息,并在没有征得学生及学生家长同意情况下,交由公司工作人员逐一拨打询问推销。

提醒:现在教育培训机构之间互相交易交换个人信息的现象不在少数,消费者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可以向相关机关投诉举报。如果个人信息的泄露已经造成一些不利的后果,消费者可以收集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暑期托管,能否补上法治教育这堂课
下一篇:严禁资本化,让学科培训不再是“生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